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1)1.2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1.3项目背景 (1)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第三章市场分析 (8)3.1原材料市场 (8)3.2产品市场分析 (9)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11)4.1自然地理状况 (11)4.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1)4.3电力供应 (12)第五章产品方案及工业流程 (13)5.1产品方案 (13)5.2生产工艺 (14)第六章建设规模、内容及工期 (15)6.1建设规模及内容 (15)6.2建设工期 (19)第七章环境保护、劳动定员和劳动安全 (20)7.1环境概况 (20)7.2劳动定员及安全生产 (21)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3)8.1投资估算 (23)8.2资金筹措 (23)第九章经济效益分析 (24)9.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9.2结论 (24)附件:1、湖南国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厂区平面布置图2、关于组建湖南国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报告3、招商和租赁协议书4、湖南国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章程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址:占地面积:90亩(租赁)项目优势:该项目利用废弃和遗留的松树根和树木边角料为原料,经干馏提取松根油,经纯化和配方配伍改性后,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柴油,是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绿色能源,符合国家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政策。
该项目具有投资适中、见效快、风险小等特点,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1.2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2汨罗市关于招商引资、大办工业的有关规定1.2.3汨罗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1.2.4国家有关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文件1.2.5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1.3项目背景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
科学家指出: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等),仅能支撑300年的大规模开采就将面临枯竭,化石能源的使用不是无限的。
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可再生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
生物质能源(又称绿色能源)是指从生物质得到的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优质的化石能源替代品,开发和使用生物质能源,尤其是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利用高技术手段开发生物能源,开发生物质液化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部分。
能源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由于对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全球关系的恶化和资源枯竭的担忧,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追求,世界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
2005年2月28日,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财政部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作为扶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着力点,并将生物质能源列为第1号扶持对象。
这主要是因为它运用范围广、地域局限小以及其对石油的直接替代性。
松树是我国山林中最大的经济树种之一,特别是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广西、贵州、福建、东北等地的广大山区,大量的松树用作木材、人造板和造纸原料,提取松脂、提炼松香和松节油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常用的方式。
但是,批量砍伐松树后,大量松根却基本废弃在山上(对植树不利)。
实际上,松根中含有大量的松根油,经干馏即可提取;松根油纯化后,能得到一种优良的工业燃料油;该工业燃料油按一定配方配伍改性后,能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柴油。
因此,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新世纪,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松根油必将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改善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源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能源工业成为其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能源问题成为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较高。
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的能源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年能源的需求在25~33亿吨标准煤之间,均值为29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2倍。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但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关系脆弱,石油市场波动频繁,国际油价居高不下。
因此,尽快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加大能源保障安全迫在眉睫。
生物质能源项目的实施,能有效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非常丰富,单就林木生物质能来说,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可获得的生物质资源种类为薪炭林,森林抚育间伐、灌木林平茬复壮、苗木截杆、经济林和城市绿化修枝、油料树种果实和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等。
按相关的技术标准测算,每年的生物质总量约8~10亿吨,其中,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量为3亿吨以上。
按照相应的热当量换算,加工后5吨林木生物质可替代1.5吨原油。
该项目正是利用废弃和遗留的松树根和树木边角料为原料,经干馏提取松根油,经纯化和配方配伍改性后,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柴油。
该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废弃资源,促进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三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可以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我国1997年CO2总排放量为8.17亿吨,仅低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我国未来的CO2减排压力还将不断增大。
生物质能源排放的气体比化石能源清洁,可减少大气污染。
尤其是林木生物质能源在消耗过程中排放的CO2量是树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的CO2量,因此,可基本实现CO2吸收排放平衡。
同时,大面积营造能源林,可以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吸收CO2的功能及碳汇作用。
同时,可有效促进造林绿化和防治土地退化。
大力培育和开发利用林木质资源可有效促进造林绿化和防治土地退化,有利于提高那些不适宜发展农业的边际土地资源和广袤的荒沙、荒山,以及矿山、油田废弃地的利用率。
若将这些土地资源中的50%营造种植高抗能源灌木林,可使林林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
同时,每年可新增林木质原料5亿吨以上。
若将这些生物量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其经济价值就会成倍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的成效。
四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可以为农村创建一个新的产业,通过村—组—户的自发结合和有效组织等形式,把废弃的树根变废为宝,既节约了资源,又令当地大量农户有活可干,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改善农村和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我国8亿多农村居民中的60%以上仍然依靠直接燃烧秸杆、薪柴、畜粪等生物质提供生活用能,造成了严重的室内外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应用生物质能燃料,是以树木枝桠、薪材和林木加工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油,十分便于农村生产和使用,避免了传统燃料直接燃烧的诸多弊病,对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脱贫致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三章市场分析3.1原材料市场我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
据海南金石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范益民介绍,我国是农业大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
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5亿亩,年产生物质约7亿吨,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可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占到生物质总量的50%以上。
此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在2亿吨以上,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和棉籽壳等,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具有各类林木质资源量200亿吨以上。
每年通过正常的灌木平茬复种、森林抚育间伐、果树绿篱修剪以及收集森林采伐、造林、加工剩余物等,可获得生物质量8亿~10亿吨,其中可用为能源的生物量在3亿吨以上。
全国还有4600多万公顷宜林地,有约1亿公顷不宜发展农业的废弃土地资源,可以结合生态建设种植能源植物。
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生物质资源量将会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和专家研究,到2020年,全国可开发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其中30%来自传统生物质,70%由农业林业能源植物提供。
3.2产品市场分析本项目利用松根油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出的生物燃料油是一种高热值、流动性好、灰分少的优质燃料,可代替目前炼油厂出厂的工业重油、200号重油、250号重油、工业炉用油、2号工业炉用油、7号燃料油、化肥专用燃料油、380CST燃烧油等供发电厂、陶瓷厂、搪瓷厂、玻璃厂及供热锅炉、窑炉等作为工业燃料油。
生物柴油由各种动、植物油脂经酯化或转酯化工艺而得,其主要成分是长链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具有能量密度高、润滑性能好、储运安全、抗爆性好、燃烧充分等优良使用性能和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及良好的替代性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宗生物基液体燃料。
采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废气排放指标不仅满足目前的欧洲Ⅱ号标准,甚至满足随后即将在欧洲颁布实施的更加严格的欧洲Ⅲ号排放标准。
目前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建立商品化生物柴油生产基地,并把生物柴油作为代用燃料广泛使用。
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份额已占到成品油市场的5%,规划2020年达到20%。
到2002年底德国就已经形成了200万吨规模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美国和日本也都形成了几十万吨规模的生产能力。
我国“十五”纲要提出需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发展生物基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
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不仅是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所必需,也是舒缓能源消费结构矛盾的客观要求,还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生物柴油具有和矿物柴油相似的分子结构和物化性,在按一定的比例混容后(目前一般采用在矿物柴油中加入20%的生物柴油即B20柴油),可广泛用于各类柴油发动机。
在国际市场上,生物柴油根据等级和纯度的不同,价格在800美元/t以上。
目前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建立商品化生物柴油生产基地,并把生物柴油作为代用燃料广泛使用。
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份额已占到成品油市场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