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热升华转移印花纸的特征及应用
热升华转移印花纸的特征及应用
P4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转移印花纸的分类:
• 热转移印花纸简称热转印纸,又称热转移纸、烫画纸。在 转印过程中,起转印载体作用的纸叫热转印纸。根据其转 印原理,热转印纸可分为热熔胶型和热升华型。
P5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熔胶型:
• 热熔胶型转移印花纸也称胶膜热转印纸,它的表面有一层 热熔性起黏结作用的涂层。胶膜热转印纸一般只适合于承 印物为纯棉、丝、麻类物质。其使用方法是将胶膜热转印 纸的图案面与被印织物相合并,在纸背面适当加热加压, 使该涂层连同图案一起黏结转印到织物上。
2、图像模糊不清、堆墨和洇色现象严重、打印完油墨干燥 速度慢、吸收不均匀,记为等级C;
3、介于两者之间则记为等级B。
P18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转印质量:
是使用同一台喷墨打印机,在同一打印模式下,使用不同纸 张打印图像,转印后,使用反射光密度计测量,下列两个 数值来评判热转印纸的好坏: (1)转印后图像残留在纸张的墨量多少
热升华转移印花纸的特征及应用
品保部:林泽勉
日期:2017/07/9
P1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摘要:
本次介绍热升华转移印花纸的分类、热升华转移 印刷的工艺及特点,重点对热升华转移印花纸的 使用方法、质量要求、评价方法以及原纸要求。
P2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目录:
1、热升华转印的介绍;
2、热转移印花纸的分类;
⑥ 其制作套色准确,图案清晰、精致、逼真,产品应用十分 广泛,且过程中不用水,无任何废水、废气等污染,有利 于环保。
P9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缺点:
仅适用于承印物或表层为聚酯纤维或类似聚酯纤维材料 的产品,对纯棉类、麻、丝类载体不可用。
P10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工艺的原理:
• 热升华转印工艺原理是聚酯纤维的无定形区存在10~1OOA 的微小空隙,当温度上升到约200℃时,无定形区剧烈运动 ,空隙增大并逐渐形成半熔融状态,即形成所谓的“液层 ”,这为气态分散染料进入纤维创造条件。在这种温度下 ,染料升华为气态,由于范德华力的吸引,气态染料运动 到聚酯纤维周围,然后扩散进入无定形区,随着温度的降 低,染料分子凝华且被包覆在无定形区内,达到着色作用 。只有聚酯纤维或类似聚酯纤维的物质才有这种特性,棉 纤维则不能直接采用此方法进行转移印花,原因是棉类纤 维无定形区在干燥状态下空隙极小且不具有热塑性。当温 度上升时,其无定形区不会形成所谓的“液层”,而且本 身对气态分散染料也没有吸引力。用反射光密度计测量转 印后热升华转印纸上残留图像和转印产品图像的光密度值 来表示。各种颜色光密度值之和的平均值越低,转印纸上 残留的墨量就越少,热升华转印纸的质量就越好。
P19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纸张形稳性:
• 形稳性主要是指成纸在普通室内环境下放置以及在高温下 放置的形变情况。热升华转印纸应满足在普通室内环境下 卷曲等形变现象要小,受气候变化及南北区域环境影响不 大的要求。如果卷曲等形变较大,热升华转印纸与承印物 之间不能很好地接触和同步运行,这样在转印过程中会造 成转印产品图像着色密度低和转印图像重影现象,影响转 印产品质量。热升华转印纸的耐高温性也要好,温度在 250℃时,纸张无明显变形和碳化现象。
P13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工艺的影响因素:
② 压力: 对热升华转印工艺的影响压力是热升华转印工艺的重要参 数之一。如果压力过小,承印物与热升华转印纸之间空隙较 大,承印物织线呈圆形,油墨气体分子与空气大量碰撞而逸 散,导致热升华转印效果差,同时油墨也容易渗开,使线条 变粗而图案、花纹模糊,视觉效果变差;如果压力适当,承 印物织线呈扁平状,织线与热升华转印纸之间的空隙适宜而 转印着色效果好、花纹清晰、线条流畅精细;如果压力过大 ,则承印物织线容易产生变形、起毛和较粗织线容易发生形 态变化,造成手感粗硬和着色表面化等缺点。因此,控制好 热升华转印压力对印制图案清晰、视觉效果美观的产品十分 关键。实际制作过程中,操作工应当进行工艺参数的详细记 录,寻找各种产品的最佳转印压力,从而对后续生产加工进 行有效指导。
③ 其最大特点是染料可扩散到聚酯纤维当中,印品手感十分 柔软舒服,感觉不到墨层的存在。此外,由于油墨在转印 过程中就已经干燥,使得图像的寿命与产品本身的寿命一 样长,不会出现印刷图文磨损而影响产品的美观。
P8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工艺的特点:
④ 工艺简单、省时省力,印后即是成品,无需汽蒸、皂洗、 水洗等后处理操作,生产高度灵活。 ⑤ 热升华转印图案正品率高,转移一次即得多套花纹,无需 对色,出现的废品已在转移印花纸处被截流。
P7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工艺的特点:
① 可采用电脑进行图像处理与设计,通过高速、高质喷墨打 印机将图像打印在纸上,省去了制版过程,大大节省了制 作时间和成本,可代替丝网印刷;对于复杂的图案可通过 电脑扫描、描绘、修改得到理想图案,图案及色彩可根据 要求及时随意改变,效率非常高。 ② 热升华转印的图案连续完整,清晰重现设计图案及色彩, 花色逼真鲜艳,彩色花纹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产品防水、 抗老化性好。
