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例题:
当x=-2时,求多项式
2x2-5x+x2-4x+x2-3x-2值。
观察、讨论、比较
这类题目是要先合并多项中的同类项,再代数进去求值,这样就可以使得计算简便。
应用与总结
具体步骤与方法:
1、同类项的特征:(两相同)
2、合并同类项法则:(一加两不变)
(1)所含字母相同。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2)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见解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分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由分类引出新课,顺理成章。
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课题
观察单项式:3x2y, -4xy2, -3, 5x2y, 2xy2, 5,把其中具有相同特
征的项归为一类,你是怎么分类的?
观察、思考、分析、交流、讨论
3、合并同类项的依据:
乘法分配律
4、在求代数式的值时,可先合并同类项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代入数值计算,这样往往会简化运算过程。
独立思考,运用上面总结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流程图
引入课题,学生探究、发现并总结规律
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应 用 及 总 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1)10a与20a;
(2)-9x2y3和5x2y3;
(3)4m2n和-4nm2;
(4) 4abc与4ac;
(5) mn与-mn;
(6)23与42
加强对同类项的概念的理解
注意:
1、同类项与字母顺序无关;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
探究1: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定律计算:8n+5n = (8+5)n = 13n
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观察、分组讨论,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式的运算。
让学生体会有理数的运算定律在整式运算中同样适用,并从中找到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依据。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及合作的愉快、成功的喜悦。
例题:合并同类项:
(1) 4x2+2x+7+3x-8x2-2
(2) -3x2y+2x2y+3xy2-2xy2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2、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意识,掌握规范的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归纳识别同类项的特征,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同类项的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从而引出同类项概念,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合并同类项。
掌握并了解同类项的概念
识别同类项的特征,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
想一想:
1、下列各式中具有上述特征吗?他们是不是同类项?
(3) 4a2+3b2+2ab-4a2-4b2
让学生思考、讨论、计算,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能识别同类项
会合并同类项
板书:
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中的同类项合并为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4、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5、合并同类项的依据:乘法分配律。
学生做笔记
要求学生掌握
4、教学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5、教学难点:多字母同类项的合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单项式的系数。
四、教法与学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引导、探索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班班通”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同学们经常去逛超市吧?超市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优等生的示范引领性,引导学生先独立探究,再进行合作交流,真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本设计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八、帮助和总结
在本课中,学生兴趣较高,回答问题积极,因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讨论、思考,所以秩序需要进一步完善。
100×2+252×2=(________)×2=×2
100×(-2)+252×(-2)=(________)×(-2)=×(-2)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说其中的道理。
100t + 252t=(_________)t=t
探究2:填空:(1) 100t-252t=(_____)t=t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设计者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的基础上,对同类项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程。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