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技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技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技巧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新理念,提升了教师语文作业设计的水平,开阔了教师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于是我从作业的设计形式、内容、完成、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让学生乐于写作业,将语文的趣味性延伸到生活中。

一、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因此,作业形式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还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1.读写积累类作业
这类作业可以是名篇名句的摘抄,读书心得,课文的续写、仿写等。

如学了《凡卡》后,让学生编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学了《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写一篇《皇帝的新装后传》。

这类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语言精华,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表演类作业
它可以是演课本剧,课文内容的补说、续说等。

如教学《完璧归赵》
《紫桑葚》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或具较强动作性的场面描写,教师放手让学生做编导,定角色,制道具,编写课本剧并演一演。

教学《珍珠鸟》这种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录音。

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展现表现力。

3.情景再现类作业
以课文的现有图片为载体,进行再现或者补充,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类优美的写景文,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再现美景。

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画一画当时的送别场面以及写一些故友的离别赠言,对古诗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深化古诗的中心。

4.鉴赏拓展类作业
它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

如学了《黄河大合唱》之后,让学生聆听一下《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学了《青花瓷》后,推荐学生搜集景德镇四大名瓷;学完《女娲补天》后,让学生互相讲自己所知道的神话传说故事。

这类作业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储备。

二、作业设计内容具体化
语文作业应当为学生的课外生活打开一扇窗,成为集知识、趣味、实践、理想为一体的共同体,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

让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份作业都带有学生特有的青春气息与个性色彩,成为学生每天乐于完成的语文“作品”。

1.张扬个性,让每个金子都发光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个性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特质,如何让他们都把自己的个性特点表现出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课堂上的表现差异与学生的性格有关,但如果作业也千篇一律的话,那个性就是无稽之谈。

如教学《故宫》这一课后,作为一篇说明文,相比起其他文体本来就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就应该在作业内容上多下一番功夫了,为了巩固对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了作业多项选项,学生可以任选其一。

擅长绘画的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将故宫的平面设计图绘画出来,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与原理是什么,如果让你设计你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

爱好演讲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段导游稿,将故宫介绍给远道而来的异国朋友,抓住故宫的设计特点与历史价值。

喜欢积累的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长城、秦兵马俑、莫高窟等相关知识的补充搜集,并介绍给班级其他的学生。

爱好写作的学生写一段读后笔记,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这样,语文作业就从单选题变成了多选题,总有一个学生喜欢的选项,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2.尊重差异,让每个金子在最适宜的地方发光
学生本身就存在差异,这个差异是现实存在不可避免的。

首先,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在语文作业的内容上要有所体现。

“因材施教”给我们的启示是“因材施练”,避免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消”,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实行螺旋层递式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提高知识掌握的效率、增
加对作业的兴趣。

3.打开亮窗,让每个金子都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冶炼
语文本来就是来源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个科目,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文本的海洋的徜徉,还要不时将学生放回到现实的陆地上歇息。

学好语文就是为了能在生活中更好得运用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的艺术。

所以,实践性的语文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结合教材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课文实践活动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例如“母亲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感恩母爱,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无私的爱,并送上亲手制作的节日贺卡。

而妈妈则把自己的感受也用文字记录下来。

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让大家体会到了亲人之间浓浓的情意,家长和孩子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情感交流方式和作业形式。

“春节”期间,在拜访亲朋好友的同时,搜集好的春联进行积累,学生在实践作业过程中,学会了感恩,懂得了成长的责任,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作业完成自主化
我们要时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应该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根据每个层面学生的要求分层设计作业。

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加大作业难度;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
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并降低难度。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让一般学生也得到充分练习。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做自己喜欢的作业,又何愁有不完成作业这一现象呢?
四、作业评价人性化
学生作业完成后,作业回归到老师手中,在合上和掀开之间,也许对学生的影响就不一样了。

所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十分重要,我们要将两人一线的作业现象扩展到由点到面的作业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体现作业评价的合理化、多样化、深层化、人性化。

1.评价方式多元化
我们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

如批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奖励评价等。

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作业展示专栏,将每日优秀作业进行展评,起到激励促进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以自制奖状或者班级喜报的形式对优秀作业进行宣传,多方面、多角度丰富评价方式。

2.评价层面深层化
我们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从学生作业的态度、作业的质量入手,进行小组之间比评、同桌之间互评、自评的方式使作业的质量逐步提高,天天有所进步,让作业成为师生对话的平台,让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
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方式。

3.评价承担者多元化
教师已经不是作业评价的唯一承担者,要让学生本人、家长、学生同学等多角色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听取诸多建议,争取愈臻愈美。

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要正确合理地利用语文作业这个载体,让它切实可行地为教学服务,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灵活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中,真正掌握知识,发散思维、锻炼能力;让他们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作业中获得乐趣,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