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答案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答案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答案一、字音(20分)(1分)1、C【偌(ruî)大】(1分)2、B【A、蒲(pú)公英;C、惩(chãng)罚;D、脸颊(jiá)。

】(1分)3、A【B、踮(diǎn)脚;C、湖泊(pō);D、锱(zÿ)铢(zhū)。

】(2分)4、D【A、惟妙惟肖(xiào);一蹴(cù)而就;山隐水迢(tiáo);B、战战兢兢(jÿng);有条不紊(wþn);命途多舛(chuǎn);D、谆谆(zhūn)教诲;锲(qiâ)而不舍;大放厥(juã)词;玲珑剔(tÿ)透。

】(2分)5、A【A、棕(zōng)榈(lǘ);包扎(zü);B、矿藏(cáng);桅(wãi)杆;窈(yǎo)窕(tiǎo);C、簇(cù)新;D、吝(lìn)啬(sâ);引擎(qíng);跬(kuǐ)步。

】(2分)6、C【A、吮(shǔn)吸;洞穴(xuã);B、扳(bün)机;召(zhào)唤;C、束(shù)缚。

】(2分)7、D【A、翘(qiáo)首;脊(jǐ)骨;B、泥泞(nìng);D、芦苇(wþi);驰骋(chþng);掳(lǔ)掠(lûâ)。

】(3分)8、B【A、给(gþi)以/给(jǐ)予;(gōng);藤蔓(wàn)/蔓延(màn);遂(suì)心/半身不遂(suí);B、绿(lù)林/绿(lǜ)肥;症(zhýng)结/症(zhâng)候;躯壳(qiào)/外壳(kã);应(yÿng)届/应(yìng)运而生;C、(lâ);压(yà)根/压(yü)轴;(qū);稽(qǐ)首/有史可稽(j ÿ);D、挣(zhýng)扎/挣(zhâng)脱;脖颈(gþng)/颈(jǐng)椎;孱(càn)头/孱(chán)弱。

】(3分)9、A【A、教诲(huì)/后悔(huǐ);驽马(nú)/弓弩(nǔ);昵(nì)称/忸怩(ní);洗刷(shuü)/涮(shuàn)羊肉;B、绮(qǐ)丽/倚(yǐ)靠;泥淖(nào)/船棹(zhào);宣(xuün)泄/煊(xuün)赫;径(jìng)自/泾(jÿng)渭分明;C、框架/眼眶(kuàng);闪烁(shuî)/瓦砾(lì);蜷(quán)缩/缱绻(quǎn);犄(jÿ)角/掎(jǐ)角之势;D悲怆(chuàng)/创造;按捺(nà)/无奈(nài);诧(chà)异/叱咤(zhà);惊骇(hài)/四肢百骸(hái)。

】(3分)10、D【A、;B、;C、;D。

】二、字形(20分)(2分)1、C【C、百尺竿头。

】(2分)2、D【D、废寝忘食。

】(2分)3、A【A、嬉笑;嬉戏;B、一泻千里;C、绊脚石;D、全对。

】(2分)4、D【A、天骄;B、凋敝;C、高潮迭起;D、废弛;心驰神往。

】(2分)5、C【A、殒身不恤、金碧辉煌。

B、轻歌曼舞、无济于事。

C、贸然行事。

D、痴心妄想、直截了当、弥天大谎。

】(2分)6、D【A、冥冥之中、一如既往、源远流长。

B、阴谋诡计、欢呼雀跃。

C、针砭时弊、礼尚往来。

D、天翻地覆。

】(2分)7、B【A、夹—汗流浃背;C、决—抉择;D、尚—至高无上。

】(2分)8、C【A、愁—一筹莫展;B、辽—寥廓;D、消—销声匿迹。

】(2分)9、B【A、幅—一副样子;C、喧—寒暄;D、蘖—孽根祸胎。

】(2分)10、A【B、座—坐落;C、结—不拘小节;D、暇—遐思迩想。

】三、词语(20分)(2分)1、B托词:借口,找借口。

遁词:因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习用:经常用。

袭用:沿袭用。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

到处:各处,处处。

幸亏:表示由于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而避免了某种不利的事情。

好在: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2分)2、B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施行”内容显得较为具体。

