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
神经外科
病史简介
52床迟忠秋
主诉:左耳耳鸣半年,听力下降一个月
诊断: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
入院时间:9月22日11:15
入院查体:T:36.6℃,P:70次/分,R:19次/分,Bp:142/86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均灵敏,粗测左耳听力显著减退,右耳听力粗测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GCS 评分4+5+6,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医嘱通知9月26日08:00在全麻行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占位切除术,给予术前准备,送入手术室,术后转ICU
1.概述
2.临床表现
3.分期
4.围术期护理
概述
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是典型的神经鞘瘤,此肿瘤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前庭段,少数发生于该神经的耳蜗部,随着肿瘤生长变化,压迫桥脑和小脑,充满于小脑桥角凹内。

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
属于良性肿瘤,如能全切,常获得永久治愈
临床表现
大多数听神经瘤以患侧听力下降、耳鸣、耳聋为主;少数以头痛、面瘫起病。

部分患者表现为吞咽困难、流涎、共济失调、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听神经瘤分期
根据肿瘤的大小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可将肿瘤的进展过程分为4期
Ⅰ期:管内型,直径<1cm,位于内耳道内,仅有听神经受损的表现。

Ⅱ期:小型肿瘤,直径1~2cm,除听神经症状外可出现邻近脑神经症状如三叉神经,也可有小脑功能障碍,但无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内
蛋白含量轻度增高,内听道有扩大。

Ⅲ期:中等型肿瘤,直径2~3cm,除上述症状外有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功能的影响,小脑症状更为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内
听道扩大并有骨质吸收。

Ⅳ期:大型肿瘤,病情进展已到晚期,阻塞性脑积水表现严重,脑
干受损亦很明显,有的甚至有意识障碍甚至意识不清,并可有角弓
反张样强直性发作。

手术入路
大多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CPA入路(桥脑小脑角)
术中电生理监测
术中电生理监测的目的:早期、快速发现潜在的对该神经的损伤性刺激,在发生不可逆的损害之前,及时提醒手术医生,调整手术步骤,提高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

术后护理
1.体位的护理
2.生命体征的观察
3.饮食的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护理
1. 体位的护理术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

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病人可抬高床头15~30°,术后72小时禁止患侧卧位。

2.生命体征的观察由于肿瘤位于后颅凹、桥小脑角,靠近脑干,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因此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是关键。

尤其是呼吸和神志的改变。

如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术后护理
3 .饮食的护理术后禁食1~2天,待病人完全清醒后,第一次进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食以半坐卧位健侧最好。

食物温度在30~50°,以固体为主。

动作要缓慢,不可操之过急,防止误吸。

若术后禁食2~3天后仍存在吞咽困难者应留置胃管,鼻饲饮食。

并注意观察胃液,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应激性溃疡。

术后护理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听神经瘤手术有可能损伤后组颅神经,咽反射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容易因误吸而窒息,故术后根据情况及时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

有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发生吞咽困难、咳嗽无力,病人主动排痰困难。

需按时翻身叩背、随时吸痰,防止呼吸道阻塞和肺炎的发生。

患者于9.27返回病房,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均灵敏,头部敷料清洁干燥,左耳听力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患者左侧鼻腔流出少量淡红色血性液,给予腰大池引流术。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 面神经损失的护理
2. 三叉神经损伤的护理
3. 后组颅神经损伤的护理
4. 脑脊液漏的护理
5. 肺部感染的术后护理
面神经功能障碍分级
级别面神经评价临床表现
Ⅰ级正常所有面部各部分功能正常
Ⅱ级轻度功能异常肉眼看面肌略微力弱,非常轻的面部联带活动失
常,静止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
运动:①额纹有轻度-中度运动;②用力可完全
闭眼;③口角略有不对称
Ⅲ级中度功能不全明显但不是变形性不对称,仔细观察没有严重联
带活动
运动:①额纹有轻微或轻度运动;②用力可完全
闭眼;③口角用力时稍有力弱
Ⅳ级中度-严重功能不
全肉眼看有明显面肌力弱,或相对面纹不对称
运动:①额纹无活动;②不能闭眼;③用最大努力口仍不对称
Ⅴ级严重功能不全只能感觉有活动,静止时面部不对称
运动:①额纹活动不对称;②不能闭眼Ⅵ级全麻痹面部无任何活动
术后护理
1. 面神经损失的护理因术后伴有面神经损伤,可出现患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的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故术后对面部功能锻炼和角膜的保护尤为重要。

