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四(下)《变幻多彩的地球》教学设计(5)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三小王桃香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以朴素自然,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地球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的颜色来源及其作用,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神奇、美丽和可爱。
文章内容新颖、别致;全文笔调流畅,通俗易懂,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人读后深受启发。
课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并列式的结构,运用“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形成原因,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8个生字,会认3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蓝色衣服和黄色衣服其对气候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及总分的说明顺序。
三、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探索地球不同颜色的衣服对气候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开课前的谈话一般谈什么?请给我提供几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3’)1、导语:同学们,我们居住在神奇美丽的地球上,山川河流,草原沙漠,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让我们欣赏一段地球风光片吧!2、出示相关地球的风光课件(半分钟),指导学生观赏后思考:有什么景物?给你什么感受?3、老师激情过渡导入:多么神奇壮观的地球呀,真是“变幻多彩”呀!指导读课题。
(先指名读。
读出“变幻多彩”的意思。
如果读不好,老师范读。
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地球有哪些衣服。
(15’)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师:那地球是如何“变幻多彩”呢?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地球的“变幻多彩”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体会吧!请同学们翻开书116页,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看看这些词语你读得准吗?(点击PPT,出示生字) Zào shàn zhí生词:干燥改善植物覆盖潮湿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点一生读生字,师评价:真了不起!平翘舌读得真好!四字成语也读出了意思。
再全班齐读。
)这篇课文里的多音字不少呢,谁来试一试?(出示PPT)多音字:湖泊( bópō)调节(tiáo diào)稀薄( bó báo)暖和(héhuo)(点一生读。
老师强调“暖和”的读音,注意轻声。
然后齐读。
)3、默读课文:读了课文,我们初步感受了地球的变幻多彩,就像人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一样。
地球有哪些衣服呢?各指什么?又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关键词句。
(1分钟后,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随机评价:随机问,有哪些衣服?各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提示归纳说全。
)师:同学们看!(加强语气,将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
出示五种衣服的PPT)看着这么多衣服,你们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自由说,老师相机板书书上的词: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如果学生说了两字词语,老师要引导:还可以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呢!)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就是这样感叹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这段如何读出味道?)预设评价1:你重点强调了“五颜六色”,让我感受到地球衣服真是多姿多彩啊!预设评价2:你的“各种各样”读得很有感情,让人不禁感叹,这篇说明文也很讲究用词用句啊!师总结:这一段连用了三个成语,概括写了地球的衣服颜色多,式样多,而且还会随着岁月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才称得上——(指着课题:变幻多彩)三、互动交流,品学“衣服”对气候的作用和影响。
(12’)1、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蓝色衣服的作用和影响。
师:地球的衣服不但美丽,还很有用呢!(出示图片:蔚蓝色的海洋)首先来看看蓝色的衣服对气候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回答。
请按照“蓝色衣服对气候的作用是------,我是从-------句子知道的”的格式回答。
2、学生交流,老师针对生成应对点拨。
理解“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句话。
师:为什么会“冬天暖和,夏天凉爽”?预设生1:因为水能吸收的热量特别多。
(师评价:这是概括地说。
谁能说得更详细些?)生2: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会降得太低。
(师评价:并列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让我们很具体地了解了海洋湖泊的作用,谁来读一读?怎么读出味道。
)指导读。
男女生合作读具体写的句子,老师评价1:你着重强调了“吸去”和“放出来”,让我感受到了海洋真会调节温度啊!老师评价2:你把阳光强烈时和天气转冷时读出了对比,真会读书啊!海洋湖泊就像一个巨大的空调,让气候冬暖夏凉(板书:冬暖夏凉)。
