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啊,花已凋零——贝利尼歌剧《梦游女》中阿米娜的咏叹调(1楼)2 啊,上帝,给我力量——比才歌剧《卡门》中米卡埃拉的咏叹调(4楼)3 爱情乘着玫瑰翅膀——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丽昂诺拉的咏叹调(6楼)4 求爱神给我安慰——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7楼)5 别说我,尊敬的人——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安娜的咏叹调(9楼)6 纯净的天使——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10楼)7 多奇怪——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咏叹调(12楼)8 多谢,好友们——威尔第歌剧《西西里晚祷》中爱蕾娜的咏叹调(21楼)9 厄尔南尼,我们私奔吧——威尔第歌剧《厄尔南尼》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22楼)10 愤怒,我的愤怒——佩格莱西歌剧《女仆主妇》中塞尔皮娜的咏叹调(23楼)11 复仇的痛苦——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24楼)12 姑娘的秋波——多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勒》中诺莉娅的咏叹调(25楼)13 挂满了柔软帐幕——普契尼歌剧《曼侬·列斯库》中曼侬的咏叹调(26楼)14 她抬头仰望——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咏叹调(27楼)15 可爱的名字——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咏叹调(31楼)16 离家去远方——卡塔拉尼歌剧《瓦蕾》中瓦蕾的咏叹调(32楼)17 妈妈被杀害——乔尔达诺歌剧《安德烈·谢尼埃》中玛达蕾娜的咏叹调(33楼)18 漫步街上——歌剧《绣花女》中穆塞塔的咏叹调(34楼)19 美妙时刻已来临——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种苏珊娜的咏叹调(7楼)20 那天深夜在大海上——博依托歌剧《梅菲斯特》中玛格丽塔的咏叹调(36楼)21 你鞭打我吧——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彩琳娜的咏叹调(9楼)22 你那冰凉的心——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咏叹调(37楼)23 你无情的背叛了我——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9楼)24 我亲爱的爸爸——普契尼歌剧《加尼·斯基基》中劳莱塔的咏叹调(38楼)25 晴朗的一天——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咏叹调(44楼)26 人们叫我咪咪——普契尼歌剧《绣花女》中咪咪的咏叹调(34楼)27 上帝啊!给我安宁——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10楼)28 胜利归来——威尔第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的咏叹调(45楼)29 圣洁女神——贝利尼歌剧《诺尔玛》中诺尔玛的咏叹调(46楼)30 圣母玛丽亚——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的咏叹调(47楼)31 失去妈妈的孩子——普契尼歌剧《修女安吉里卡》中安吉里卡的咏叹调(48楼)32 是分手的时候了——多尼采蒂歌剧《军中女郎》中玛丽亚的咏叹调(49楼)33 死亡啊!——蓬皮耶利歌剧《乔贡达》中乔贡达的咏叹调(50楼)34 他那温柔的声音——贝利尼歌剧《清教徒》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51楼)35 万籁无声——多尼采蒂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中露契亚的咏叹调(57楼)36 为艺术,为爱情——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的咏叹调(58楼)37 我去死,先求你——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阿美莉娅的咏叹调(27楼)38 我是作家忠实的仆人——契雷亚歌剧《阿德里亚娜·莱库弗》(59楼)39 夜深沉——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莱昂诺拉的咏叹调(6楼)40 一个女孩正十五——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黛斯碧娜的咏叹调(60楼)41 永别了,快乐的梦——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维奥列塔的咏叹调(12楼[/url])42 在这座宫殿里——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的咏叹调(37楼)。
《梦游女》三幕歌剧,罗马尼编剧,贝利尼谱曲,1831年3月6日在米兰卡卡诺剧院首次公演后,立刻获得听众与乐评家的一致赞赏。
同年7月28日在伦敦的皇家剧院、1835年11月13日在纽约的公园剧院及各地举行了首演。
《梦游女》是作者在1831年三十岁时写的作品。
它是贝利尼最完美的、最具有特色的作品。
剧情简介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期的瑞士村落,美丽的少女阿米娜和富裕的年轻农民埃尔维诺订婚,经营客栈的莉萨大为伤心,以致对暗恋她的阿莱西奥也不加理会。
婚礼前一天来了一位陌生人鲁道夫伯爵,他住进莉萨的旅馆。
莉萨知道鲁道夫是伯爵的继承人,深夜仍到鲁道夫房间料理一切。
此时,阿米娜突然梦游进来,莉萨赶快躲藏起来,鲁道夫也离开自己的房间,以免引起物议。
但莉萨带着埃尔维诺与村人来到鲁道夫房间,阿米娜困惑地醒过来,很惊讶地发现未婚夫坚决要取消婚约。
虽然鲁道夫解释着阿米娜的清白,埃尔维诺仍不为所动,并决定要莉萨为妻。
鲁道夫向村人和埃尔维诺说明阿米娜得了梦游病,但没有人相信。
此时,阿米娜突然又开始了梦游,大家屏息等她走到安全之所才将她唤醒,埃尔维诺也终于重新接纳阿米娜。
