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习作习作内容校园的一处景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一、启发谈话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多,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现在给大家2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
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五、习作欣赏校园春色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的“椅山”山洼里,很隐蔽。
步入校园,才能见到一座教学楼,像一个巨人似的,安然坐在碧绿的“沙发”上,非常幽静。
我们的校园不算很大,但花草树木遍布,在群山的映衬下,一年四季有迷人的景色: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花草繁茂;秋天,菊花飘香;冬天,松青雪白。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校园的春色。
春姑娘悄悄地、轻轻地、默默地走进校园,校园里顿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也破土而出,给校园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仔细看,它们嫩嫩的、毛茸茸的,十分喜人!光秃秃的树上也吐出了新枝嫩芽。
那嫩芽,就像一个个绿色的珍珠,翠亮翠亮的。
柳树垂下那柔软如丝的柳条,在春风中轻轻地摇动,好像在向人们招手。
几只春燕自由自在地从校园上空飞过,一群小鸟儿在树丛中唧唧喳喳地叫着,像似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坛里,各种花儿纷纷开放,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散发出阵阵清香。
树阴下,蚯蚓日夜不停地疏松土壤,蚂蚁遍地乱爬,寻找新的巢穴。
花、草、树木、小鸟、昆虫们沐浴在太阳公公的温暖中,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春意盎然的校园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辛勤的园丁──老师们,在精心地备课,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们这些花朵。
同学们正抓紧这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
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写作;有的同学站在窗前,凝视天空,对着那美丽的朝霞在幻想;有的在高声朗读,校园里一片琅琅的读书声。
课间休息,同学们尽情欣赏着满园生机勃勃的春色,趁着大好春光进行着各种活动,有的在跳高、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打乒乓……春天的气息多么清新,同学们都陶醉在这春色中。
啊!春天给校园带来了生机,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春天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我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栋梁之材……第二课时作文讲评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5、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6、修改誊抄习作。
第二单元习作习作内容《跟×××说说心里话》习作要求1、明确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印象最深的最想说的事来写。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心里话。
比如说受了家长、老师的委屈,同学之间闹别扭等等,这些话有时不方便当着别人的面说,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书面的形式把他表达出来。
今天我们以《跟×××说说心里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在写之前,我们先围成小组,与同学说说你心里有什么话最想跟谁说?二、小组讨论心里有什么话最想跟谁说?三、集体交流心里有什么话最想跟谁说?四、习作指导1、今天,我们以《跟×××说说心里话》为题,写一篇习作。
怎么写?2、先想好向谁说心里话,然后把题目补充完整:(板书)先写:可以点明主题──你想说什么心里话(比如:奶奶总以为你还小,什么事都不放心,什么都不让你干或者同学之间为了什么小事产生了误会等。
)再写:具体的事例(比如奶奶怎么不放心你;写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纯熟是误会)这件事要写具体,但不能像流水帐。
后写:点明自己对谁说的什么心里话(比如请奶奶要相信自己已经长大或告诉同学不能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影响了同学之间往日的友情)。
五、学生习作六、习作交流七、欣赏《妈妈,我想对您说》当我生病时,是谁在我身边守着我,是我的妈妈;当我遇到困难时,是谁在我身边支持我,也是妈妈;当我伤心难过时,又是谁在我身边安慰我,都是妈妈。
每一次,都是妈妈在我身边给予我无尽的爱。
我真想对我那亲爱的妈妈说一声:“感谢你,我亲爱的妈妈。
小时侯,我是个极之调皮的小孩,给了妈妈惹了不少麻烦,而妈妈总是无言地替我撑下这一切的麻烦。
甚至连那一次,她也没有丝毫怨言。
那天,我爬上了人家刚建好的工棚,正好让买菜归来的妈妈碰见了,看见小小的我爬到那么高,便急忙地喊我下来。
我向妈妈摆摆手,示意我并没事,却来了一个重心不稳的麻烦,结果整个人都“飞”了下去。
在昏迷前,我看见妈妈泪流满面的抱着我,接着就失去知觉了。
在朦胧中,我隐约听见妈妈的声音,她正叫我赶快醒来呢!于是,我睁开了双眼,发现原来已经身处病房了,“哎呀!好痛哦!”我下意识地叫出来,很明显地,我的额头被缝了几针。
咦?妈妈在椅子睡着了。
我正想靠过去看看,妈妈却张开了眼睛。
吓了我一大跳,妈妈原来明亮的眼睛中布满了血丝,乌黑发亮的头发竟增添了不少白的色彩,整个人显得瘦了一圈,“好啦!终于醒了,饿吗?”直到妈妈关切的声音从耳边响起,惭愧、内疚的心理促使我的鼻子不由得一酸,那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不断往下掉。
看到我这般模样,妈妈又以为我有什么事,还担心的问:“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我摇摇头,抱住妈妈,泣不成声的喊:”妈,我没事,对不起,对不起!”那时,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笑了笑,似乎包含着什么韵意。
妈妈啊!身为儿子的我,现在还不能为您做些什么事,只能深深地对您说一声:“感谢您,我的好妈妈。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一、概述习作的情况。
二、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2.挑选初稿中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四、多元评改,修改完善。
1.朗读自改自评。
学习提示:你来当自己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拿起手中的红笔,为文中的精彩生动处画上波浪线,把错漏的地方悄悄地改过来。
2.小组互评。
评改要求:第一,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精彩感人的地方。
第二,圈出错别字。
第三,定级别。
3.各小组推荐精彩佳作或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赏析重点:有个好题目,写出了心里话,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学用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手法。
4.学习借鉴同学的佳作,第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请爸爸妈妈写几句评语。
再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6.誊清修改好的作文,上交给老师批改、定级。
第三单元习作习作内容观察自然受到的启示习作要求1.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写作要求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2、师引导: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三、同桌互改四、佳作欣赏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我和汪强、汪诚都喜欢玩小动物,也喜欢解剖动物。
有一次,一位农民老伯伯把几只蚌用砖头戳碎后吃,我看见从敲碎的蚌壳里流出一种淡蓝色液体,就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伯伯说:“是蚌的血。
”我听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红的呀,蚌的血怎么会是淡蓝的呢?”这天下午,我们到河里去摸蚌,不一会儿,就摸到了许多。
我们选了一只最大的,决定做一次实验。
我们把蚌养在脸盆里,等它张开了蚌壳,就把一根木棍插进去,使两片蚌壳之间留有一条缝隙;然后我看到一颗轻轻跳动的浅蓝色的心脏。
我们就用锋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开,看到从里面流出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这时,我们相信了那们农民伯伯的话、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这说明,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蝉发音的秘密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
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
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
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
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
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
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
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
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
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
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
第二课时习作评改一、学生自改、互评1、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用——勾出好词好句。
2、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词句。
3、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写评价语三、师总评第四单元习作习作内容《一张照片》习作目标1、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2、引导学生围绕画面,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止的画面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引申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