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比较______(填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析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3)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综合(1)、(2)、(3)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结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有关系.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后的分析与论证。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表格.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如图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A. B.造纸厂生产的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是它的横截面.从它的标签上知道,纸的厚度为d.但是,要想知道纸的总长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纸很薄且卷绕的很紧,所以无法数出卷绕的层数;又因为纸筒上卷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方案,估测卷纸筒上所卷绕的纸的总长度L(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您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量,最后写出计算纸的长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根据下图完成以下题目:(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则测量值为________cm,(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小明同时用两把尺测量一个小物件的长度,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数,A尺的读数为______,B尺的读数为______.比较结果,可以判断用______尺测量更精确.(1)测量物体长度有4点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 cm,“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
1.①③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物质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解析】试题(1)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和③两次实验可以说明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2)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和‚两次实验可以说明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热量多;(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③和…两次实验可以说明在质量和物质种类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4)由以上分析可知,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
2. a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是压缩空气做功;如果是摩擦生热则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解析】试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空气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二是热传递.本题要根据热的部位确定改变内能的方法.答:(1)猜想:a是主要原因;(2)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筒壁,使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3.【解析】解答:(1)由表格中数据知,比较1 . 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降落伞的面积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2)比较2. 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质量有关, 降落伞质量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3)比较2. 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形状无关.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绳长无关.(4)比较5. 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 降落伞释放高度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5)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里说的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4.【解析】解答: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端与10.00cm对齐,右端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15.00cm−10.00cm=5.00cm;线圈一共n=32圈,铁丝的直径为d==0.15625cm.0.16cm故答案为:5.(1)1.54 (2)B【解析】解答: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4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d=2.54cm−1.00cm=1.54cm;(2)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D2−D1);故选B6.器材:白纸条、大头针、刻度尺、圆柱体;步骤:(1)将白纸条紧紧包住圆柱体一周多,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2)将白纸条展开,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L1;(3)在圆柱体的不同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记下测量结果为L2,L3;(4)求出平均值就是圆柱体的周长,L=(L1+L2+L3)/3。
【解析】圆柱体的周长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可以使用白纸条绕圆柱体一周,并用大头针在重叠处扎一个小孔,测出相邻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体的周长,这种测量长度的方法叫以曲代直法.为了减小误差还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解答:所需器材:白纸条、大头针、刻度尺、圆柱体;步骤:(1)将白纸条紧紧包住圆柱体一周多,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2)将白纸条展开,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L1;(3)在圆柱体的不同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记下测量结果为L2,L3;(4)求出平均值就是圆柱体的周长,L=(L1+L2+L3)∕3.7.见解析【解析】(πR2−πr2)⋅c∴纸卷总长度L=8.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物体A的长度为_____cm.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1)根据图甲将电路图的实物对应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
(2)连接完后,小明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_____。
(选填“A或B”)A.方便改变电阻,操作简便;B.保护电路。
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3)小明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成反比,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
(4)小明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
你认为小明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
(5)正确操作实验后,小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下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
在验证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中,小东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他把小磁针(图中没有画出)放在直导线AB的正下方,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故障.(1)请你猜想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2)写出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________.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_______)下面是一个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完成以下要求:(1)请你用笔画线把图中的器材正确地连接成实验电路.(2)做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电压表的指数如图所示,请把读数记在下表中.(3)处理表中所记录的各次实验数据,得出待测电阻R的阻值.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水温/℃煤油25 44菜籽油25 34(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的相同的量有:_____、_____。
(2)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偏大/偏小)。
有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加热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通过比较燃料_____(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的大小。
燃料燃烧,_____转化为内能,用比热容_____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实验中液体没有沸腾)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的实验装置,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水的_____、_____相同。
题型:实验题三个探究小组的同学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来验证“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2)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根据电流表A1指针偏转角度较A2小,如图乙所示,他们判断“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不等”.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3)第二小组的同学闭合电路后发现:灯L2的亮度比灯L1的亮度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灯L2中的电流较大,所以L2更亮B.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先通过灯L2,所以L2更亮C. 两灯中的电流相等,亮度不同是由于两灯规格不同所致(4)第三小组同学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对此现象,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④灯L2也工作,但L2的电压比L1的电压小.以上猜想可能的有________(选填序号).1.0.1cm 或 1mm 0.1cm 或 1mm2.50cm (或2.49cm—2.51cm)2.50cm (或2.49cm—2.51cm)【解析】由图示可知,刻度尺上0-1cm之间分成1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mm,也就是说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左边是与0刻线对齐的,右侧所在的刻线为2.5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2.50cm-0cm=2.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