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厂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印刷厂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加强员工对设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公司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设备的管理工作。

3、内容
3.1设备必须实施“三定”原则, 即设备定号、管理定户、保养定人。

3.1.1设备定号:按固定资产编号为每一台设备依次统一编号,使每台设备有自己的固定号码,是便于查找核对,避免乱帐、错帐、出差错。

3.1.2管理定户:以班组为单位,要求班组长对班组全部设备的保养、使用和保养维护负全面责任。

3.1.3保管定人:根据谁用、谁管、谁负责保养维护的原则,把设备的保管责任落实到使用人,使每台设备有专人保管,丢失损坏有专人负责,把设备管理纳入个人岗位责任制。

3.2设备实施“三定”原则制,有三个好处
3.2.1操作人员参加管理设备,可以激发爱护设备的主人翁责任感。

3.2.2操作人员参加设备管理,有利于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构造,对更好地使用设备,进一步落实“三好”、“四懂”原则起促进作用(“三好”:用好、管好、修好;“四懂”:懂使用、懂维护、懂检查、懂排除故障)。

3.2.3有利于改善操作人员同专职维修工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动两个方面的
积极性,共同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做到保管专人、调拨有手
续,有账有物、账物相符。

3.3设备必须实施岗位专责制:是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规定保管责任,是为了加强设备在使用阶段的好办法。

3.3.1定人定机制:定人定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使设备维护保养的各项规定落实到人,对车间设备,由车间负责人指定机台长负责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人,这样能使设备保管建立到使用者身上。

3.3.2包机制:根据设备的工艺特点,生产条件的不同,包机制可分为如下3 种形式。

3.3.2.1双包合同制:操作工和修理工签订双包合同,合同规定双方在设备管理方面的职责。

操作工的职责跟“三定”原则相似;维修工的职责:负责教操作工使用维护设备的方法,帮助操作工掌握设备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也可让操作工自己熟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定期检查设备保养情况, 及时完成检修任务, 保证检修质量。

3.3.2.2多工种包机制:把围绕设备进行的几个工种人员组成包机组, 签订合同, 分工负责, 共同负责管好、用好设备,如机修工、电工、仪表工、操作工等。

3.3.2.3区域包机制:针对生产活动比较分散的情况, 把生产区域分成几个
片段,由操作工、维修工组织,实施包机制。

3.4设备必须实施点检制
3.4.1设备点检是为了维持设备所规定的机能,按标准、按计划和方案对规定的设备部位进行直观检查和工具仪表检查。

实行设备点检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设备的故障和劣化现象,避免因突发故障影响产量、质量和增加修理费用,从而提高设备运转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4.2设备点检分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专项点检三种,日常点检由操作人员负责完成;定期点检,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确定不同的点检周期,原则上还是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作指导;专项点检是作精度检查,以维修工为主,操作人员为辅的方针进行。

3.4.3设备点检中发现的问题不同,解决途径也不同
3.4.3.1一般简单的调整、维护、修理可以解决的,由操作人员自己解决。

3.4.3.2在点检中发现的难度大的故障隐患,由专业维修人员及时排除。

3.4.3.3对维修工作量较大,且暂时不影响使用的设备故障隐患,经车间设备员鉴定,由车间维修组安排一保或二保计划,予以排除或上报设备部门协助解决。

3.4.3.4设备点检一定要明确规定的职责,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借口和方式拒绝执行设备点检方案和计划。

3.5实施交接班制
3.5.1 生产车间各班组、操作工、机长、领班、维修工必须在交接班时办理
交接手续,所有记录都必须登记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以便相互检查,明确责任。

3.5.2交班员交班时应将设备使用状况,详细告诉接班员,或在记录簿内详细记载。

3.5.3接班员必须对汇报及记录做出核实,遇有设备故障未排除,必须同交班员一起采取措施,待故障排除后,方可下班、接班进行生产。

3.5.4交接班必须达到下列标准:
3.5.
4.1风、汽、水、油不漏。

3.5.
4.2油孔、油路畅通,油质良好。

3.5.
4.3设备清洁、螺丝不松。

3.5.
4.4工具、附件干净完整。

3.6设备必须实施三级保养制。

3.7设备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3.7.1 设备的主要操作规程和使用范围。

3.7.2设备操作系统图。

3.7.3设备的润滑注油规定。

3.7.4设备的维护事项。

3.7.5设备使用严禁事项及事故紧急处理步骤。

4、附则
4.1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技术工程部。

4.2本制度经厂长批准之日起开始实施。

5、本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分发部门:厂长、行政部、生产部、品管部、物控部、计划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