真是神奇啊!这些衣服有多大呢?你怎么知道的?(点生说:地球71%的面积)出示句子:“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覆盖着蓝色的衣服,有大约20%的陆地是沙漠黄色衣服。
”师:这一个清晰的数字来说明了海洋的面积,这就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去掉“约”,行吗?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字的准确性。
(板书:列数字)师:真有意思。
我想扮演一下蓝色衣服,自我介绍一下。
同学们想听吗?(出示PPT,配乐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地球上的蓝色衣服,美丽的海洋湖泊。
我有浩瀚无边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冰洋等五大洋,有烟波浩渺的湖泊,你们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呢!还有无数澄清碧绿的湖泊,你们武汉市的东湖就是最大的城中湖呢,称得上变换多彩。
我作用可大了,可以调节气温,使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你们觉得我神奇吗?)3、学习第四段,学习黄色衣服的作用和影响。
(再次出示句子:“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覆盖着蓝色的衣服,有大约20%的陆地是沙漠黄色衣服。
”)师:作者把蓝色衣服和黄色衣服的面积作了比较,那他们对气候有什么不一样的作用和影响呢?请生读第4自然段,回答。
出示句子“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点生读。
“特别”什么意思?为什么“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生:因为沙漠地区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度。
师补充资料:难怪在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那儿流行着一句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一天之内,温度变化特别大。
真是(指导读“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一年的气温变化也很大呢!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夏季温度曾达58摄氏度。
而冬天温度会降到0摄氏度以下。
师:看来,黄色衣服给气候的影响和海洋----生:完全相反。
师归纳小结:通过这样将海洋和沙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板书:作比较),让我们充分了解了黄色的衣服就是指沙漠半沙漠地区,它能让那里的气候—“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谁能像我刚才介绍蓝色衣服那样当当黄色衣服,自我介绍一下,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先说自己什么衣服,指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点生说,背景停留着黄色沙漠)预设评价1:你这件黄色衣服真是特别啊!让我感受到了它极端的气候让人们很难生存。
预设评价2:热时和冷时的气温变化这么大!真是一件特别的衣服啊!四、学法迁移,自学其他三种衣服。
(8’)1、师:你们真会学习,通过认真读书,抓重点词句,让我们感受到蓝色衣服和黄色衣服既“变幻多彩”,也对气候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
那重要的外衣大气、白色衣服、绿色衣服呢?你们对哪一种衣服最感兴趣,就认真地读一读那种衣服,了解一下这种衣服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吧?学生自由选择段落学习一下。
同桌交流,当当地球的衣服,自我介绍。
2、交流:预设一:当学生介绍大气这件最重要的外衣的作用时,老师出示PPT,展示大气图片。
出示句子“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阻挡着太阳照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挡地面的热向宇宙散失。
”你们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大气的作用?生:阻挡。
师:阻挡什么意思?预设生:阻拦,阻碍、、、、、、师:你会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真不错。
阻挡什么?(出示图片,请学生来说,老师画示意图:即阻挡太阳射来的热,也阻挡地面的热向宇宙散失。
)师评价:你真会读书。
这就是阻挡。
大气层就像一件防护服,阻挡着热量的散失和过多照射。
预设二:当学生介绍白色衣服时,(出示图片:白雪皑皑的雪地)重点引导:白色衣服指哪些地方?(生答:高山、两极,冬天下雪。
要学生上去指认两极。
)欣赏多种雪地图片(配乐):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这壮观的冰雪美景吗?师评价:同学们真会描述!真是变幻多彩、神奇壮观啊!难怪毛主席会在《沁园春、雪》里感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件美丽的白色衣服的作用是什么?生:白色衣服的作用是降低气温。
预设三:绿色衣服师:绿色衣服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哦!它指的是————生:植物森林。
作用是--------生:改善气候。
五.总结。
师:看来,地球的衣服真是变幻多彩呀。
(出示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文章运用了----(指着黑板,学生说:)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色彩真是变幻多彩!用了拟人的手法,先概括写地球衣服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他们的作用的构段方式叫总分方式,说明文常常用到。
地球的衣服如此神奇,跟气候的关系这么密切,那么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类怎样做才能让这些衣服穿得合适呢?让我们下节课去讨论。
今天这节课学到这里。
作业是1、抄写生字词。
2、完成未填写好的表格。
板书:变幻多彩的地球说明方法各式各样列数字五颜六色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