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一、活动目标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
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难点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
五、课外活动(一)选题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
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
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
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
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内容3:在创造中,展示春天的踪迹○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
○3可模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二)分组小组人数:4—6人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下列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旸谷(yáng) 璀璨(càn) 酷肖(xiào) 目光灼灼(zhuó)B.伫立(zhù) 胆怯(qiâ) 掠起(lvě) 彻夜不寐(mâi)C.皓月(hào) 炽热(chì 稽首(qí) 脂粉奁(1ián)D.驰骋(chěng) 天穹(qióng) 污秽(huì 千山万壑(hâ)2、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A.梗(木梗)哽(哽咽)眩(眩目)炫(眩耀)B.睥(睥睨)啤(啤酒)冽(凛冽)洌(清洌)C.蜒(蜿蜒)诞(诞安)馈(馈赠)遗(遗嘱)D.谛(真谛)啼(啼哭)憔(憔悴)礁(礁石)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执拗拗扣拗转B.号叫号角号召C.宁愿宁可宁肯D.模样模子模块4、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美艳之至(极点)酷肖(相同)B.夜阑人静(深)彻夜不寐(睡)C.千山万壑(低谷) 朔方(北)D.旸谷(日出) 污秽(肮脏)5、结合语句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怪。
6、郭沫若在《雷电颂》中,高尔基在散文诗《海燕》中.都写了风雷由但两者的象征意义不同。
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族心理不同。
俄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高尔基用雷电象征正义的力量,郭沫若则用它象征黑暗势力。
B.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象征体的特征也不是单一的。
作品的题材、主题、作家的写作角度不同,象征体的象挣意义便可以随之不同。
C.标题不同,主题也不同。
高尔基歌颂的是海燕,对立面自然县雷由郭沫若则是直接歌颂雷电。
D.时代不同。
高尔基写《海燕》是在1901年,而郭沫若写《雷由颂》则是在1942年。
7、判断正误(4分)(1)鲁迅在《雪》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了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2)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3)《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4)《雨之歌》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文中记叙了发生在雨天里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8、名句积累(4分)春天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咏春的诗篇,请写出两组咏春的名句。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海燕》选段回答问题。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些动词运用得好,请把它抄写在下面,并简析运用这些动词的妙处。
(4分)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具有怎样深刻的寓意?(4分)3.面对暴风雨,勇敢的海燕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么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你是怎样做的,请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述。
(4分)4.请写出高尔基自传性三部曲。
(2分)(二)课外现代文阅读(26分)风景在心①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
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
那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斧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
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也很难想象,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
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滋润。
②苏东坡贬谪海南,见海南人衣者竹皮,食者竹笋,庇者竹瓦……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耶!由好奇到称颂到喜爱。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竹在苏东坡心里不止是自然景物,已化作了一种精神风光。
竹在世人的眼中也崇尚为君子。
南岭的狗很难见到下雪,所以,一旦遇见天降瑞雪就惊慌,狂吠不已,而柳宗元便将粤犬吠雪作为一大风景寄给友人……而此时的柳、苏二人正遭贬谪、寓居穷乡。
③风景是精神的诠释。
即使最落魄的时光里或最偏僻贫困的地方,总也有一二处风景点缀生活,让人可以赏可以慰。
④在山区扶贫的日子里,生活清苦,没有娱乐活动,电视也会因停电因山高而看不成。
每日三餐吃干饭,那饭是早晨用蒸笼蒸熟,而且隔天的饭都在早上蒸好,凉在簸箕内。
干了浆的饭硬邦邦的难以咽下。
所以,日子过得沉闷。
然而,住所外勃然出的几丛甜竹,竹干高大,笔直的刺入云端。
在寂寞的时光里,注目那几丛甜竹,其感觉不亚于见到了泰岱长松,潇湘修竹,匡庐飞瀑,太湖明月,峨嵋古雪……品尝一抹嫩绿,精神为之一振,点燃意趣。
有时站在竹荫下,目光顺着竹子伸向天宇,阴天心逐流云,晴日心遨太空。
如果专注于青竹所指的那方遥远而又逼近的苍穹,心愁淡释,会萌生出振翮高飞的意愿。
转而便想:我所住的时日不长却深感寂寞难耐,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山里人呢?继而又慰:此处风景都市未必能有,此时心情从今往后不会再来……霎时,胸怀如去茅塞,陡见清朗,心底也生出稍许惬意……⑤每遇我伫立竹下,心思宁凝时,老季就会粲然一笑。
“生活不习惯啊!”我则不敢承认。
老季是上海知青,在这山沟里生活快三十年了,全县只有寥寥几个还扎根着,他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不觉得寂寞,而且非常乐观,不再回忆上海的往事,甚至不说上海话,一口地道的当地语音。
老季当初也许比我更寂寞,更枯燥,然而,他娶了妻子,生了儿子,寂寞的生活被他营造了两处风景:享受妻子的温柔,亲抚小儿的娇嫩。
心底的爱耶、乐耶、忧耶、恼耶皆倾注有处,清苦便浑然不觉了。
每遇乡政府休闲,老季便推出那辆又重又笨但在山乡路上可以不惧坎坷的老式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去朋友家的山上采茶叶,或摘毛栗,最无聊的时候,他也会坐在电视机前用心调试……今年春节,老季把年逾古稀的父亲从上海接到山旮旯里来住。
这位在大都市里泡了一生的老人,居然说这地方好,清静,空气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
老人怀揣一架收音机听天下新闻,夕阳西下时分,漫步于山间幽径,田野阡陌。
山风悠悠,满目苍翠;宿鸟归林,播撒一行行歌声……这是上海都市无法撷取的情调。
老人乐不思沪,忘情于独具韵味的田园。
而每见季氏父子的乐观笑容,我心头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风光,随之陷入沉思默想之中:哦,哦,“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⑥我又想起我的一位老师。
他老年中风,半身不遂,其妻每于晨昏便搀扶着他沿着校园的小路走动。
老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师母每天教他重新学说一二三,认字读词。
老师的儿子是个愚型儿,一个记不清楚,一个不会记忆,父子俩也常坐在一起扳手指头。
每当出现这情景,师母的心情特别愉快,她的儿子终于可以为她分承一份重负,她的丈夫终于可以跟儿子比划了。
在她眼里儿子、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老师和他的儿子呢?不也是由她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养育着么?⑦风景是美,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
彩虹和雨水是孪生的,没有雨水就没有彩虹,有了彩虹雨就有色彩。
⑧人若能对所面临的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惬意()寥寥()旖旎()坎坷()2.第①段“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为什么说风景“也是一种精神”?(4分)3.苏东坡、柳宗元遭贬时亦有其风景点缀生活,使当地风景因有人的参与而变得灵动生辉。
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因有人的参与而成为旅游胜地的人文景点(一二例即可)。
(2分)4.文中④⑤⑥段叙述了几个事例,请简要概括。
说一说这几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