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培养其全面评价历史重大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学科素养。
课堂小结
梳理本课主要知识点。
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习效
果反馈
问题8: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
学生梳理后回答。
小组探讨,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探讨后回答。
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
总结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问题1:观察下表,回答中国、英国在19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存在哪些不同?
问题2:阅读教材,归纳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材料:
1.《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课题
《鸦片战争》
年级
九年级
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班级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从此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我们要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我们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问题3:有人说“林则徐不禁烟,英国人就不会发动战争”,你认为对吗?分析归纳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虎门硝烟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问题4:阅读教材“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正文部分及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占香港,攻炮台,进吴淞,到南京
攻炮台时广东水师关天培等战死,攻吴淞时陈化成战死。1840年6月—1842年8月,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问题5:.英军作战人数开始时只有几千人,后来增加到1万多接近2万人,清王朝作战人数达到20多万,为何最终失败?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阅读教材和史料,说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简述鸦片战争的大体进程;总结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过程方法
分析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情感态度
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从而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分析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直接原因: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上的差异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问题6:概括《南京条约》签订的内容(通商、割地、赔款、议税),总结出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问题7:阅读教材,回答清政府除了签订《南京条约》,还与列强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内容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