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刍议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的职业语言,是语文教师
在课堂上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
灵的最基本工具,是语文教师在特定条件下为收到特定的教
学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用来交流语
文思想并能以书面形式出现的符号系统。高水平的语文课堂
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
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
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下面是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几十
年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一求同仁指点,二是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的”
“的”指说话的意图、重点、中心。只有目的明确,内
容清楚,重点突出,学生才能得其要领。如果词不达义,表
达不清,漫无边际,缺少中心,学生就会如坠云里雾里。例
如,教《项链》这一小说体裁的课文时,可以把分析作品的
故事情节这一要素作为教学重点,以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梗
概、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归纳故事情节的发展
过程: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项链是假的;接着,以此
为线索,分别列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
写。这样,既反映了作品的故事性,又体现了课文的中心思
想,突出了教学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课文要素不等于
重点,重点也不一定是要素,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它们
的关系,不能误导。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句句“敲”在“点”
子上,字字扣在意义上,让学生听之即明,把握要领。
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言之有“情”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主观能动的学生,教
师能动之以情,学生方能敞开心灵之窗迎接其所授之理。情
是理的桥梁,情是理的催化剂,教师的话缺少了情,就会失
去活力和感染力。在语文教材中,不少是古今中外的名篇,
作品中均有绝妙之笔,因此,在教学中若逢妙处,教师语言
要声情并茂,富有真情实意,运用语言的音韵美,使心理上
产生情感,内心交织着强烈的再现欲和表现欲,从而把这种
情感倾注到心灵中去。
三、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要言之有“味”
课堂上,教师要精于措词,熟于表达,语言生动引人,
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学生自然会渐入情境,乐听不腻。如
在课堂结束时的结束语或总结性的教学语言,要像一条绳
索,把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起来,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
后内容,使之结构化,形成网络,并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
要做到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重在点睛;余音绕
梁,回味无穷。语言的魅力是巨大的,学生的智慧要靠语言
来启迪,如果教师词汇干瘪,语味死板,连打乐逗趣的能力
都没有,怎能引起天真活泼的学生的听课兴趣呢?
四、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要言之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