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下面我们说我们这一说的第二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第一章就较为全面的、鲜明的规定了基本原则,这一点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其他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没有这样的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我们想给大家说几个。

第一个,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原则。

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是党的15大首先提出来的,在1999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中做了明确规定,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它是从我们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出发,从三个有利于出发,确定了这么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具体内容就是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么一个基本经济制度。

应该说把这样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是经过了改革开放近2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才最终把这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下来,在基本经济制度当中,主要的就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经济是基础,这一点大家都从来不否认,也没有不同意见,但是公有制经济的实现方式,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是不是占的比重越大越好,这个确实是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么一个过程,最终在15大才对这个问题有了科学的论断。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一开始就提出来,大概经过了那么几个不同的提法,最初在82年的宪法中提的是个体经济,后来就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然后才发展到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我们最初提的是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它都是对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后来才发展到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样一项影响到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重要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当中得到了全面、准确的体现,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把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立法目的。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把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贯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始终。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共有财产的范围和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并针对共有财产流失的情况从五个方面对加强共有财产的保护做了规定,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私人所有权从四个方面做了规定,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做了规定,当然不仅仅是这四个方面,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们这里说的五个方面,对加强公有财产保护的五个方面,和对私人所有权的四个方面的概括,我们在这里就不具体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项比较重要的原则就是平等保护的原则。

平等保护的原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第三条和第四条中做了规定,他这里说的平等保护指的就是要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实行平等保护的原则,能不能实行平等保护?要不要实行平等保护?在立法过程中是有争论的,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立法过程当中始终坚持要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要实行平等保护,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为什么要规定平等保护的原则呢?规定的理由主要是什么呢?平等保护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上规定平等保护,它的基本要求就是相同的物权具有同等的权利,比如说大家都是所有权,我们说了,所有权它可以对这个物具有全面支配的权利,什么全面支配呢?就是说对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四项全能,缺一不可,都有,是比较全面支配的权利。

那么,相同的物权具有同等的权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国家所有权是个所有权,具有全面支配的权利,私人所有权,对自己的物也有全面支配的权利,不能说国家所有权对这个物权有全面支配的权利,私人所有权只有三项权利,或者两项权利就不是全面支配的权利。

第二,平等保护基本要求,就是如果侵害物权,要承担相同的民事责任,我们这里说的是民事责任,大家知道,法律体系它是分成多个部门法的,在宪法的总的统率下,下面有行政法、经济法、民生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等等,它各个不同的部门法,有自己的调整范围,有只有的性质和特征、有自己的不同职责,所以这些部门法是一个分工协助的关系。

在法律责任上我们一般也是区分为三大责任,一种是行政责任,一种是民事责任,一种是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属于民法,我们这里说的责任,主要指的民事责任。

另外我们从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能看出来平等保护的重要性,比如说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就,多种所有制经济要共同发展,这个多种所有制经济,既包含公有制经济,也包含非公有制经济,如果不实行平等保护,怎么可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就要求权利、义务平等。

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盘,平等保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都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法则,如果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当中,从民事的角度还要限制说,哪个权利就高一点,哪个权利就低一点,不是一视同仁,那么这个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得到顺利发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上说的物有进入市场,也有不进入市场的,即使对哪些不进入市场的,如果物权关系已经确定之后,对它的保护也应当实行平等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还有两项重要原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定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我们下面就说说这两项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定原则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是物权,有哪些物权,权利人的权利义务主要是什么,应该由法律规定,这个法定,法定,说的就是法律规定,这里的法律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令,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有明文规定,有的也可以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做出以外,一般这里说的法律规定不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物权为什么要法定?它是由物权的性质所决定的,物权不同于合同上的权利,合同上的权利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所以合同法有一个原则,就是约定就是法律,甚至是约定大于法律,也就是说,约定的效力优先适用,哪怕合同法上的规定,原则上也是先适用当事人的约定,因为为什么?合同是涉及到两个当事人之间的事,双方当事人之间就这个合同应该怎么定,签不签,怎么定,定完了不履行怎么办,这样发挥当事人自己的作用,由他们自由协商,能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也有利于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但是物权不行,物权指的是权利人和其他义务人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定,哪些事项应该由法律来规定呢?按照物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是说物权的种类和物权的内容,物权的种类说的比如说,物权可以分成三大类,我们一般说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里面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又可以分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域权,担保物权又可以分为抵押权、留置权、质权等等。

