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淮海战役纪念馆导游

淮海战役纪念馆导游

淮海战役纪念馆导游序厅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

我是讲解志愿者某某某,今天由我为大家义务讲解。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建成于2007年7月,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2万平方米,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六大部分。

这里是序厅,这尊雕塑塑造了13个人物,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中我党政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精神面貌。

前言这是前言部分。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解放军60万大军与国民党军80万人马,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辽阔战场上,展开了战略决战。

历时66天,歼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

淮海战役连同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战前形势一、淮海战役前的形势1946年6月,国民党军集中30万兵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照)从1946年7月到1948年6月,经过两年作战,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264万人。

解放军由120万发展到280万人,国民党军则由430万人下降到365万,国共双方军事实力发生了很大变化(表)。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按照军委指示,各野战军发动了强大的秋季攻势(照),共歼敌100万人。

11月,毛泽东指出: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文)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两个艺术场景。

这是以国民党八月会议为背景创作的场景。

1948年8月3日至6日,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史称“八月会议”。

这是五位核心人物: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国防部长何应钦、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

(场景)这是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九月会议为背景创作的场景。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参加会议的主要领导: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

(场景)二、人民解放军的战役方针和战役准备1948年9月24日,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向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文)第二天,军委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文)。

10月11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把粟裕提出的战役规模扩大了,作战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确定战役第一阶段要首歼黄百韬兵团。

这是电报手稿。

(物)战役发起前,华东、中原野战军分别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

(照)解放区翻身农民组成支前大军,随军远征,开赴前线。

(照)三、国民党军备战徐蚌请看国民党军备战徐蚌的情况。

1948年10月30日,东北败局已定,蒋介石才赶回南京,制定《徐蚌会战计划》。

企图将兵力集中徐蚌铁路两侧,击破共军攻势。

(文)11月5日,顾祝同来到徐州,传达部署徐蚌会战计划。

(照)此时距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只有一天的时间,一场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即将拉开帷幕。

请看战役实施部分。

2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战役实施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和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西柏坡夜以继日,运筹决战。

(照)11月16日,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淮海战役,并临机处置一切。

(照)这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序列表。

解放军参战部队为总前委指挥的华野16个纵队另1个军,中野7个纵队,共计23个纵队,1个军,共60万人。

这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正职以上领导人照片。

(照)请看淮海战役经过要图。

(图)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通枢纽,是国民党军巩固江淮、屏障南京的重要军事基地,为淮海战场最大的中心城市。

战役期间,国民党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集结了7个主力兵团,2个绥靖区部队,共80万重兵。

由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与我军决战。

人民解放军为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集中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60万人。

于1948年11月6日,在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方圆约八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发起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

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战役第一阶段,华野在徐州以东的碾庄战场歼灭了由新安镇向徐州西撤的黄百韬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毙命。

中野密切配合华野作战,攻克宿县,阻击了由豫南来援的黄维兵团。

战役第二阶段,华野南北阻击,中野中间围歼,粉碎了国民党军三军会师徐蚌线的计划。

中野在双堆集战场歼灭黄维兵团,生俘司令官黄维。

华野将从徐州西撤的杜聿明集团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

战役第三阶段,华野在陈官庄战场全歼杜聿明集团。

生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毙命,第十三、十六兵团司令官李弥、孙元良化装潜逃。

淮海战役从11月6日发起,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共歼3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

淮海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这是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兵力、兵器对比表。

国民党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

(表)这是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表及正军级以上主官照片。

(表、照)国民党军参战部队是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下的7个主力兵团,2个绥靖区部队,34个军,82个师,共80万。

这些部队分属六、七个派系,互相倾轧,各怀异志,是一个庞杂的武装集团。

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孤立徐州一、进逼徐州包围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发起后,为了迷惑国民党军,解放军兵分多路在同一时间四面出击。

(照)11月8日,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照)率部在贾汪地区起义。

何、张两位将军是中共秘密党员。

毛泽东称赞他们的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

(文)这是陈毅写给张克侠的亲笔信以及1955年何基沣荣获的一级解放勋章。

(物)何张起义敞开了徐州的北大门,为我军包围黄百韬兵团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照)战役发起后,黄百韬兵团撤离新安镇,向徐州靠拢。

华野首长粟裕、陈士榘、张震(照)号召全军指战员“不怕困难、不怕伤亡,敌人退到哪里,坚决追到哪里”。

(文)华野9纵“潍县团”紧追63军到达堰头镇,被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所阻。

紧急关头,2连1排3班在副排长范学福(照)带领下,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用身体当桥墩,用木板和梯子架设了一座“十人桥”。

