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PPT
19、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创造条件向 有利方向转化。
20、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承认矛盾,坚持全面的观点 看问题,一分为二。
2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实现矛盾 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3、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①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②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4、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 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①要抓 住主流,②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社会存在
基 本
决定(反映) 反作用
社会意识 相对独立性
经济基础 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解 决
实践
推 动 实现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 改革—— 社”社会
前进上升 过程曲折
社会发展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 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 律办事。 4、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发挥主 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 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 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家农户为了能吃饱饭, 率先实行 “大包干”,小岗村的改革,推动了联 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使全国农民走 上了富裕的道路。小岗村的改革首先改变的是农 村的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思想意识
《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中说:“识时务者为 俊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 喻指 ( )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 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规律
13、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 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 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 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 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14、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 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 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强调部分) 1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 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 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 的优化趋向。同时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7、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面前人 人平等。
8、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发展真理,正确对待真理。
9、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0、联系是普遍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1、联系是客观的,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2、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的,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 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6、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灭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7、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事物前进 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①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 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新事物成长,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 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18、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 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①要做好量 的积累。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27、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反作用。①要一切从实际出经济基础 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解 决
实践
推 动 实现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 改革—— 社”社会
前进上升 过程曲折
社会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 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这句话体现了 (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社会存在随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解)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识记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理解)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理解) 5、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识记)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识记)
社会存在
基 本
决定(反映) 反作用
2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 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 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 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 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 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 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