哪些种类属于物权必须由法律来规定。

第二,说的是每一种类的物权的权利义务的这种关系,这种具体内容,也应该由法律来规定。

比如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多长,土地承包经营权什么时候就产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他的流转权限究竟有多大,他在调整、收回土地承包被征收的过程当中,有哪些权利义务,像这样一些问题都是由法律来规定的。

当然有些同志提出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当中难道就没有约定的问题吗?是不是所有的都是法律规定?也不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当中,有关物权的问题,说白了,有的必须是有法律规定,有的是可以由当事人约定,是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有的条款没有明确写上可以约定的,都属于强制性规定,当事人都不得约定呢?我们认为也不是。

实际上,民法的道理,只要是涉及到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事,不牵扯到别人的事,像这样的问题,原则上都可以约定,只有涉及到公共利益,只有涉及到广大的义务人之间不可能约定的问题,才必须要由法律来做出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定的问题原则就这里,最后说一下物权公示的原则,这个原则也很重要。

物权公示这个公有公开的含义,也有公众的含义,物权公示的示,它有表现出来的含义,物权公示简单说就是把物权的归属,这个物权是归谁的,以及其他内容,以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

权利人自己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是我们的,别人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是你的呢?让别人从外部特征上就能够比较简便、比较明确的辨认说这个东西是有主的,是有权利人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叫物权公示。

物权为什么要公示?关键是要解决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刚才物权的义务人是广大的义务人,让广大的义务人怎么来识别这个物是有主的,这个权利是个什么权利,就要有一套办法,有一套外在的办法,要通过物权公示的办法,让外面其他人比较容易的鉴别。

它公示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三点地第一,是市场经济顺畅进行的需要,在市场交易过程当中,如果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个物是谁的,谁敢买你的东西,比如我们到商店去买东西,我们当然知道商店对他的东西是有权处分的,商店如果说我们买完了东西,最后告诉你说商店是没权买的,买的东西要追回去,谁还敢到商店去买东西?同样道理也是,交易双方市场交易,实际上就是物的交换,物的交换的前提,必须出让人,卖方对这个物是有权处分的,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市场交易就根本没法进行。

所以物权公示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顺畅运行的需要。

第二个就是保护权利人权利的需要。

我们都告诉大家,这个杯子是我们的,大家都不能够来妨碍我们,大家也不能把我们的东西拿走,这样的话,权利人的权利才能够得到体现,才能够实现。

第三,对广大义务人来说也有需要。

你要让我们遵守义务,我们都明白,这个东西究竟是谁的,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东西究竟是谁的,我们因为说我们也能用,或者说甚至是无主,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呢?特别是权利人以外的人,还有可能他就是交易的另外一方,在这种情况下,他更有必要知道对方是不是真是这个物的权利人,是物的主人。

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当中关于物权公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第六条做了原则规定,然后又在第二章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了不动产,如何识别不动产是谁的,动产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识别这个动产是谁的,在后面所有权一篇,担保物权一篇和用益物权一篇当中,也都有有关物权公示的规定。

物权公示的办法,除了我们前面过的登记,还有就是占有,还有交付,我们把这个物交给你,交给你本身就是物的转换,新的物种的产生,还有双方当事人定立的合同,也是物权公示的办法,也是物权产生的办法,所以,物权的产生或者说物权的归属,这样的一些问题,都属于物权公示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第二章第三节还对有一些特殊问题也做了规定,比如说我们盖栋房子,我们自己盖栋房子在符合行政审批、行政规划等等其他的条件下,从民法的角度,我们什么时候就有权了呢?我们盖的房子,哪怕我们没登记,我们把这栋房子盖完了,这栋房就是我们的,不是说我们非得要去办登记去,如果非得要办登记,我们没办登记以前,变成我们盖的房子,还是无主的,比如说法院判决,争议的财产法院最后判这个东西应该归谁,法院的判决也是物权产生的根据,比如说土地征收,房屋征收,政府做出来的征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认为也是新的物权产生的根据,因为把房屋征收完了以后,法律上看是什么呢?征收的过程实际上是房屋主人的变动过程,原来是属于你的,征收之后就变成国家的,这样国家才可以推倒,包括农民的土地,征收以后变为国家的,这样他才可以搞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