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采菱》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科目音乐任课教师任课班级五年级授课日期年月课题采菱课时课时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的音乐表现。

歌曲的演唱处理。

所用教具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板书设计歌篇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形式质疑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我们来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二.新授:.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

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什么情绪?()采菱是在做什么?.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

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划分乐句:()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
音。

.分小组识谱:()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学唱歌词:()配乐朗诵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

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

()看到什么画面?()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歌曲处理:()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谁来唱唱第三乐句?()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为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歌曲处理(四五乐句):()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欣赏:()请大家听我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洪湖赤
卫队》里女主人翁韩英的著名唱段……大家边听边思考,这两支歌风格情绪有什么共同之处?.创新:()《洪湖水浪打浪》用什么形式演唱的?()《采菱》这支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如用合唱,还缺什么条件?()怎样配二声部?从什么地方进入?()谁来带领大家?()用你们的方法演唱一下。

()改编成合唱后,歌曲表现力更丰富更好听。

()把歌曲完整地唱一遍。

唱出水乡孩子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总结: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采菱》,欣赏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还复习了歌曲《茉莉花》。

大家学习热情很高。

都能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合作创编演唱了《采菱》二声部合唱。

希望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采菱》表演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听。

.课后追记:生:演唱。

生:江南小调。

生:北方音乐风格:高亢嘹亮。

生:南方音乐风格:抒情婉转。

生:()南方风格。

()优美抒情。

()菱可食用,长在水里,成熟后划着船采回。

生:唱划拍。

生:十六分音符。

生:两种生:组长带领,每组一个乐句视谱。

生:每组按顺序汇报视唱结果。

生:每组顺序教唱,并学唱。

生:唱。

生:随琴朗诵。

生:江南乡间蓝天绿山秀水小船水菱歌声……生:唱第一段歌词。

生:节奏长度。

生:唱生:唱生:小声唱并交流。

生:用跳跃的方法。

生:欢快的山泉,愉快的心情。

生:分组讨论生:衬托了欢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动形象。

生:聆听。

生:有上下起伏的感觉。

生:切分音。

生:力度减弱了,增加了美感。

生:赞美中多了自豪骄傲之情。

生:唱。

生:看画面聆听。

生:都是江南一带的歌曲。

生:都用民族调式创编。

生:都是优美抒情的。

生:女生二重唱。

生:独唱齐唱合唱。

生:第二声部。

生:下方三度。

生:第四乐句开始。

生:踊跃举手。

生:唱。

生:欢快自豪地演唱。

生:在音乐中走出教室。

这个乐句中间为什么出现了间奏?不加可以吗?课后小结设计这节课,我是以新课标和我校的双主体育人思路为指导和依据的。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修课。

《采菱》虽篇幅不大,但节奏多变,需要扎实的气息和演唱方法,有一定的难度。

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带领他们用音乐的发展规律去理解和探求音乐事实,感受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课上我注意发挥学生的自学参与性和师生间的互动优势,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歌曲每一部分音响结构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在唱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把这种感情和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试探着用音响表现出来。

在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互相启发补充,每人都有平等参与和表现机会,共同获得共同提高。

当同学们基本学会后。

我及时围绕着音乐形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启发他们把单声调的歌曲改编为二部合唱,使孩子们对作品获得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演唱。

在训练过程中,把握好每次的重复都要加大演唱难度和表现的深度,达到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避免机械重复的目的,使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课堂上的情绪氛围也会层层推向高潮。

课上一切行为都围绕在新课标和我校以学论教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

睁大眼睛找学生们的优点,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

一切训练体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课堂呈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精心备课的同时根据课堂上同学的情况随时间调整教材。

注意在每个单元过程环节的难度重点的设立之中,处处以发展性原则为指导。

做到课前对所教班级每个孩子的特点及能力心中有数,设定教学
目标明确,难易适度。

目标低了简单了,孩子一学就会,反而吸引不了他们,兴致难以持久;目标定的高了难了,孩子们总学不好,又会缺乏信心,学习热情也调动不起来。

何时给予指导肯定和鼓励,需要随机应变,艺术地驾驶课堂。

另外,我在课堂上注意在每步环节都营造好养育的情感情绪氛围,使美育成为课堂上贯穿学习心灵感受的另外一条主线。

这种美育的情感情绪氛围,既溶解在教师的教之中,也溶解在学生领会和训练之中。

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是音乐学科的特色,也是我在音乐教学中所追求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