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皇帝列表西夏(公元1038---1227年,共190年)西夏是两宋时期我国境内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辖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
它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因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战争。
但最终被蒙古所灭。
西夏共有12个帝王(包括太祖、太宗),其中病死的6帝,被敌方射伤致死的1帝,在内争中被刺而死的1帝,被废黜后被谋杀的2帝;国将亡惊恐而死的1帝;国破被蒙古兵杀死的1帝。
太祖(李继迁)太祖,名李继迁(公元963~1004年),党项族,北宋时任节度使,西夏国奠基者。
在位14年,被箭射伤,创伤恶化死去,终年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五里处)。
李继迁,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县南)人。
祖先为拓跋氏,唐朝时因参预镇压黄巢起义,被赐姓为李。
公元982年,他的哥哥李继捧献出所占土地,归附北宋。
他不愿内迁,带领亲信和家属几十人逃往党项族居住的夏州地斤泽(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以积蓄力量准备起事。
公元985年,他设埋伏诱杀了宋将曹光实,攻占了银州。
公元986年宋朝派大军讨伐他,他放弃银州逃跑,投降了契丹。
契丹将公主嫁给他,并帮助他扩大力量。
公元990年,他被契丹封为夏国王,攻占了银州和绥州。
公元991年,他请求降附北宋,宋太宗授给他银州观察使的官职,并赐姓名为赵保吉。
公元997年,又被任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夏、银、绥、宥,静等五州。
公元1002年,他攻陷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南),改称西平府,设置官职,整编军队,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 1003年,李继迁对宋作战胜利后,又转而西攻回鹘和吐蕃诸部。
11月攻陷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县)。
当时,吐蕃六谷部酋长潘罗支(一名巴拉济)已被宋授为朔方节度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他配合宋军攻陷西夏西凉府后,又伪称归附李继迁,率领部众排列于校场,接受李继迁的检阅。
检阅时,潘罗支冷不防张弓一箭,射中李继迁左眼。
吐蕃兵顿时纷纷拔出短刀一拥而上。
李继迁由部下奋力抢救,且战且退,逃回了灵州。
途中李继迁因为眼球被射破,痛昏过去几次,于公元 1004年正月2日死去。
李继迁于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被谥为太祖。
太宗(李德明)太宗,名李德明(公元979~1031年),小字阿移。
太祖李继迁长子。
太祖死后继位。
在位28年,病死,终年53岁。
一葬于嘉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五里处)。
李德明,太祖李继迁长子。
太祖于公元1004年正月受伤而死,他于同月继位。
李德明继位的第二年,遵照太祖的遗嘱,先后向宋、辽两国称臣。
他先派使臣奉表请求归附北宋,又向辽请求封号。
宋、辽都封他为西平王。
公元1006年,宋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
公元1010年,契丹册封他为夏国王。
他与宋、辽和平相处,扩大贸易往来,促进了党项族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
公元1020年,他建都兴州(今宁夏银川市)。
公元1028年,又仿效宋朝制度立子元吴为太子,一心想称帝建国。
公元1031年,李德明未及称帝而病死于兴州。
李德明于其子李元吴称帝后,被谥为太宗。
景宗(李元昊)景宗,名李元昊(公元1003~1048年),太宗李德明子。
太宗病死后继位,后称帝。
在位11年,为子宁宁哥谋杀,一说为野利族人浪烈谋杀,终年46岁。
