电子地图应用张琦 2014213050电子地图应用1 、电子地图概述电子地图是传统地图与计算机技术、G I S技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地理信息的符号化表现,是空间信息与专题信息的结合,是传统测绘产业技术改造的结果,是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
突破了传统纸质地图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具有更丰富的信息含量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电子地图以可视化的数字地图背景,用文本、图片、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为表现手段综合展示地区、城市、旅游景点等区域综合面貌的现代信息产品,是数字化技术与古老地图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地图品种,它通过人机交互手段可以实时、动态的提供信息检索、数值分析、过程模拟、未来预测、决策咨询和定位导航等功能,内容是动态、可调整的能由使用者交互操作。
2、电子地图的现状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电子地图软件和基于电子地图的应用软件,下面就我自己的认识谈一些对电子地图应用的看法。
电子地图需要更具有深度的POI。
一个简单的地图是不足以黏住用户的,正常来说用户是在对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使用地图,一旦熟悉了或者找到了目标就不会再使用地图了。
如果地图的价值只是体现在指路这个层面上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了,所以现在地图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结合地区上的服务,要说明的是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地图了,在地图里,用户可以查询街道、商场、楼盘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找到离您最近的所有餐馆、学校、银行、公园等同时,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公交换乘、驾车导航的查询功能,为您提供最适合的路线规划。
不仅知道要找的地点在哪,还可以知道如何前往,除此之外还为您提供了完备的地图功能,如搜索提示、视野内检索、全屏、测距等,便于更好的的使用地图,便捷的找到所求。
但是,现存地图的 POI仍然不足,信息量太少,这些都制约着地图的发展。
PO I,可理解为广告,也可以理解为驻地信息,其实任何一个不是路名的地方都是POI,就目前国内的情况,PO I信息真的不全,连50%都没满。
并且每一个POI的信息量太少,POI足够多就能完善地图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如果每个 PO I有详细地说明信息,就可以更好地为用户发现周边环境中存在的事物。
更具有深度的信息是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挖掘融合与之相关的深度信息,如餐馆的特色、菜系、消费水平等。
其出发点为:客户在享用LBS 服务时往往不仅仅是为了查询定位 PO I,更希望在查询定位基础上能够了解其更深度信息,如查询某电影院同时希望了解该影院放映影片信息等,查询某餐馆同时希望了解餐馆菜系等,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全面的查询服务。
电子地图是架设在网络商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桥梁。
在现实的生活中,商家存在这样的现象,主打实体营销的商家,不认为需要花费精力进行网络宣,另一面实体经济的网络宣传效果又不尽如人意。
网络宣传成本低,地图服务具有地域性,是否可以将网络宣传与地图服务结合起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基于地图的社区网络宣传能够达更好的宣传效果,举例来说,许多的商家都拥有自己的网上平台如微信,网站,美团服务等,电子地图可以为他们提供链接,将商家自己的平台与之连接,达到在地图上实现地域性推广的目的。
数据服务是电子地图应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数据检索平台,对 LBS 云服务进行扩展,让 LBS 云服务变的更强大,在数据方面更具体规范、详细、专业,比如与商家合作,在 LBS云中收录商家的服务列表、商品名称、价格参数、使用效果、用户评价等较为详细信的息,那么就可以让用户在一定范围内真正实现货比三家;将网上商城与实体销售相结合,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并在实际生活中实现商品局域性流通的最大利益,这对用户的一种享受的应用体验。
电子地图应用的繁荣依赖于大量地数据,地图的搜索将不仅限于地标、地名、餐饮、旅游、酒店等信息,也不仅限于具有店面的商家提供的服务、商品的具体信息,对于没有实际经营地点或者没有正式经营地点的服务、商家也可以收录。
对于商家的信息,商家或者服务提供者都要有限定的服务范围,以便节省检索的资源,地图应用做同城服务具有较好前景,它的覆盖范围更容易控制,搜索更加精准,能够为用户提供有深度的立体化信息服务。
电子地图的原理是什么?支撑电子地图的大数据究竟是如何得来的?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收集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现在,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电子地图,对其所提供的服务及性能的要求也愈发严苛。
好在科技處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少电子地图企业都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已经开始将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子地图之上。
这将为用户的生活带来更加优质的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收集到更深一层的大数据,推动电子地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地图大数据种类多样,想要搞清地图中的大数据来源,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
而要明白数据分类,首先要理解地图图层的概念。
