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建筑防水材料是一种使建筑物具有防渗透、渗漏和侵蚀的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要防止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渗透,要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蒸汽和其他有害气体与液体的侵蚀,以及建筑物的分隔结构要防止生活用水的渗透。
防水材料主要分为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柔性材料防水原理是通过卷材、涂料、密封材料、堵漏灌浆等材料来阻断水路,刚性材料防水原理是所采用的砂浆或混凝土本身具有很好的水密性;其中,柔性防水材料是建筑防水材料的主要产品,在建筑防水工程应用中占主导地位。
2018年建筑防水协会统计的防水材料生产量合计22.1亿平方米,近5年和10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7.2%和10.6%。
统计局发布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防水企业784家,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147亿元,利润总额79.5亿元。
主业营收近5年和10年复合增速分别为6.0%和13.6%。
该防水卷材项目计划总投资3090.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67.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5%;流动资金622.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5%。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50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3847.52万元,税金及附加52.51万元,利润总额1167.48万元,利税总额1381.02万元,税后净利润875.6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05.4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77%,投资利税率44.68%,投资回报率28.33%,全部投资回收期5.03年,提供就业职位100个。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更加注重材料应用性和耐久性指标,新型环保建筑防水材料已经占市场总量的90%以上。
国外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拥有足够的科研人员、优良的生产和测试设备、可靠的施工队伍,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从而使防水体系有了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功能、施工配套和施工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高,防水服务体系业基本建立,防水材料市场也主要体现在规模、特色方面。
比如美国为坡物面,油毡、瓦类材料应用普遍,另外三元乙丙橡胶也是主要防水材料之一,但是我国现代防水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猛发展。
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是一种可以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
随着我国技术的提升,部分骨干企业的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江苏建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市场调研预测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项目安全管理第十二章风险应对评估第十三章项目节能方案第十四章项目计划安排第十五章投资计划方案第十六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建筑防水材料是一种使建筑物具有防渗透、渗漏和侵蚀的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要防止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渗透,要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蒸汽和其他有害气体与液体的侵蚀,以及建筑物的分隔结构要防止生活用水的渗透。
防水材料主要分为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柔性材料防水原理是通过卷材、涂料、密封材料、堵漏灌浆等材料来阻断水路,刚性材料防水原理是所采用的砂浆或混凝土本身具有很好的水密性;其中,柔性防水材料是建筑防水材料的主要产品,在建筑防水工程应用中占主导地位。
防水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漏水和受潮不仅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会缩短建筑物的寿命,一些建筑的漏水和受潮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防水材料的作用不仅在于防止建筑受潮和漏水,更在于避免建筑物受潮侵蚀对建筑使用期限的影响。
由于其功能的重要,防水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防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使得行业空间大。
2017年主营收2000万以上的企业(约598家企业)主营收之和达1059亿元,考虑到还有众多中小企业,中性假设下(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各占一半),行业空间超过2000亿元。
我们也可以根据经验数据来大致测算防水行业空间,一般而言防水工程(及材料)占工程总额的1%-2%,根据2017年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建安部分测算出防水工程及材料市场空间约1800-3600亿元。
造成防水行业市场格局分散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行业生产进入门槛低,固定资产投入额较小,以东方雨虹为例,2017年收入达到103亿元,而固定资产(包含在建工程)只有19亿元。
二是防水产品属于隐蔽工程,业主不容易发现或要鉴别品质需要较长时间,同时不规范产品的成本明显低于正规产品,建筑商或开发商或装修公司基于成本考量,使得低端和不规范产品盛行,劣币驱逐良币。
以国内常见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例,该产品的制假一般体现在原材料配比方面,减少高价原材料的比例(如沥青、SBS改性剂),添加低价原材料(如胶粉、机油),或者使用低质量原材料(如使用短丝聚酯胎体替代长丝聚酯胎体);在成本方面,正规产品与造假产品每平方米成本可以相差30%以上。
防水行业不规范产品盛行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不规范产品虽然价格低,但是质量差,容易渗漏)。
三是市场准入和监管不严。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江苏建材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科技发展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江苏界于北纬30°45'~35°20',东经116°18'~121°57'之间,北接山东,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江苏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江苏省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
江苏人均GD、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前列,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国际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省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辖13个地级市。
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8070万人,是中国人口密度第一大省。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1.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607元。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8297.48平方米(折合约12.44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防水卷材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8297.4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20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25.0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864.5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38.31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防水卷材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科技发展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科技发展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3090.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67.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5%;流动资金622.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5%。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50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3847.52万元,税金及附加52.51万元,利润总额1167.48万元,利税总额1381.02万元,税后净利润875.6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05.4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77%,投资利税率44.68%,投资回报率28.33%,全部投资回收期5.03年,提供就业职位100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职员工约600人,80%以上为技术及管理人员,85%以上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布局。
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目标的实施。
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