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及时小结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心学知识的掌握。
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板书设计
课题 §4.5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概念 教师板演区
判断同类项的口诀 学生板演区
2、同类项合并方法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归纳,应用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即时评价;课堂分为八个组,每组设组长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并派代表板演,最为积极的回答正确的组可以加分,计入期末学的品德考评,课后作业质量评定等活动评价。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愉快与收获,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识别同类项;能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及范例教学。
本环节中引导学生得同类项的定义和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让学生明白两个相同、两个无关,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师生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回答,对知识及时进行巩固,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系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项合并得零。
例题解析:
1、已知求多项式的值。
友情提示:注意解题格式。
2、练一练吧!
先合并同类项再求代数式的值:
x2y-5xy2+y2x+5+2x2y,其中x=-1,y=5
3、能力提升
已知代数式
(3a2–ab+2b2)–( a2–5ab+b2)–2 ( a2+ 2ab +b2)。
(二)巩固训练
火眼金睛: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一)数学活动2
和老师比一比:
多项式:2x2+3x+x2-3x2-2x+3
问:你觉得这个多形式是不是最简了呢?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二)巩固训练
你做小老师:
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不对的,指出错在哪里。
(1)2a+3a=5a
试说明这个代数式的值与a的取值无关;
四、师生小结
(1)同类项的定义;
(2)同类项的判别;
(3)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4)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学们你还有什么困惑吗?
作业本配套作业及课本作业题,c组题目不会的同学由会做的同学辅导完成,或请教老师完成。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都积极的参与游戏,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是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4章第5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识别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为接下去学习整式的加减起到承上启下的奠定作用。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尚可,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整体水平不均,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素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等特点。所以我抓住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2)3a+2b=5ab
(3)a+a-5a=3a
(4)3x2+2x3=5x5
思维体操:
(1)a+2a+3a=
(2)3b-5b-2b =
(3)-5x2+9x2=
(4)-4xy2-2xy2=
方法归纳:合并同类项步骤:
(1)找出同类项;
(2)把同类项放在一起;
(3)分别合并同类项,没有同类项的项应照写;
(4)写成省略加号的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下来总体感觉还好.引导学生得到同类项的定义和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接着通过师生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在学习课本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做,更在于为什么这样做,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最终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小组竞争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兴趣,但个别基础不好的学生参与度还是不够,还要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上多想想方法和对策。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方法。从而引出新课。
在孩子们眼里老师是很神圣的,能和老师比赛那是多么新鲜的事情啊,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做老师,富有新鲜感,学生都很乐意,效果明显
让四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并请小老师批改,加深印象。
及时归纳加深印象。
纠正学生解题规范学Fra bibliotek板演。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题思路
学生畅所欲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不太复杂的整式.
2、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5合并同类项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重点体现了梯度,层层深入,通过找朋友的环节,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通过师生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入同类项的合并,本节课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学习课本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做,更在于为什么这样做,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最终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对本节内容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三、例题分析,巩固提高:
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布置作业:
(一)数学活动1
找朋友:
1、根据正面的图案,请各自找一下自己的朋友!
2、反面是单项式,根据式子的不同特点,台下同学能帮上面的同学分分类再找一下各自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