第一层是人、第二层是建筑、第三层是街道、最底层是实际空间。
电子地图对实际空间的表达方式是通过不同图层进行描述,然后将这些图层叠加的过程。
地图的应用目标不同,叠加的图层也有所区别,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目标展示所需的信息内容。
此外,还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这两种基础的地图模型概念。
矢量模型是指通过多个XY/XYZ坐标将自然界的地物以点线面的方式进行表达。
栅格模型是指用方格对实物进行模拟。
目前我们所知的互联网电子地图及多数手机地图APP都是基于栅格模型的地图服务。
它们由10~20层左右的不同分辨率的图片组成。
根据用户缩放的级数,选择不同分辨率的栅格拼成完整的地图。
平时网速慢的时候,会看到地图在显示过程中变成一个个方块,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在电子地图的形成过程中,图层相当重要。
此处引入底图概念,它是电子地图中最基本的地物外形数据及相关的附加信息,如河流、道路、桥梁、交通路况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叠加如卫星图、POI(Point of Interest,即信息点)等适应各种需要的图层。
通常情况下,电子地图需要选取必要的矢量数据项,再通过地图美工的绘制渲染得到整套不同分辨率的栅格地图。
随着航拍、卫星拍摄及遥感技术的进步,加之对成本及收益的考虑,底图数据的收集已基本不采用实地采集方法,而是通过官方地图、实地外采及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的制作加以收集。
在国内,此部分数据采集需国家认定资质,供应商主要是四维图新和高德,而谷歌、苹果等其他商家则向这两家购买相关数据。
第二种是POI数据。
这部分属于最简单的矢量数据,也就是坐标点标注数据,包括饭店、酒店、加油站、ATM机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地点,是电子地图上最常用的数据图层。
这部分数据的内容比较庞杂,一般通过整合GPS摄像机、委托数据供应商、从互联网或企业获取等方法获得。
值得注意的是,POI数据的编辑更新比较简单,也常被用于动态数据的标注,例如车辆定位标注等。
最后是其他图层与数据。
包括交通状况图、街景图、三维图、楼盘图及室内图等等,这部分的数据采集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例如交通拥堵数据来源于与交通部门有较深合作关系的数据供应商,三维数据依赖于激光扫描及手工建模等方式,街景则需依赖实地采集拍摄等。
由此可见电子地图的数据图层应用范围之大与应用领域之广,其采集方法及来源渠道也难以一言蔽之,大数据的重要性更是在电子地图行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大数据的获取方面,中国市场中的电子地图企业可谓各具特色。
3、电子地图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电子地图信息的获取方式以及展现的内容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与应用。
电子地图产品以及电子地图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不同的应用和发展,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发展的环境下,电子地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电子地图产品:现今最为常用的电子地图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其一,网络电子地图模式的应用。
网络地图是较为成熟的二维影像图和电子地图,主要以栅格数据技术为主,应用于互联网网络中,人们提供了街景地图信息、室内地图信息以及全球范围信息等;其二,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
导航电子地图是电子地图与导航技术现结合形成的具有较高精准性、明确性的服务特色,常用于车辆以及手机平台中,用于实行路况导航的信息检索和指导,在手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搜狗地图软件中具有普遍应用;其三,三维电子地图的应用。
三维电子地图通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实行了地理信息包括地理地貌、地理环境、地理经纬位置等直观化、动态化、立体化、精准化的传输与呈现,实现了地图虚拟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三维电子地图在土地统计测绘、区域发展规划等领域得到有效应用。
其次,电子地图功能的应用:电子地图以其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在众多邻域得到了发展与应用,并随着技术的革新,其功能性质具有更为光明的应用前景。
第一,电子地图在移动平台上的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无线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空间信息服务在移动平台上得到了兴起,电子地图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第二,在基于地图应用程序编程的深化发展下,电子地图空间信息收集、更新、传递的速度和稳定性得到的深化发展,从而实现了电子地图的个性化发展。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可选择制定的空间信息服务,可选择图上定位服务、交通路线(行车、步行、公交等)辅助服务、生活资讯(旅游、导航、餐饮等)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电子地图的需求以及技术的进一步革新,电子地图的应用将趋向于空间信息数据更新快速化、全面化的发展,包括室内地图的全景化、地图实景的虚拟化、道路信息数据更新的细致性与准确性的发展等。
与此同时,电子地图也将实现与其他技术或服务的联合发展,从而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与应用。
4、结论总而言之,电子地图以其所具有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地图将实现高技术、高品质的革新趋势,由此可见,对电子地图应用前景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地图的应用将具有更为宽广的应用前景。
张琦:2014213050 序号: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