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分析
分析资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理性认 识。
• (一)定性分析
• 1。概念 • 特点(略) • 2。过程 • 3。主要方法
• (二)定量分析
• • • • 1。概念 2。方法 ——数据描述 ——数据推断
本章总结
汇总
整理资料的基本过程
分类
审 核
• 审核: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 分类:分门别类 材料归组 • 汇编:编辑资料 编制图表
• ——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P328
• 第二,对意义单位或意义块的初步概括。
• 第三,意义单位或意义块的不断比较与暂时 性的范畴编码。
• ——钟以俊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231-240
• 分析资料的过程
• ——发现编码类别 • ——资料的编码 • ——分类整理资料
•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P185-186
•
定质分析的一般思考过程是:问题是什 么?概念的定义是什么?事实是什么?原 因是什么?研究结论是什么?
3。汇编
• 汇编就是按照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分类 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研 究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集中、简明的 材料。 • 要求: • ①完整系统:大小类别做到井井有条、层次分明,
能系统完整地反映研究对象的面貌。
•
②简明集中:要使用尽可能简洁、清晰的语言,集
中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
2.定量材料的整理
• 包括:审核、编码、汇总和初步分 析 • 1)资料审核 • ——完整性审核 • ——统一性审核 • ——合格性审核
•
2)编码
• 编码是将资料的文字形式转化为 数字形式的过程,即用一组变量表示 各项调查问题,用每一变量的不同取 值表示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在给变 量编码的过程中,要注意变量的名称、 类型、取值范围、变量位数和小数点 位数等。
3)定量资料汇总和初步分析
• 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对分类后的各种数 据进行计算、累加,汇集到有关表格中,以集中系 统反映调查资料总体数量情况。研究者一般需要借 助计算机来完成这项工作。 • 步骤:首先是把经过编码的资料输入到计算机 中,这个过程叫登记或数据录入。为了保证登记的 正确性,可以采取两个人同时输入相同材料,检查 输入结果是否相一致。然后可以使用相关的软件如 Excel、SPSS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具体内容将在 资料的定量分析中详细介绍。
第八章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与分析
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 (一)意义及步骤
• • 整理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感性认识;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 出普遍的规律或)不同性质材料的整理
• 根据其外部形态或性质,原始资料分为:
•
定性资料:是指以文字、图像、录音、
次,区分不同情况下材料的差异,分析不同分类是否具有不同的 意义以及事情发生是否有先后次序,进而鉴定各因素之间是否有 相关或因果关系,寻求研究对象的特质规范.
• 5.对定性分析结果的信度和客观度进行评 价。
•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341-342
• 定性分析的步骤
• 第一,对分析材料进行分解。
•
无生产性分析:在收集完资料后再进行分析
• 优点:步骤清楚。缺点:中途可能会遗漏某些资料; 难以判断资料的完整性;回头重新收集资料的难度大。 • 两种分析形态常结合使用。
•
一般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 1.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 标以及分析材料的范围. • 2.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 • 3.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的方法和确定分析 的维度. • 4.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类,排列类别层
编制统计图表
• 统计表的种类(简介)统计表可以免
除文字的冗长叙述,便于比较各项目之间的 相互关系,便于总计、平均和其他统计值的 计算,便于检查计算错误和项目遗漏。 • 统计表的构成要素:序号、名称(又 称标题)、标目、表身、表注
• 统计图是依据数字资料,应用点、线、 面、体、色彩等绘制成的整齐而又规律,简 明而又数量化的图形。统计图的种类及构成 • 特点:直观形象,准确地表现统计资料, 有助于对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对照、分析和 研究。
• 程序:审核、分类和汇编。 • 1)审查 • 资料审核就是对资料进行审查、核实,消 除原始资料中存在的虚假、差错、短缺、冗余 现象,保证资料的真实、有效、完整,为进一 步加工整理打下基础。 • 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 主要方法
• 2)分类
• 分类是研究者运用比较法鉴别出材料内容 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共同点将材料归 结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材料划分为较小 的类,从而将材料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 不同等级层次的系统。 • 确定分类标准 • 分类原则
定性分析就是透过经处理的现象材 料,分析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 分析某种现象变化的原因及变化的过程, 从而揭示教育中存在的动态规律。
• •
定性分析的两种基本形态: 生产性分析: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同时持续地进行。
做法:在收集和记录研究资料的同时,还应记载对研究对 象各种活动的分析意见和推论,记录并分析自己的个人印 象与感觉,同时,还要考虑关于有助于形成研究结论的进 一步的信息来源,包括待做的各种工作。 • 优点:比较容易发现主题;可能引发某种解释以及 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研究的效度较高。
录像等非数字化形式表现出来的事实材料。定
性研究方法收集定性研究资料,可以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 个案、非结构观察、文献等方法收集到。
•
定量资料:主要是各种数据,有两个来
源——“实地源”和“文献源”。封闭式问卷、结构
性观察和访谈资料都可以是“实地源”的定量资料,文献源的 定量资料主要是指统计资料。
1.定性材料的整理
集中 量数
相关 系数
数据 描述
地位 量数
差异 量数
数据推断 参数估计 统计检验
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因果分析
归纳分析 比较分析 系统分析
(略)
其它
定性分析的特点
• • • • 1、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 2、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3、分析程序有一定弹性 4、分析的方法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的逻 辑分析 • 5、具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对背景非常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