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教学: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或者是指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教学论: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被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体验等。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身体--运动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个体能否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使之对事件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是否善于利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的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上大致相同。

异质分组:是指在分组后,同一小组内学生在体能和运动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

体育教学环境:是对体育教和学效果有影响的,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学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共同构成的教学气氛。

1、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

2、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物是捷克的跨美纽斯,他发展了拉特克的教学论思想和理论。

3、六艺中的“射”和“御”分别指:射:射箭的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右。

4、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5、体育教学共由八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们是:学生、老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6、(19页)表2-1各层次体育教学目标的外部特征(更详细的自己找课本看看)目标层次各层次目标的主要功能制订各层次目标的主要工作超学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相对比的体育学科的定位目标研究学科的特性和功能各学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大、中、小学间相对比、相衔接的体育教学策略性目标(中间层次:水平目标)研究个阶段的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各学年的体育教学目标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需要的体育教学发展性目标研究个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计划各学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学年的体育教学目标的分割(气候与日程安排)研究四季和各项目运动关系各单元的体育教学目标依托各个运动项目学习的、依据各运动项目特性制订出的教学目标研究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学理各学时的体育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计划的逻辑(学理)分割出来的目标研究教学时空情景和45分钟的条件体育教学目标的外部特征是:属于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以外的,但对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具有规定性的那些特点及其标志,包括有“目标的层次”和“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工作”,在“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工作”中又有“功能”、“工作”和“搭载文件”三个方面。

7、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1、课题(目标中要学习和掌握的运动技术);2、条件(目标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3、标准(对目标的实现是否的评价标准)。

8、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几个原则:1、目标在体育教学场景中原则;2、目标包含努力因素原则;3、目标可选择性原则;4、目标依托体育教材原则。

9、老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老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讨论过的自己总结一下,在38页)10、学生对体育学习中主体性的内容与形式:1、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2、学生对体育学习过程的自主性;3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11、(47页)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起源要求理解12、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1、运动实践性;2、娱乐性;3、健身性;4、人际交流的开放性;5、空间的约定性。

13、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1、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2、体育教学内容的编集;3、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造与加工;4、体育教学内容的媒介化。

14、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1、与教学目标统一性的原则;2、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的原则;3、可行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5、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15、(67页)的图4-2四个层次体育教学内容的划分方法粗教教材:未来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有必要具有一定基础的、教学条件允许的项目。

(如:滑轮、体育舞蹈等)少排多练、大单元精教教材:常见的、可行的、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场地允许、与学校传统项目相结合的项目。

(如:篮球、健美操、排球等)多排多练、超大单元介绍性教材:没必要掌握的。

但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或体验的运动文化和项目的有关知识。

(如:高尔夫、台球、保龄球等)少排少练、小单元锻炼性教材:需要锻炼的身体素质和走、跑、跳、投、支撑、攀爬、负重等能力。

(如: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练习)少练多排、超小单元16、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1、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2、体育教学过程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3、体育教学过程是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4、体育教学过程是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5、体育教学过程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17、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1、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和变化的规律;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18、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验过程:1、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的运动从而体验运动乐趣的阶段;2、学生向新的技能水平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3、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

19、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2、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3、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4、处理好体验运动乐趣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5、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乐趣的教学方法;6、体验乐趣不忘“磨练”、体验成功莫怕“失败”。

20、体育教学设计的三大阶段:(一)分析阶段:1、学习需要的分析;2、学习内容的分析;3、学习者的分析。

(二)设计阶段:1、教学目标的设计;2、教学策略的设计;3、教学媒体的设计;4、教学过程的设计。

(三)评价阶段:教学设计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1、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的异同:相同点:1、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同是对教学的研究和筹划;2、工作的对象都是体育教学的过程;3、教学设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的工作有时是交叉进行的。

不同点:1、教学设计是研究的过程,而教学计划是研究的成果;2、教学设计完成的主要标志是方略的形成,而教学计划完成的主要标志是方案的形成;3、教学设计往往是宏观和全面的,而教学计划是细致和具体的。

22、体育教学过程的6个层次(超学段、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体育教学设计也有超学段、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6个层次。

23、在新授课中,教学任务以学习新技术为主,教学的组织应以讲解示范为主。

在复习课中,教学任务以熟练技能为主,教学组织应以练习和素质锻炼为主。

23、(1、)“目标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在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和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形成学生终生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服务。

(2)、“目标学习”教学模式多采用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比赛法、讨论法、小集团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24、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哪几种一、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二、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三、小群体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四、发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25、在教学中除教学法和联系法之外,还比较多地运用提问——回答、设疑——假说、验证——发现、讨论——思考、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26、体育课堂教学中几个基本矛盾(一)讲解与练习的矛盾(二)约束与自主的矛盾(三)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矛盾(四)成功与挫折的矛盾27、体育课堂教学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两种。

28、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教学方略的层次、教学方法的层次、教学手段的层次。

29、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分为: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30、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及要遵循的几点基本要求:含义:是指通过老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要求: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4、适当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组织讨论31、动作示范法的几个要素:速度、距离、视线、视线干扰、多种媒介途径配合32、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1、要依据体育课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2、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4、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教学法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33、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体育教学评价1、学生在身体与技能方面的先天差异较大2、对体育学习评价的视角较多3、具有“即时评价”的特点4、是与学生的身体自尊密切联系的评价34、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特点:1、从项目整体特征入手,再回到具体技能学习,最后回到整体的认识和训练中。

2:强调从战术意识入手,把战术意识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整体意识和以战术为主导的特征性很强。

3、突出主要的运动技术,而忽略一些枝节性的运动技术。

4、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在比赛和实战中培养学生对项目的理解,教学往往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

35、制定体育课教案基本内容与步骤1、确定学时教学目标2、排列教学内容3、针对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4、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个练习的次数5、设计课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6、计划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7、课后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