(1)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角膜干燥溃疡引起失明。

告知病人减少用眼和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墨镜保护。

(2)面部保暖,勿用冷水洗脸,以免直接吹风。

外出时戴口罩,预防感冒。

(3)加强口腔护理,指导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避免食用过热、寒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进食后及时漱口。

(4)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按摩,表情动作训练,早晚各一次,力度适宜。

如用食指、拇指把口角拉向耳侧做被动运动,对镜子做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防止肌肉萎缩。

(每个动作可做2~4个八拍)
术后护理
2.三叉神经损伤:由于内听道口距三叉神经仅1.5㎝,肿瘤发展上极可达三叉神经,故术中可能会损伤三叉神经。

因此术后一周会出现口唇周围带状疱疹,口角溃疡。

护理
1)术前宣教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出现此类并发症,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术后慌张恐惧。

(2)给予抗病毒药物外涂,常用药物:阿昔洛韦或给予营养神经药静脉输入,并注意口腔卫生。

术后护理
3.后组颅神经损伤的护理因术后损伤后组颅神经,常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

(1)进食时易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抬高床头30°。

(2)第一口饭要由护士亲自喂。

从少量开始,酌情增加。

(3)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对咽部进行刺激。

(4)有构音障碍的患者可鼓励其多谈话交流、训练说话能力,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5)存在共济失调的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
4. 脑脊液漏:脑脊液切口漏,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发生原因多与硬脑膜不缝合或缝合不严密,乳突小房封闭不严有关
护理
(1)若术后病人出现脑脊液鼻漏,嘱其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

平卧位或半坐卧位。

(2)禁止做挖耳、打喷嚏、擤鼻涕、用力咳嗽、屏气排便等动作。

(3)有脑脊液流出的鼻腔禁止填塞。

(4)若2~3天鼻漏仍无消失,应报告医生行腰椎穿刺置管术。

必要时行修补手术。

术后护理
5.预防肺部感染:由于手术刺激或损伤后组颅神经,
导致呛咳、吞咽反射减弱等,易发生误吸,导致
吸入性肺炎
护理
(1)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取半卧位或侧卧位。

病情允许可早期下床活动,不能下床或意识障碍、昏迷的患者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叩背。

(2)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者,应定时抽吸痰液,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3)有效稀释痰液,给予雾化吸入。

(4)不要用吸管进食饮水,以免误吸,有呛咳的患者尽早留置胃管,鼻饲饮食。

(5)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免口腔部细菌误吸入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出院宣教
1. 嘱病人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饮食,避免食用过硬、不易咬碎或易致误吸的食物,不要用吸管进食
饮水,以免误吸引起呛咳、窒息。

2.合并神经功能缺损的病人,术后半年至一年可有部分恢复,可选择必要的辅助治疗,如高压氧、针灸、理疗、中医药等。

3. 听力障碍的病人尽量不要单独外出,以免发生意外,必要时可配备助听器,或随身携带纸笔等。

4. 步态不稳者继续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外出需有人陪同,防止摔伤。

5. 遵医嘱按时滴眼液滴眼。

眼睑闭合不全者,外出时要戴墨镜或眼罩保护,以防阳光和异物的伤害;夜间睡觉涂贝复舒凝胶,以免眼
睛干燥。

6. 有面瘫、声音嘶哑而产生悲观心理的患者,家人及朋友应鼓励面对现实,并安慰、开导病人,鼓励参加社会活动,消除负面心理。

7. 术后3~6个月门诊复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