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三个问题

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三个问题

第1卷第10期Vol.1,No.102006年10月Chinese Journal of M oral EducationOct.2006[收稿日期]2006204213[作者简介]傅宝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讲师,浙江省金华市北山路299号(321004)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三个问题傅宝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金华 321004)[关键词]思想品德;测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010(2006)10-0018-02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简称品德测评。

它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工具),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被测评者在某一时期主要活动领域内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做出数量或价值判断,或直接概括出个体品德行为独特性的过程。

它既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事实判断,又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价值判断。

一、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意义1.思想品德测评旨在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的目标在于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素质。

德育的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品德水平的提高上。

思想品德的测评如果仅依据教育行政官员的主观印象,依据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工作汇报,依据班主任对学生操行的主观评定,就不能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

学生思想品德的测评要有助于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从而保证德育目标的落实。

2.思想品德测评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尽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精神性的、变化着的东西,但借助于测评,我们仍能较客观地认识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面貌。

我们可以借助科学的工具与方法,在完善的目标体系下,客观真实地获取学生的品德特征信息,并对量化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使测评工作科学、有说服力。

思想品德测评的数量化实际上是指把个体稳定的行为特征、倾向与某一向量空间建立同态关系,使定性评定中无法综合处理的行为特征信息得到统一的数学处理,将测评者对不同个体品德的心理感觉差异通过数量反映出来,进而综合反映个体品德的差异与水平。

[1]思想品德测评的量化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单一测评方式,减少测评的主观性,提高测评的准确性。

加之,量化数据可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因而有利于测评者和测评对象迅速方便地查询个人单项或多项的品德特征信息,大大提高品德测评、信息反馈的效率。

3.思想品德测评有助于促进学校德育改革德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

改革的每一步都必须进行测评,以对改革的正确性和效果做出科学分析,为深化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在现实生活中,今天的年轻人面对的是/新经济0、/网络信息时代0以及/全球一体化0带来的文化价值、道德观念的多元化。

有人认为,今天的年轻人什么都敢想、敢做,他们实际、乐观;有人则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过于现实,过于追求金钱、享乐,,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一代人?品德测评可以改变简单地凭借直觉或个人好恶进行评价的方式,有助于人们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困难性与可能性1.思想品德测评的困难性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个体的品德状况,就必须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的行为表现。

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

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和班主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第二,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精神性的东西,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外部表现(言语、动作)来推测;第三,测评对象的心理活动、内部精神状态与其外部表现仅存在相关关系,而不具有函数关系,因此无法根据一个人的外部行为准确无误地推测其内心精神世界;第四,影响测评的因素复杂多变,如情景性质、刺激性质、指导语性质、计分的方法准则、对测量的解释评价等均影响到测评的效度和信度。

因此,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出准确评价,品德测评的科学性、可信度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

2.思想品德测评的可能性一般说来,要进行测评必须满足3个条件:一是测评对象客观存在,并可被认识和把握;二是测评对象的某种状况存在程度差异、数量差异等;三是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比较加以反映。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学生外部行为与内在德性的统一,因而可以测评。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指出,要研究人的个性,/首先,我们可以看看他或(她)对自己的情况说些什么;第二,我们可以了解清楚他人对他(或她)的情况说些什么;第三,我们可以看看他(或她)实际上是怎样做的,看看他(或她)在真人真事的环境中如何行动0[2]。

品德测评的实质是对品德的质量与数量做出判断,是通过对品德行为客观、有意识的观察与判断来描述品德的类型、特征、面貌,并作尽可能准确的度量与比较。

人的某种内在德性虽然很难把握,但通过综合分析,仍可以进行归纳。

例如:人的动机情感不能用常量数字进行客观评分,却可采用模糊量表进行主观区别。

实践表明,尽管品德测评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仍是可能和可行的。

三、学生思想品德测评应注意的问题1.要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测评的有效性人的行为表现是内部品德与外部情境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品德测评结果的有效性。

品德测评的结果具有相对意义,我们无法根据测评的结果去推断学生日后的表现,也不能用学生偶尔出现的与测评结果不相符的行为去否认测评结果的有效性。

2.要正确理解思想品德测评的数量化品德测评不能简单地把量化当作科学化的标志。

品德测评的量化应建立在对品德要素质和量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在客观化、符号化、等值化的前提下,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品德做出客观分析和推断,提高品德测评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例如:表层次的行为量化象/违纪行为0、/好人好事0等存在次数的外延形式,其量化有明显的数学意义;而诸如/爱国主义0、/集体主义0等,其表现外延是无边无际的、看不见的,只存着程度差异,它涉及到深层次的思想信念、情感动机的测评目标。

3.要正确把握思想品德测评中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的关系品德测评并非人内心思想活动的透视,它不可能对人脑中的任何意念,包括瞬时即逝的邪念、妄念进行测定。

品德测评以系统的外显行为、少数突出行为作为测评对象,并由此评估学生内心的思想倾向、信念动机,判断学生的德性、德能及实际的行为习惯。

由于品德表现的全时空性和观察测评的有限性,品德测评无法完全做到全面、客观、准确。

为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品德测评的结果。

品德测评不可能像X光透视或红外线相机那样全息拍摄,只可能类似于对显微镜下少量行为样本的检验。

参考文献:[1]肖鸣政.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49.[2][美]R#L#桑代克,E#P#哈根.心理与教育的测量与评价[M].叶佩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111.(下转第41页)些问题:首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局限在学校这样一个小环境中,学生的成长还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

其次,现行考试制度使得原本在高中阶段的残酷竞争提到了小学。

而人文精神的养成不像学科成绩那样具有明显的可测性。

让人文精神成为学生、家长、教师的自觉追求是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教育改革配套措施。

第三,学校的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和教育统计用得不多。

最后,对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终端表现可能在学生读大学乃至走上社会以后,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校对于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法、策略、途径及巩固保持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Let the Light of Humanity Brighten the Spiritual Garden)))Research for Humanistic Spirit Cultivation of Primary and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Jiangyin Huashi Experimental S choolXia Qingf eng&Zeng Baoj un(Jiangyin H uashi Expe rimental School,Jia ngyin,Jia ngsu,214421)Abstr act:The pr oject team of H umanistic Spirit Cultivation of Pr imat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Jia ngyin H uashi Exper imental School has made some usef ul exploration for five years.The humanistic spir it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mbodies the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of socie ty and education.Thr ough this project,teache rs and students in the school have developed comprehensively,and the school has be2 come their spiritua l gar den.Key words:humanistic spirit,spiritual garde n,pr imar y a nd secondar y school students(责任编辑:孙陆) (上接第19页)Three Problems about Measurement of Students p Ideology and MoralityF u Baoying(Institute of Educa tional Review,Zhejiang Norma l U niversity,Jinhua,Z he jiang,321004)Abstr act:Measurement of students p ideology and morality is the unification of objectivity a nd subjectivi2 ty,because it makes both fa ctua l judgement a nd value judgement of the de velopment of students p ideolo2 gy a nd morality.Measurement of students p ideology and morality ca n e 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mor al educa tion objectives and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school mora l educa tion.There is difficulty and pos2 sibility in the measurement.These pr oblems,such as ef fective ness,quantiza tion,inner activities and ex2 plicit behaviors,etc.should be e mphasize d in the measurement.Key words:ideology and morality,measur ement,evaluation(责任编辑:雅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