P17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打印质量:
由于热升华转印油墨中没有白色油墨(是本身因素所致) 故只能用C、M、Y、K 4种颜色较暗且无光泽。又热升华转 印油墨是通过高温升华后还原颜色的,故喷墨打印图像的 光密度等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打印效果,打印质量主要以油 墨吸收和洇色来评价。 采用目视观察法将图像质量分为A、B、C 3个等级。 1、打印图像油墨吸收均匀、无明显堆墨和洇色现象、吸收 速度快、图像清晰、细节表现清楚,记为等级A;
P20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纸的原纸要求:
• 热升华转印纸的原纸除了具备一般涂布纸的基本要求外, 对原纸紧度、透气度等有一定要求。原纸紧度要大一些, 一般在0.9 g/cm 以上,透气度小一些。如果原纸紧度过 小、透气度较大,在热升华转印过程中,升华的墨水就会 透过原纸背面向外扩散,影响转印效果。原纸还需要有较 好的抗张强度和耐热性能,尤其是在加热后,原纸仍然需 要保持一定强度。在选择原纸时,其耐热强度指标也是很 重要的一个检测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纸张在高温连续 生产过程中仍具有很高强度,不会轻易出现断纸现象,保 证生产正常化。有研究表明,当全部用针叶木和阔叶木化 学浆配抄热升华转印纸的原纸时,原纸耐热性能较好,特 别是针叶木化学浆用量较多时,原纸的耐热性能和强度会 更好一些。
P12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工艺的影响因素:
① 温度和时间:
对热升华转印工艺的影响热升华转印工艺要求将温度控制 在180~230℃范围内,转印时间约为10~30s。如果转印温度 太低,时间太短,墨水就不能完全升华,影响产品质量;温 度太高,时间过长,承印物就会被过度烫化,温度降低后, 成品柔软度下降,影响质量。在热升华转印过程中,要注意 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合理调配。
P21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谢谢
P22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P14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工艺的影响因素:
热升华转印的工艺流程图:
P15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纸的质量要求及性能评价:
• 热升华转印纸对图像打印质量、转印质量以及纸张形稳性 等都有一定要求,同时热升华转印纸需耐一定高温,其性 能主要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去评判。
P16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3、热升华转印工艺的特点; 4、热升华转印工艺的原理; 5、热升华转印纸的用途和影响因素; 6、热升华转印纸的质量要求及性能评价;
7、热升华转印纸的原纸要求
P3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的介绍:
热升华转印,又称为”气染”,就是将具备升华条件 的染料型油墨通过喷墨打印、平版印刷、网版印刷、凹版 印刷等印刷方式将文字、图案等需要印刷的图文以镜像反 转的方式印刷在一种特殊的纸张上,再将印有图文的纸张 与承印物(如棉布、化纤类织物、器皿等)叠合,通过加热 (一般为2 0 0℃左右)、加压的方式使升华转印纸上的油 墨变为气态,与承印物结合,从而将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 ,形成完整、鲜艳、层次感强的图案。
P6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型:
• 将电脑制作好的图案、文字等,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在纸上( 打印所用墨水为一种特殊的水性热升华转印专用颜料墨), 再将纸张与承印物重叠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纸 上的墨水升华成气相状态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连续完整的 图案,在这个过程中,起载体和转移作用的纸叫热升华型 转移印花纸(以下称热升华转印纸)。
打印质量:
热升华转印纸要求: 表面涂层吸墨性好、墨滴吸收速度快,打印完毕时,图像 无明显堆墨和洇色现象。 如果打印质量差,会导致转印在承印物着色质量差,颜色 不均匀,深浅不一致等,图像上的各种瑕疵在转印后也会 更加明显,影响产品质量。 另外,如果涂层不能快速吸墨、堆墨现象严重,在连续生 产过程中,打印图像容易被蹭墨而导致打印图像被破坏, 出现次品,影响转印成品率和连续生产效率。 打印质量的评判采用喷墨打印来评价。
P11
前瞻、科学、绩效、和谐
热升华转印纸的用途:
1. 主要用于制作图案类的服装(如运动服装等)及一些服饰面 料的制样和生产、户外广告、制旗、鞋帽、泳衣等工业化 生产类的热转印,其具有规模化和产业化特性,所用设备 主要是大幅面喷墨打印机和热转印机。 2. 个性化产品转印,就是将自己设计好的图像转印到带有特 殊涂层的杯子、盘子、陶瓷等一些器皿上,所用设备主要 是烫画机或烤杯机等。按照承印物的转印面积,设计个性 化图片和尺寸大小,再将打印好的图片图像面与承印区域 充分接触,置于烫画机或烤杯机模具内,在一定温度下施 压约2~3 min,图像便可转印在承印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