这里的试听估计是为了教学而专门用女声演唱的,实际剧情,这段唱段穿插有几声男声的,因为剧照用的是卡拉斯,所以,大家对这段试听是否是卡拉斯演唱颇有争议,我找来了卡拉斯《梦游女》歌剧中的这段唱段,希望能为大家解疑。
《费加罗的婚礼》《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也是我国乐迷最为熟悉的一部,创作于1786年的这部歌剧,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莫扎特创作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伯爵府的仆人费加罗马上要和女仆苏姗娜结婚了,费加罗正欢天喜地地准备婚事,谁知苏姗娜告诉他,伯爵送他们的婚房是不怀好意,是存心要占她的便宜,仍然要实现他假惺惺地曾经宣布要放弃的对奴仆婚姻的―初夜权‖。
费加罗听后恍然大悟,二人决心和伯爵逗一逗。
另有一老管家玛切林娜痴心地想要嫁给费加罗,并以一张债据作为要挟,给她出主意的是老医生巴托洛,十年前,就是因为费加罗帮助伯爵打败了想娶贵族小姐罗西娜为妻的他,而使罗西娜成为了伯爵夫人,所以,医生一直对费加罗怀恨在心,如今,到了报仇之时了。
府中另有一翩翩少年凯卢比诺,成天到处播撒情种,和一个成天以散布谣言为己任的音乐教师巴西辽,加上一个糊里糊涂的法官和一个整天醉醺醺的花匠。
当然,还有那独守空房的伯爵夫人。
各路角色齐登场,贵族和平民的较量就此开始。
最后,属于第三阶级的聪明勇敢的平民,终于让伪善荒淫的伯爵当众出了丑。
《唐·璜》莫扎特的两幕歌剧《唐·璜》初演于1787年。
剧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人物,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
所有剧情都是围绕唐·璜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而被唐·璜杀死的司令官这个中心而发展的。
歌剧《唐·璜》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理刻划,为十九世纪大为发展的音乐心理戏剧开创了先例。
这里《唐·璜》的几曲每曲唱得很都美,声音圆润,歌曲音乐优美。
别说我,尊敬的人——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安娜的咏叹调你鞭打我吧——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彩琳娜的咏叹调你无情的背叛了我——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命运之力》《命运之力》,四幕歌剧,皮亚韦编剧,威尔第谱曲,1862年11月10日,于圣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次公演,1863年2月27日《命运之力》在西班牙首演,1869年2月27日,改订版的《命运之力》初次演出于米兰拉斯卡拉剧院。
首演时由威尔第亲自指挥,使听众如疯似狂,轰动一时。
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西班牙塞尔维亚,混血青年阿尔瓦罗爱上莱奥诺拉两人意图私奔时,被父亲卡拉塔华侯爵发现。
阿尔瓦罗放弃抵抗,丢下[语句违法]到地上,却反因枪枝走火而误杀侯爵。
侯爵临死时诅咒莱奥诺拉。
莱奥诺拉的哥哥唐卡罗决意为父报仇,但在一次意外中被化名从军的阿尔瓦罗所救,两人结为好友。
唐卡罗后来发现阿尔瓦罗身分,两人在决斗时被驱散,阿尔瓦罗便进入修道院忏悔。
几年后唐卡罗又找到藏匿在修道院的阿尔瓦罗,并激怒阿尔瓦罗与他决斗。
唐卡罗受到重创,阿尔瓦罗急忙到附近寻找一位隐士的协助,却赫然发现失散多年的莱奥诺拉。
莱奥诺拉赶去探望哥哥,不料唐卡罗仍未原谅她,临死之际奋力刺伤她。
最后兄妹俩双双死去。
但在这阴暗的剧情中,却插入快活的修士梅利托内,以及普雷齐奥西拉两个跟故事展开几乎无关的准主角,增添了明暗的对比和厚重感。
纯净的天使——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上帝啊!给我安宁——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西西里晚祷》《西西里晚祷》(法语:Les vêpres siciliennes、意大利语:I vespri siciliani)是一部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五幕大歌剧。
歌剧的脚本是又由夏尔·杜韦里埃(CharlesDuveyrier)和尤金·斯克利伯(Eugène Scribe)所作的《阿尔巴公爵(Le duc d'Albe)》,并由他们二人亲自将脚本套入1282年西西里晚祷起事的背景,从而制成这套歌剧的辞本。
该剧于1855年6月13日于巴黎歌剧院首演,并作为当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一项主要活动。
剧情:十三世纪,西西里在法国统治下。
志士阿里戈和普罗奇达共谋推翻法国统治。
贵妇埃莱娜之兄为法国总督蒙福特所杀。
埃莱姗愿下嫁阿里戈,但求阿里戈为其兄报仇。
阿里戈谋刺蒙福特,事败被捕。
阿里戈实为蒙福特之子,后父子相认。
埃莱娜与普罗奇达继续合谋行刺,亦遭逮捕。
阿里戈为两人向其父求情。
蒙福特同意其子与埃莱娜结婚。
西西里民众准备于婚礼之日起事。
埃莱娜知事危急,要求推迟婚期。
蒙福特不允。
婚礼的钟声响起,民众爆发起义,蒙福特一伙统治者皆死于西西里志士之手。
《厄尔南尼》《厄尔南尼》版上有几个版本都作了介绍,这里就不再介绍剧情。
《厄尔南尼》是一部相当悦耳动听的歌剧,当中的一段《厄尔南尼我们私奔吧》的咏叹调更是被女高音们用作展示威力之用。
厄尔南尼,我们私奔吧——威尔第歌剧《厄尔南尼》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女仆主妇》佩格莱西歌剧《女仆主妇》全剧只有男、女歌唱演员和不说话的角色共3人,用一个小型弦乐队伴奏;旋律轻松活泼,具有主调和声的特点,音乐动机十分丰富,几乎有多少情绪就有多少乐思,有的歌曲甚至就像顺口溜;剧情节生动,结构紧凑,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品。
愤怒,我的愤怒——佩格莱西歌剧《女仆主妇》中塞尔皮娜的咏叹调《曼侬·莱斯戈》1893年,普契尼根据法国古典名著《曼侬·莱斯戈》写了一部同名歌剧,在都灵上演。
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普契尼在创作题材和内容方面,致力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将满腔同情寄予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