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关系分析姓名符晓霞学号2012410011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周春波职称讲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 ract (1)Key words (1)引言 (1)一、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结构 (1)二、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知识基础 (2)(一)理论知识 (2)1.学科性知识 (2)2.教育学知识 (2)3.科学文化知识 (3)(二)实践知识 (3)三、语文教师如何进行知识建构以提升教学能力 (4)(一)技能学习 (4)1.理论学习 (4)2.情景学习 (4)3.合作学习 (4)4.研讨性学习 (4)5.把握学生的学习 (5)(二)教育实践 (5)(三)教学反思 (6)1.个人反思和总结 (6)2.集体反思与对话 (6)结语 (6)致谢 (6)参考文献 (7)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关系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符晓霞指导教师周春波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备课、说课、上课等基本的教学能力结构,同时必须具备学科性知识、教育学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实践知识等完善的知识储备为提升教学能力结构做基础。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师还必须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等途径进行知识建构完善基础知识,提升语文教师基本教学能力。
通过技能学习、教育实践、教学反思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知识基础知识建构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bility and knowledge structureof Chinese teachers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 XiaoxiaTutor Zhou Chunbo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must have the preparation, teaching, teaching ability structure of basic class.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have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o on.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Chinese teachers must also learn, practice, reflect, and other ways to improv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and Enhance the basic teaching ability of Chinese teachers.Through skills learning,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reflection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an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Key words:Chinese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Knowledge base Knowledge construction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加深入。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语文课程改革深入进行下去,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能力的学习与培养,使自身的教学达到较高水平。
叶澜讨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以及教师的自我提升[1]。
傅道春从教育理念的变化和教师的职业化等方面剖析了新课改中教师能力的变化[2]。
本文主要讨论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具备的教学能力结构与必要的知识基础,并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出发讨论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知识建构。
语文教师要出色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就需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
一、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结构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是是教师进行高校教学的核心能力,语文教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教师具备的能力既可分解,又可综合。
从语文教学过程来看,可细分为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以及教研的能力;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教学能力又可分为听话教学能力、说话教学能力、阅读教学能力和写作教学能力;从更大层面说又可分为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这些能力看似分散又纵横交错,相辅相成。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语文教学基本技能不同,不仅包含基本的语文素养与技能,还包括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掌握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以及在进行具体教学时的教学方法、策略等。
语文教师拥有优秀的教学能力对语文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影响颇大,尤其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语文教学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同时新课改又对教师提出了更为复杂的要求,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迎接挑战,提高教学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
二、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知识基础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必须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做基础。
所谓完善的知识结构,就是既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门知识,又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面,同时要有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从语文教师结构功能方面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个方面。
(一)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指由抽象概念、抽象命题组成的知识[3]。
理论知识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它能帮助人“知其所以然”。
理论知识属于显性知识,一般可以通过阅读和倾听来获得,包括学科性知识、教育学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等原理类知识。
1.学科性知识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专门知识,也可以说是教师的专业知识,语文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切知识都是围绕专业学科知识进行有效传授的,而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由学生掌握的专业学科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所以具备丰富的语文学科专门知识是成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的必要条件。
舒尔曼强调,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娴熟的、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将学科理论知识加工、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学科教学法知识[3][p6]。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在套用教材结构的基础上,适当采取其他有效的组织安排,帮助学生建立起多样化的联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具有丰富的专业性知识,是语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不学无术。
”新课改指出,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还要形成全面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这是语文教师进行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加速自身由经验型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化。
比如在语文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在一首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以及在同一背景下进行创作的其他诗人的相似诗歌,以便于学生的有意义记忆。
在开始一堂课之前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有关的知识引出所教内容,不仅帮助学生更快的过渡到新课文,更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使学生在原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与新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有系统逻辑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能将学科知识进行很好的串联。
2.教育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要成为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知识和理论是补充。
教育学知识既要包括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又应包括学科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内容,还要知道用什么方法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教,学习教育学知识有助于帮助教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使自身成为学生心智的研究者。
语文教师的教育学知识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重新审视自身的日常教学行为,同时也能帮助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也可以在进行一堂课前利用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要求设计课堂教学,明确所要传授的课堂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要达到的预期教学目标。
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学知识,把语文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才能有效地发展教师的个人智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语文教师学习教育学知识还有助于认识学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便于研究语文教学应达到的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及开发出学生普遍乐于接受又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等。
3.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师传播文学文化的职业特点和语文学科多元综合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不仅单单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还要对其它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所以语文教师应形成“大教学观”,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语文教师的工作充满了“人文性”的特点,因为工作对象是那些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未成熟的学生,所以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与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才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理解所教学科以及教育学知识。
但由于文理科的差异,每个教师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所要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在内的基本哲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观点等等。
掌握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有利于语文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
(二)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不同于外显的理论知识,但却对语文教师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筛选,指导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运用。
实践知识是语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主要是让教师理解如何做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语文教师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只有与实践知识进行整合,才能使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