葬于泰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
李元吴,又名曩霄,小字嵬理,他称帝后,曾废去唐、宋两朝所赐的姓—李、赵,改用党项族的姓“嵬”。
李元吴武艺高强,精通汉文,熟读宋朝法律、兵书,还能画画,是个文武全才。
公元1028年,他奉命攻克西凉府等城,并因战功被太宗立为太子。
公元1031年,太宗病死,第二年他袭位为夏国王,宋朝封他为西平王。
他建年号为“显道”,准备建立国家。
一些党项旧贵族反对他称帝建国,策划政变,被元昊一一镇压。
公元1038年,他称“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他又废去宋西平王的封号,以党项族语自称“兀卒”(一作“乌珠”,宋人误为“吾祖”,意思是青天的儿子)。
李元昊在位期间,制定了官制、军制、法制,扩军到 40多万,创造了西夏文字,刻印—了书籍,并抵挡住了宋和辽的连番进攻,统治着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和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成为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政权。
李元吴善于用兵。
公元1041年,他率领大军南犯,宋朝派大将任福统领大军迎战。
元吴将10万大军埋伏在好水川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北面),又将一百多只鸽子装在一些泥制的盒子里,放在大路两旁,然后自己只带领少数人马,假装西逃,引诱任福追击。
任福追到好水川口,见路旁有许多盒子,命人打开,鸽子顿时飞了出来,在宋军头顶盘旋,这就是出击的信号。
西夏大军根据鸽子指示的方位,猛扑宋军,大获全胜,杀死了任福。
李元吴尚武,讨厌儒学。
他的长子李宁明却好儒学。
有一天,他问李宁明什么是“养生之道?”李宁明回答说:“不嗜杀人。
”李元吴又问什么是“治国之道?”李宁明回答:“莫善于寡欲。
”李元昊大怒,骂道:“你这小子说话不伦不类,不是成霸业的人材。
”很不喜欢他。
不久,李宁明病死了,李元吴另立子宁宁哥为太子。
李元吴生活荒淫,竟然夺取儿媳(宁宁哥的新婚妻子) 移利氏立为皇后,废去原来的皇后野利氏。
宁宁哥羞愤在心,野利氏也悲愤填膺,母子俩一心伺机雪恨。
公元1048年正月的一天,李元吴外出游猎。
宁宁哥以护卫侍候为名,身佩长剑,跟在身后。
待到随从跑开时,宁宁哥突然拔出长剑朝元昊的脑后劈去。
李元吴躲避不及,被削掉了鼻子。
他捂鼻呼救,随从闻声赶来,宁宁哥只得逃遁。
李元吴挣扎着骑马回宫,第二天就死去。
(另一说是野利族人浪烈和宁宁哥等入宫刺杀了元昊。
)元昊死后谥为景宗。
毅宗(李谅祚)毅宗,名李谅祚(公元1047~1067年),小字宁令哥。
景宗李元昊子。
李元昊被太子宁宁哥杀死,国相没藏讹庞又杀死宁宁哥,立他为帝。
在位20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安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
李谅祚,李元吴被宁宁哥和野利后杀死后,国相没藏讹庞又捕杀了宁宁哥和野利后,和统兵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李谅祚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延嗣宁国”。
李谅祚继位时,年仅2岁,由母没藏太后和国相没藏讹庞执政。
公元1061年,讹庞父子阴谋要杀死李谅祚而夺取皇位。
讹庞的儿媳梁氏向李谅祚揭发了这阴谋。
李谅祚在大将漫咩支持下捕杀了讹庞父子而亲政,并娶梁氏为皇后,以皇后弟梁乙埋为相。
李谅祚亲政后,增用汉人,实行变政和改革党项族旧俗,推行汉礼,与宋朝划定地界,开展贸易,并西攻吐蕃诸部。
公元1066年9月,又因与宋朝不和,他亲自统领数万大军攻打宋朝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县),被流矢射伤而退兵。
次年12月,病死。
李谅祚死后谥号为毅宗。
惠宗(李秉常)惠宗,名李秉常(公元1061—108(3年),毅宗李谅祚长子。
毅宗病死后继位。
在位19年,病死,终年26岁。
葬干献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
李秉常,其父毅宗于公元1067年12月病死后,他于同月继位。
第二年改年号为“乾道”。
李秉常继位时,年仅8岁,由太后梁氏执政,梁乙埋为国相,公元1076年,李秉常16岁,开始亲政。
