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体育教师用书电子版 第九章 排球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体育教师用书电子版 第九章 排球

一、初中排球教材概述(一) 排球运动的概念初中的排球教材既可以进行比赛,也可以作为游戏进行娱乐、锻炼,使参加者达到健身和健心的目的。

排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排球场地中间以球网为界,每队6人分前后两排按规则规定站位,运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进行进攻和防守,是非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

(二)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排球是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发明的一种游戏。

当时的排球是用篮球的球胆做成的,球胆从网球网上拍来拍去,不使球落地。

由于排球是隔网进行的游戏,因而适合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参加。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最先开展这项运动的是广州和香港的一些在校学生,并举行过校际比赛。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在我国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 排球运动的教学功能初中学生学习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具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在学习排球的过程中,同学间相互交往、合作,发展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初中排球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一)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

2.学习和掌握排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战术,安全地进行排球运动。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

4.在排球活动中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具有进取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1.排球基本知识。

2.正面下手发球。

3.正面双手垫球。

4.正面双手传球。

5.原地正面屈体扣球。

6.低网正面屈体扣球。

7.“中一二”进攻战术。

8.教学比赛。

(三) 教学要求1.排球的教学形式以游戏为主,培养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兴趣。

2.对排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不要要求过高,要注重所学的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

3.在提高技术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练习时来回球的次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区别对待。

5.要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6.在教学比赛中要允许学生失误,要大胆鼓励学生使用技术和创造性的运用技术。

7.要注重在排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

以上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都是建议性,供各校教学时参考。

三、初中排球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一) 基本知识教学1.基本知识(1) 排球比赛场地 (图9-1)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

场区所有的界线宽均为5厘米,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他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

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

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进攻线与端线之间为后场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

(2) 队员场上位置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靠近球网的三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 (左)、3号位 (中) 和2号位 (右)。

另外三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 (左)、6号位 (中) 和1号位 (右)。

(3) 发球轮转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发球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一个位置,即2号位队员转到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到6号位,以此类推。

(4) 规则简介:持球和连击① 持球队员在击球时没有清晰地将球击出,或接触球时有较长时间的停留。

判断持球的主要依据是看球的停留时间和击球动作。

② 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

但球队第一次击球时,在一个击球动作的情况下,球可以连续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而不视队员为连击。

第一次击球包括以下4种情况:① 接对方发球;② 接对方扣球;③ 接对方拦回的球;④ 接本方拦网触手的球。

(5) 排球比赛的用球正式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6) 排球比赛的网高排球比赛的网高,成年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米;少年男子网高一般为2.24~2.35米,少年女子网高为2.00~2.15米;有些比赛还可以根据比赛的性质,或参加者的水平自定网高。

(7) 发球发球应在发球区内完成。

发球应按次序进行。

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抛起的球击出。

裁判员鸣哨后方可发球,否则无效,重新发球。

发球人不能踏及发球区以外地面。

(8) 球队的击球每队最多击球三次,但拦网除外,将球从球网上击回对方。

无论是主动击球或被动触及,都作为该队击球一次。

(9) 沙滩排球的用球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皮革不吸水的材料制成外壳。

颜色是浅黄色或其他浅色,如粉红色、橙色等。

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内压为0.175~0.225千克/平方厘米。

(10)软式排球的发球方式软式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发球队员必须将球在自己肩以下部位击出,也就是通常采用的下手发球方式。

2.基本知识教学建议(1) 基本知识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2) 应让学生亲自站在排球场地之上,便于学生明白场地规格和队员在场上的位置。

(3) 基本知识教学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在风雨天作为理论教材在室内专门上课讲解。

(4) 应该让学生明白,竞赛规则是正式比赛时采用的,平时练习和比赛时放宽规则,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触球次数,便于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二) 基本技术1.准备姿势和移动(1) 准备姿势动作要点① 两脚位置比肩稍宽;② 膝关节适当弯曲,身体重心向前;③ 双手放在腹前;④ 双眼注视来球。

(2) 移动动作要点① 预先判断球的落点;② 采用适当准备姿势;③ 根据球的落点,身体重心快速倾向来球;④ 移动时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要小,以免影响移动的速度。

(3) 准备姿势和移动的教学方法① 按正确动作要点,反复做准备姿势的徒手练习。

在练习时,教师可以鸣哨、击掌,学生听到响声后快速做出正确的准备姿势。

② 二人,或多人一组,相互观察,反复做准备姿势的徒手练习。

③ 原地移动。

学生按正确准备姿势站立,双脚在原地快速移动。

④ 二人一组,相距3米左右面对面站立,一人向另一人前后左右方向抛球,另一人通过快速移动将球尽量接住并抛回,然后二人交换练习。

(4) 准备姿势和移动易犯的错误① 准备姿势易犯的错误主要有:准备姿势过高或过低;做准备姿势时只弯腰,不屈腿;做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向后。

