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4m;
2、立杆应通过立杆连接套管承插连接,双排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不应小于500mm,立杆底部应配置可调底座,地势不平或高层及重载脚手架底部应用立杆可调座,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5m节点位差进行调整;
3、沿架体外侧纵向每5跨每层应设置一根竖向斜杆或每5跨间应设置扣件钢管剪刀撑,端跨的横向每层应设置竖向斜杆。
4、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由塔式单元扩大组合而成,在拐角为直角部位应设置立杆间的竖向斜
杆。
当作为外脚手架使用时,通道内可不设置斜杆;
5、当设置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截面大小应按跨度以及承
受的荷载计算确定,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斜杆;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
6、对双排脚手架的每步水平杆层,当无挂扣钢脚手架板加强水平层刚度时,应每5跨设置水平斜
杆;
7、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脚手板的挂钩必须完全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
2) 作业层的脚手板架体外侧应设挡脚板、防护栏杆,并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上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1000mm处,防护中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500mm处;
3) 当脚手架作业层与主体结构外侧面间间隙较大时,应设置挂扣在连接盘上的悬挑三脚架,并应铺放能形成脚手架内侧封闭的脚手板。
8、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杆件,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应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距离不宜大于300mm;
2) 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盘扣节点旁,连接点至盘扣节点距离不得大于300mm;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杆时,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
3)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搭设连墙件时,宜外扩搭设多排脚手架并设置斜杆形成外侧斜面状附加梯形架,待上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附加梯形架。
9、脚手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10、钢管架应设置避雷针,分置于主楼外架四角立杆之上,并联通纵向水平杆杆,形成避雷网络,并检测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1、外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外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
12、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13、外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14、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15、结构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支搭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16、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17、结构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装修施工时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临时性用的悬挑架的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
18、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