如“施行手术”。

施行还可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的效力。

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的内容较抽象。

如“实行改革”。

推脱:推卸、推辞。

它着重指摆脱、开脱责任、问题、事情等,使与己无关。

推托:借故拒绝,即不直接加以拒绝,而是婉言表达拒绝,侧重于拒绝的行为。

后面要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

安静:是静止不动也不闹,重点在“安”。

恬静:有美好向往的意思。

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憧憬:对美好前景的期待。

(2分)3、A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同并全力支持;拥戴,拥护并推戴某人做领袖。

忘怀:是指忘记;释怀:是指人内心某种情绪或感情的消解。

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

一直:空间上方向持续不变。

时间到将来。

一直持续3天。

一直延伸到远方。

始终:谣言始终是谣言。

(2分)4、C“苍莽”与“苍茫”都含有“空阔辽远,没有边际”之意。

“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苍茫”则与“大地、暮色”等搭配。

据语境,应选用“苍茫”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一律:适用于全体;无例外,常用于人。

一概:意同“一律”,但常适用于事物。

“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典范”指可以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2分)5、C功绩:功业与劳绩。

功勋:特殊的功绩,尤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象。

如:病人有好转的征候。

症候:病情,症状。

如:肺结核有咳嗽的症候。

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是以“一个中国”作为“先决条件”。

亟待:急迫地等着。

急需:指紧急需要。

终究:“终究”所谓的是不经过深思熟虑而事情原本是一定的,一定是“最终”的。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

(2分)6、B【A、南辕北辙:一件事的目的与方法相反。

宜改为“分道扬镳”。

B、安居乐业。

C、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D、有条不紊: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

侧重于“条理性”,与“爱干净”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2分)7、D【A、“茕茕孑立”形容孤独一人,无依无靠,多指非常困顿、孤独的窘态,这里应改为“孑然一身”。

B、叹为观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C、贻笑大方:被内行人笑话。

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D、永志不忘。

】(2分)8、C【A、“略逊一筹”是说比较起来,稍微差一些,这里应是说稍微轻一些。

B、叹为观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C、骇人听闻。

D、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2分)9、A【A、面目全非。

B、“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仅指悔恨。

题中“感叹怀才不遇”,是心怀怨气,而不是悔恨,望文生义。

C、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

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改为“举世瞩目”。

D、改为“身临其境”。

】(2分)10、A【A、一蹴而就。

B、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改为“绘声绘色”。

C、“应运而生”原指顺应时运而产生现多指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

一般不含贬义,不能等同于“必然出现问题”。

D、“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句中错误地理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四、句子(20分)(2分)1、A【B项:成分残缺,在“继长三角、珠三角”前加上“成为”。

C项:杂糅,删去“的票房”。

D项: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的境界”,另外,“登峰造极”含有“达到”之意,与前面的“达到”有重复之嫌。

】(2分)2、D【A项“不仅”应置于“油耗”之前,再删去“的”;B项“克服”与“问题”搭配不当;C项“前所未有”与“新记录”重复。

】(2分)3、C【A、杂糅。

B、一面对两面。

D、“朱自清被认为是力作”搭配不当。

】(2分)4、B【A句“担心”应改为“认为”。

C缺主语。

D句错误有两点,一是“殷勤”与“热情”重复,二是“失之”与“热情”不搭配,可将“热情”改“冷淡”。

】(2分)5、A【B“人”与“一切生物”是从属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C词序不当,“直接”应在“导致”前。

D不合逻辑,应为“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2分)6、D【A搭配不当,“结果”不能“沿用”,应改为“采用了2002年听证之后的方法”。

B 项成份残缺使句意产生歧义。

应在“被”字后面加上“这一英雄形象”等词语。

C项成份残缺,应在“在人格”前面加上“还是”等关联词语。

】(2分)7、C【A项“批评”前加“所”,“批评”后加“的”;B项中动宾搭配不当,把“澄清”改为“讲明”;D项“走出”后缺少宾语“的困境”。

】(2分)8、B【A.“切忌”“不可”重复。

C.“著名演员”和中心语“著名导演”属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D.成分残缺,在“知识”前加“对”。

】(2分)9、C【A项应为“引起了广大农民的特别关注”,语序不当;B项成分残缺,“定位于”后应加上“支持”作为动词谓语;D项主客倒置,应在“青年人”后加上“来说”。

】(2分)10、D【A.介词“以”使用不当;B.搭配不当;C.前一个分句动宾搭配不当,后一个分句缺宾语。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