② 移动易犯的错误主要有:移动时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过大,移动速度慢;做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向后,影响起动速度;做移动练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影响移动速度。

(5) 准备姿势和移动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① 对照正确动作要点,反复做徒手练习;② 做准备姿势时膝关节适当弯曲,并超过脚尖;③ 做移动练习时要集中注意力;④ 做移动练习时身体要尽可能水平移动,重心要尽可能保持平稳。

2.正面下手发球(1) 动作要点① 身体面对球网,两脚前后站立;② 单手或双手将球平稳抛至身体右侧;③ 右臂由后向前直臂摆动;④ 用全手掌,或掌根,或拳击球的后中下部;⑤ 击球后身体重心前移,身体进入比赛场地。

(2) 教学方法① 反复做正面下手发球的徒手动作,体会正确动作要点,要求动作逼真,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② 击球比高。

用正面下手发球动作,击球的下部,看谁的球被击得高。

要求在击球时击球手臂尽可能伸直,击球点相对固定。

③ 发球比远。

几名同学站在同一条线后,看谁发球发得远。

要求直臂击球,固定击球点。

④ 无网发球。

二人一组,相距9米左右,采用正面下手发球。

要求有意识调节、控制力量和落点。

⑤ 隔网发球。

多人站在场地内进攻线后隔网对发。

要求注意击球位置,将球击过球网。

⑥ 隔网发球。

多人站在场地发球区内隔网对发。

要求首先将球击过球网,然后尽可能让球落在场内。

⑦ 画区域发球。

在场地内画几个不同区域,要求发球者有意识将球发到想要发到的区域内,提高控制能力。

应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进行。

(3)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① 易犯错误击球手臂弯曲,影响击球力量,球发不过网;击球点不正确,或不固定,影响发球成功率;击球时身体重心过于靠后,影响发球效果。

② 纠正方法反复进行徒手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多做抛球练习,使球抛得既稳又直,从而降低发球难度;身体重心置于前脚,或两脚之间,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

(4) 教学建议① 多进行近距离发球,体会动作要点,建立正确动作概念。

② 开始练习发球时,要让学生协调用力,避免使蛮力,改变动作结构,并造成外伤。

③ 女同学力量较小,采用正面下手发球时可适当考虑让她们在场内进行,例如在1号位发球,这样能提高发球的成功率,在心理上能减小她们的压力,便于学习,掌握动作,更好地培养她们的学习兴趣。

3.正面双手垫球(1) 动作要点① 身体正面对准来球;② 当来球在胸腹前一臂左右距离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③ 抬双臂前伸到球下,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击球;④ 手臂击球时,下肢伸腿蹬地,上下肢配合,协调用力;⑤ 击球后身体重心前移。

(2) 教学方法① 徒手做准备姿势和移动练习。

要求身体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过大,可以结合来球落点,移动后正面对球。

② 原地做正面双手垫球的徒手练习,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

③ 自垫。

练习者自己连续向上将球垫起。

要求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垫球次数。

④ 一抛一垫。

二人一组,相距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

要求球抛向垫球人不同的方向,垫球人在移动中完成垫球,然后二人交换练习内容。

⑤ 二人对垫。

二人一组,相距3~4米面对面站立,连续垫球。

要求练习者注意力集中,移动快速,二人互相合作,互相鼓励。

⑥ 二人一组,自垫与对垫结合。

二人相距3~4米面对面站立,一人接到来球后先自垫一次,再将球抛给对方,另一人也如此。

要求练习者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在练习时注意击球点的变化。

⑦ 四人一组,二人与二人前后站立,相距3~4米左右,一人将球垫到对方后,到自己一侧的同伴后面,另一侧二人也如此练习。

要求尽可能增加来回球次数,提高控制球能力。

⑧ 四人一组跑动垫球。

二人与二人前后站立,相距3~4米左右,一人将球垫给对方后,快速跑到对方一侧同伴的后面,另一侧垫球人垫完球后也快速跑到对方同伴后面,反复进行。

要求四人之间发扬团结合作精神,相互鼓励,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增加练习次数。

(3)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① 易犯错误两手臂击球时夹不紧,易造成持球,或连击;击球时手臂易弯曲,球易向上飞行;击球位置不固定,影响垫球效果;垫球时上下肢用力配合不好。

② 纠正方法反复做正面双手垫球的徒手练习,体会正确动作;多垫固定球,固定击球位置,体会上下肢用力的协调配合;多观察别人动作,对照自己动作,在练习中调节自己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