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长江三峡百万大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
长江三峡百万大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
A、移民人数多: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库区淹没涉及范 围广(库区淹没涉及重庆、湖北的19个县(市) ),淹 没损失巨大,移民动迁达113万。 B、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三峡库区多属贫困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落后, 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 C、科技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乡土观念重。 D、安置不妥,会留下后遗症。 如何利用兴建三峡工程的机遇,作好开发移民工作, 带动库区经济持续发展,亦是一项科学研究的大课题
预习提纲: 1、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有利影响表现哪些方面? 对库区不利影响表现哪些方面? 2、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的三大类型与解决 对策是什么? 3、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与解决对策是什么? 4、了解三峡地区丰富的资源:生物资源(珍稀物种)、自然 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百万移民及安置
水利工程缺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库区移民难。 发电不稳定,存在一定生态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在带来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 益的同时,也带来三峡工程负面效应: A、库区移民问题 B、生态问题 C、淹没名胜古迹 D、环境问题 库区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建设最大的障碍是 .
一、安置任务的艰巨性
(4)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请以埃及阿斯 旺大坝为例加以说明?
1、失去了过去每年洪水泛滥两岸带来的肥沃泥沙, 导致尼罗河三角洲肥力下降, 2、灌溉用水增多,不合理灌溉使土壤盐碱化加剧, 3、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近海鱼类减少,尼罗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加剧
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线上一条路,路边两排房、房后一片园” 线:淹没线 路:公路 园:果园、耕地 建立“猪—沼—果”良性生态农业模式: 养猪→猪粪产沼→沼液养猪→沼渣育果 B、浙江嘉善县—库区外迁移民安置典型: 原则:相对集中、插花安置。
5)下列三峡工程的具体作用,与其产生的效益对应正确的是( BCD ) A.社会安定、减少“三废”,控制与消除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病——环境效益 B、减轻中下游地区铁路运输压力,增加工农业产值——经济效益 C.降低航运成本,增加运输能力——社会效益 D.抵御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为华中和华东地区输电—环境、社会经济效益 6)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解决移民问题,其原因是( ABCD ) A、移民问题解决不好,三峡工程难以实施 B、移民动迁人数多,安置难度大,是国内外工程建设史上罕见的 C、移民问题解决不好,影响社会安定、环境保护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D、无论在库区内移民,外迁安置,都面临着解决难度很大的社会环境问题 7)有关三峡工程移民工作的做法,更有利于社会环境发展的是( A、给移民发放一次性赔偿费 B.移民资金主要用来帮助移民做迁建后的开发资金 C.移民搬迁以就地后靠、就近安置为主 D.安排好移民的住宅,是做好移民工作的首要任务
BCD
)
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 工程与曾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 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 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通过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阿斯旺 工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三峡工程中得到避免。
三峡工程 年径流量 (亿M3) 平均含量沙 (Kg/M3) 年输沙量 (亿T) 库区水量损失 建成前 入海水量 ( 亿 M 3) 建成后 4510 1.2 5.3 库面蒸发损失 很小,出库 水量仍约4510 亿M3 近10000 近10000 建库初10年, 每年1/3左右 的泥沙下泄, 以后下泄泥沙 量逐年增多, 90年后每年约 90%泥沙出库
D、政府的重视和全国的支持,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广东)的对口支援、国家政策支持和 资金优惠,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库区各县实行沿海开放 区的政策
三、开放性移民 1、过去实行一次性发放赔偿费存在问题: 没有帮助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赔偿费用完,移民生活没 有着落,从而产生社会问题。
, 特点。 。
C、移民结构以非农人口为主(57%) 非农人口安置随城镇新建,工厂搬迁安置就业。 36万农村移民安置方式:
立足挖潜: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农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副渔),改造 中低产坡耕地为高产稳产田。发展经济林园 促进劳动力转移:库区资源开发以及三峡工程产生新兴产业, 促进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就业 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鼓励农村移民自愿外迁安置。
2、开发性移民的特点: 原则: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 措施:除给予一次性补偿外,还利用移民开发资金,因地 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就业门路,拓 展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给予妥善安排。 3、开发性移民典型案例: A、湖北秭归桐树湾村—就地后靠开发性移民典型
阿斯旺工程 820 1.6 1.34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 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330 60—18
坝址 水文 条件
出库泥沙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 量仅200—500万吨,百年 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 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 三峡工程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 . 阿斯旺工程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 ②水系条件: 支流多,水系庞大,汇集的水量多 三峡工程 . 支流少,汇入干流的径流少 阿斯旺工程 . (2)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 分析其成因: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入海的泥 沙量和水量都大为减少,导致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3)阿斯旺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灌溉 的需要,长江三峡 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防洪 的需要。
移民安置条件评价: A、资源丰富、有一定潜在环境容量。 资源:水能、旅游资源、珍稀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工 程兴建可安置移民就业,核心问题是耕地(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B、库区移民相对分散利于就近后靠安置
就近后靠安置——将耕地、人口、城镇就近安置到淹没线以上
从上图分析库区各县被淹耕地比重较 小 相对分散 这说明库区移民分布具有 这对库区移民有利之处是 就近后靠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