这是“十人桥”的场景。

(场景)4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经过追击、截击和迂回包围,11月11日,华野将黄百韬兵团的4个军包围在碾庄圩地区。

(照)二、攻克宿县隔断徐蚌宿县,是国民党军南撤的必经之路,也是徐州之敌的军事补给基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在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同时,中野一部发起宿县战斗。

这块门板是我军指战员在宿县护城河上冒敌炮火架桥使用的,上面留下了很多弹孔。

(物)16日凌晨,中野攻克宿县,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合围,战场上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

三、迟滞阻击黄维兵团11月8日,蒋介石令黄维兵团驰援徐州,中央军委指示中野,不分昼夜、兼程前进,对黄维兵团实施阻击。

(物)至黄百韬兵团被歼,黄维兵团一直被阻于浍河一线,蒋介石令其增援徐州的计划完全落空。

四、徐东阻击战黄百韬兵团被围于碾庄后,蒋介石急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照)集中邱清泉(照)、李弥(照)兵团近5个军的兵力,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猛烈攻击前进,以图解救黄百韬兵团。

解放军集中8个纵队的兵力,采取“攻济打援”的战术,正面阻击与侧翼攻击相结合,我军指战员用战防枪、(物)炸药包、(物)炸药手榴弹、(物)三八大盖步枪(物)顽强阻击东援之敌。

经过10天激战,到黄百韬兵团被全歼时,徐州国民党军东进不到20公里,始终被阻于大许家一线,救援黄百韬兵团的计划彻底失败。

五、歼灭黄百韬兵团于碾庄圩地区黄百韬兵团被围于碾庄的有4个军,构筑环形防御阵地负隅顽抗(图)。

这是蒋介石给黄百韬的亲笔信,信中指出:“此次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之关键。

”(文)碾庄作战进行的异常艰苦,粟裕在写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碾庄作战进到一周时,参战各纵至少已伤亡达5000人,原有战斗人员已所剩无几。

”(文)5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激战至22日,碾庄战斗结束。

黄百韬在逃跑途中毙命身亡。

这是在第7兵团指挥部缴获的黄百韬的照片和胸章。

(照)战役第一阶段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7.8万余人。

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请看第二阶段经过要图:黄百韬兵团被歼后,蒋介石急令徐州杜聿明集团,蚌埠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同由豫南来援的黄维兵团南北对进,三路会师,打通徐蚌交通线。

我军采取南北阻击、中间围歼的方针,于11月25日将黄维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为确保全歼黄维兵团,解放军坚决阻击了蚌埠和徐州国民党军的增援。

杜聿明集团南援受阻,于11月30日放弃徐州西撤。

华野全线追击,于12月4日,将杜聿明集团合围在陈官庄地区。

在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同时被包围的情况下,总前委决定采取“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方针,首先歼灭黄维兵团,围住杜聿明集团,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

在双堆集战场,激战至12月15日,全歼黄维兵团。

第二阶段共歼灭国民党军11.4万余人,为夺取战役全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这是总前委指挥部安徽省濉溪县小李家村。

(照)这里距战场前沿仅有30公里,便于及时掌握战况,临机处置。

此时,蒋介石也在南京官邸会议室,部署三路会师,打通徐蚌线。

(照)一、全线出击包围黄维兵团11月25日晨,中野全线出击,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照)二、压缩作战准备总攻黄维兵团被围后,立即组织4个主力师企图突围。

85军110师师长、中共秘密党员廖运周乘突围之机率部起义。

(照)大大动摇了黄维兵团的军心。

战役中,我军为弥补炮火不足,发明了许多土制武器。

这是用汽油桶做成的炸药发射筒,也叫“飞雷”。

(物)国民党军闻之胆寒,称之为“原子炮”。

这是发射炸药用的82迫击炮和60迫击炮。

(物)毛泽东主席曾风趣的说:“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6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文)三、徐南阻击战在徐南,杜聿明集团按照三路会师计划,沿徐蚌线向宿县进攻(图)。

华野集中8个纵队在徐南构筑工事阻击。

(照)四、徐州解放在黄维被围、杜聿明南犯受阻的情况下,为挽救危局,蒋介石决定放弃徐州。

11月30日国民党军沿萧永公路西撤。

12月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徐州。

(照)中共中央发来贺电:徐州的迅速解放,对于全国战局,极为有利。

(文)请看徐州解放的场景:12月1日凌晨,人民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雄壮的步伐进驻徐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