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牵着蜗牛去散步
身处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家长总是过分地依赖学校,依赖老师,期望他们能帮助我们提高孩子的竞争实力,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地位;我们总是会不自禁地拿自己的孩子跟某某某的孩子去比较,或虚荣心爆满,或恨铁不成钢······身处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孩子身边不停地催促,催促他们赶紧刷牙睡觉、赶紧吃饭、赶紧完成作业······忙碌的工作、过重的生活压力让我们忘记了生活的初衷——享受生活。
你可曾想过放慢脚步,和孩子一起牵着蜗牛去散步,可能会有怎样的“艳遇”?其实这就是家庭教育留给我们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庭教育中,不仅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要依靠父母的照护,而且他们从父母方面获得最初的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体。
儿童入学后,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仍然生活在家庭,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才最有成效。
要做好家校联系的工作,从家庭方面来说,关键还是在于家长是否重视。
只要重视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工作忙、距离学校远等,也就容易解决了。
联系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间可以主动地到学校和老师会面或邀请老师来家访问,参加学校召集的家长会;时间少的也可通过电话、写信、检查学生手册、传递家校联系簿等可行的而且不需花费很多时间地有效的方法。
在家校联系问题上,还有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
学校里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老师们常常主动地进行家访。
家长会除了热情地接待,主动地向老师放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外,还应正确冷静地对待老师所反映的问题,重视老师的意见,和老师一起研究共同教育的步调和方法。
防止一听到孩子在校的一些不良表现,就劈头盖脸给孩子一顿臭骂或是一顿暴打,因为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老师上门“讲坏话”,对老师产生反感,影响师生间的正常关系。
为此我作为学生家长,对促进家校联系提出以下个人的20点建议: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正为范“,我们首先要在孩子面前端正自己的言行,不只父母对孩子的“小”事不可忽视,自己本身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也不能有任何忽视。
二、多多陪伴孩子,多多了解孩子。
知子莫若父,作为父母,从小看着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对于孩子的性格特点,应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但是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不同程度地“缺席“,所以造成了各种“代沟”“隔阂”。
三、树立家长的教育威信。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本来就有一种天然的威信,一般来说,他们对自己的父母都是尊敬的、爱戴的,他们从小就模仿效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树立教育威信就要求父母对自己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习惯各方面树立模范行为。
四、重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教育孩子的话题,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耐心帮助他们纠正偏爱、溺爱等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这样,老人家受到了尊敬和爱戴,心情舒畅,便乐于接受意见,改变旧的教育方法,协同教育好孩子。
五、教育孩子尊敬老师。
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说一些质疑老师、无视老师的话语。
六、密切家校联系,多与学校老师保持各种形式的良性沟通。
七、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孩子。
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地与孩子聊聊咱们的“当年勇”。
八、教育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
九、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
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进行劳动体验,分担家务。
十、指引孩子找到学习的原动力。
十一、给孩子安排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仅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学习的场所,还要学会与孩子一起静下心来读书、看报。
十二、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培养不畏困难、努力克服的精神。
十三、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防止褒奖过头或过分看轻孩子。
在我看来,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其次,做人的品行才是教育的首位。
一个具备良好品质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
十四、关心孩子的课外阅读。
我的一个同事,她是一个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好妈妈,从教孩子认字起,她坚持与她的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交流心得感受,事实证明。
这样做能更进一步拉近了她与孩子心的距离,她的孩子大方、外向,内外兼修。
她们共同快乐地度过了孩子的叛逆期。
十五、多与孩子一起旅行。
十六、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帮他报一个真正喜欢的兴趣班吧。
十七、妥善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十八、让孩子过好假日、假期生活。
我有一个同事,他就是一个不放过任何长假,带孩子去旅行的好爸爸。
他告诉我,旅途中,孩子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这比他整天窝在家玩电脑看电视,或是在各种辅导培训班强多了,那些收获是他一生难忘的。
十九、指导孩子交朋友。
或志同道合的,或互补的,只要能和睦融洽相处的,都能成为朋友。
二十、建立互助友爱的小集体。
这个社会需要爱,不管社会的阴暗面是怎样的,我们的内心始终要面向光明,所以我认同让孩子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这样能让孩子对互助友爱产生认同,并会对他的内心造成无形的正面引领。
当然任何时候,家庭教育都需要我们作为家长多陪伴、多参与、多等待。
特别是每个孩子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耐心、等待、循循善诱,很多时候,和孩子一起牵着蜗牛去散步,不失为一个参与家校合作,共促孩子成长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