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3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一、 棉(麻、 毛、 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一)前纺工序 1 清梳棉
较大危险因素
(1)开松过程打击金属 块、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 花,设备、管道摩擦、撞 击产生金属火花; (2)电气火花、违章动 火和吸烟等点火源; (3)原料缠绕转动轴发 热等引发火灾。
纺织行业中的棉、毛、麻、丝绢、化纤和针织等纺织作业的工艺相似,本手册将这些作业的危险因素 合并辨识。纺织行业中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均是类似的,因此单独辨识染整加工的危险因素。家用纺织制 成品制造是纺织作业和染整作业合并加工,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在纺织加工和染整加工及 服装行业中的相关部分查找。
清除可燃杂物。
(1) 在抓棉机吸斗观察窗,混开棉机滚筒部位、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滚筒顶盖、打手部位,开棉机打手部位和成卷机综合 理规范》(AQ 700
打手处等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应安装电气联锁与 2)
机械联锁的保险装置,做到完整、可靠、有效;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
(2)当设备运转时,观察窗、检修门应确保无缺失, 规程》(AQ 7003)
作;
(6) 擅自拆除联锁装
置、防护装置;
(7)不采取生头板操作。
3 锡林抄针门、刺辊后 (1)锡林道夫三角区无 机械伤害
车肚门,以及传动、 防护装置或联锁装置缺
旋转等部位
失、无效;
(2)刺辊后车肚门无防
护门,联锁装置缺失、无
效,无警示标识,违规清
洁刺辊后车肚。
4 滤尘室
(1)滤尘室部位设置不 其他爆炸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 与防范指导手册
1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纺织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 发生, 特组织编写了《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本手册结合了纺织行业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多发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 业行为,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运用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纺织行 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 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1)锡林道夫三角区应安装安全档板,采取联锁装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置,当设备运转时,抄针门打不开,做到完整、可靠、 理规范》(AQ7002)
有效;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
(2)刺辊后车肚门安装防护装置,做到完整、有效; 规程》(AQ7003)
(3)剥棉部位应安装安全防护罩。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GB/T7780.1)
由于纺织行业门类比较多,生产特点相差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 处, 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二○一六年二月
2
目录 一、 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4 二、 染整加工………………………………………………………………………………………………10 三、 服装行业………………………………………………………………………………………………14 四、 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15 五、 公共部分………………………………………………………………………………………………16
标识;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排除金属杂物:在第一道抓棉应安装强力磁辊,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在输棉管道等部位安装金属探(吸)除装置,将金属 理规范》(AQ7002)
杂物从原料中分离,在输棉管中设置屏障,将打开、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
扯松的原料中的金属杂物排除;
规程》(AQ 7003)
(2)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
(1)合理设置滤尘室,与其他部门应按规定设置防 火间距,禁止将滤尘室设置在车间的地下室、厂房的 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 较多的地方,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 (2)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滤尘室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 分隔,有必要的泄压泄爆措施;(3)淘汰、更新落 后的滤尘设备设施; (4)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 系统,满足车间、生产除尘系统的吸风量和粉尘捕集 要求; (5)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动火或外来火种进 入滤尘室,及时清除粉尘积聚。
当;
火灾
(2)滤尘室通风系统不 中毒和窒息
良或滤尘除尘失效;
(3)粉尘爆炸危险区域
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
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
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
烧,导致粉尘爆炸;
(4)有违章动火和烟头、
打火机等外来火种;
(5)粉尘、纤维、花絮
积聚,发生自燃。
度、 直径及圆孔的短轴尺寸必须小于 12.5 毫米, 与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 92 毫米; (5)成卷压辊棉层轧点部位配备生头防护装置, 做到完整、 有效, 未采取自动成卷的设备应配备生 头板; (6)按标准设置操作和检修平台。
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车间机动车采
用防护完好的电瓶车或排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
置,设置防火分区,采用 A1、A2级不燃性建筑
材料、装修材料,安装防火门进行分隔;
(3)检查和清洁: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
照明灯具上的纤维、花絮缠绕、积聚,及时现场巡查
不可打开;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3)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使用有机玻璃,厚度 (GB/ T 7780. 1)
不小于 3 毫米,且无破损缺口;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
(4)机械打手采用网孔结构补风门时, 其开口宽 全要求》(GB 4053.3)
4
(4)操作平台无防护栏
或防护栏高度设置不符
合要求;
(5) 处理故障违规操
抓棉至成卷的机械 (1)机械打手观察窗、 机械伤害
打手观察窗、检修门、 检 修 门 损 坏 或 联 锁 装 置 高处坠落
轧点、传动、旋转, 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
以及平台等部位
(2)机械轧点部位防护
装置缺失或生头板缺失,
无警示标识;
(3)机械传动、旋转部
位防护装置缺失,无警示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 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 8 号)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5577)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理规范》(AQ 7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