公元1080 年,梁太后和梁乙埋又将李秉常囚禁于离故宫五里左右的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木寨里。
公元1083年闰6月,由于将领的反对,梁太后又不得不让李秉常复位。
公元1086年7月乙丑日,李秉常病死。
李秉常死后谥号为惠宗。
崇宗(李乾顺)崇宗,名李乾顺(公元1083~1139年),惠宗李秉常长子。
惠宗病死后继位。
在位54年,病死,终年57岁,葬于显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
李乾顺,其父惠宗于公元1086年7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改年号为“天仪治平”。
李乾顺继位时,年仅3岁,由梁太后和梁乙逋执政。
公元1099年正月,梁太后被辽国毒死,他亲政。
李乾顺亲政后,对外采取依附辽朝与对宋和解的方针,对内消灭统兵的贵族势力,以巩固皇权,并大力提倡汉族文化,以汉学为国学。
金国兴起,李乾顺又依附金朝,乘金军全力攻宋之机,极力扩展地盘,使西夏的疆域扩大到最广袤的阶段。
公元1139年6月4日,李乾顺病死。
李乾顺死后谥号为崇宗。
仁宗(李仁孝)仁宗,名李仁孝(公元1124~1193年),崇宗李乾顺长子。
崇宗病死后继位。
在位54年,病死,终年70岁,葬于寿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
李仁孝,其父崇宗于公元1139年6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
第二年改年号为“大庆”。
仁宗在位期间,皇权得到了巩固,领域扩展至22州。
统治集团掠夺到大量的社会财富,因而沉湎于骄奢淫侈的腐朽生活,使阶级矛盾更趋尖锐,爆发了哆吡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
当时,由于金国正致力于攻灭南宋,使西夏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宁的环境,社会生产和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进入了封建社会。
李仁孝崇尚儒术,开科取士,使统治集团逐渐失去了崇武的风气,趋于文弱和安逸保守。
公元1170年闰5月,统兵20年而专权的国相任得敬逼迫李仁孝“分国”,将一半国土归他统治,称楚国。
后赖金国的支持,李仁孝设计将任得敬捕杀,避免了分裂。
公元1193年9月20日,李仁孝病死。
李仁孝死后谥号为仁宗。
桓宗(李纯祐)桓宗,名李纯祐(公元1177~1206年),仁宗李仁孝长子。
仁宗病死后继位。
在位13年,为堂弟李安全所废,传又为李安全谋杀,终年30岁。
葬于庄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
李纯祐,其父仁宗于公元1193年9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
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庆”。
李纯祐在位期间,蒙古兴起。
公元1205年,蒙古军攻入西夏抢掠一月后退兵。
李纯祐因西夏渡过了一次危机,便将都城兴庆府改名为中兴府。
李纯祐的堂弟李安全因被李纯祐降封为镇夷郡王,心怀怨恨。
公元1206年正月20日,李安全在罗太后的支持下,废黜了李纯祐,夺取了皇位。
3个月后,李纯祐突告死亡,时人传说为李安全所谋杀。
李纯祐死后谥为桓宗。
襄宗(李安全)襄宗,名李安全(公元?-1211年),崇宗李乾顺孙,桓宗李纯祐堂弟。
他废桓宗后夺位。
在位6年,被李遵顼所废,传又为李遵顼所谋害,葬于原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安全,越王李仁友子,封为镇夷郡王。
后发动政变,废黜其堂兄桓宗而夺取了皇位,并改年号为“应天”。
李安全即位后,继续依附金国,抗御蒙古,被金国册封为夏国王。
他在位期间,蒙古军曾多次攻掠西夏。
公元1209年7月,蒙古军猛烈围攻都城中兴府,李安全亲自督战,顽强守御。
9月,连日大雨,河水暴涨,蒙古军便引水灌城,淹死城中居民许多,形势岌岌可危。
李安全派人。
突围向金国求救,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不肯出兵。
12月,河堤决口,河水四溢。
李安全无法坚守,只得将女儿献给成吉思汗请求议和,蒙古军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