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演奏)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能演奏乐曲。
2、喜欢演奏活动,体验与同伴轮奏和演奏中用眼神交流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利用晨间、餐前、离园前等安静活动时间,有意识地播放音乐《凤阳花鼓》,引导幼儿欣赏乐曲,自由地用体态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2、材料准备:碟子和筷子若干,画有眼睛的小卡片八张,小鼓一面,音乐《<凤阳花鼓>图谱》。
3、材料配套:数字资源《〈凤阳花鼓〉图谱》。
活动过程:1、欣赏音乐《凤阳花鼓》,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回忆,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表现音乐活泼欢快的节奏特点。
(1)哼唱第一乐句并表演动作引发幼儿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2、倾听音乐,看数字资源《〈凤阳花鼓〉图谱》,探索第一段乐曲中碟子的演奏方法。
(3)展示第一段乐曲的节奏图谱,以问题的引导幼儿探索图谱中碟子的颜色、大小及位置排列不同所代表的意义。
a、师:你们看到图谱上的碟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碟子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引导幼儿发现红、绿两种颜色的碟子分别代表两个演奏小组。
)b、师:为什么有的碟子大,有的碟子小?(启发幼儿迁移过去的学习经验,知道大的碟子演奏的时间长,小的碟子演奏的时间短。
)c、师:除了颜色、大小不同还有哪里不一样?有的碟子位置错开排列,表示什么?有的碟子上下对应排列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对比,知道碟子错开排列表示两组交替演奏,碟子上下对应排列表示两组同时演奏。
)(3)幼儿听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a、将幼儿分成红、绿两组,听音乐、看图谱,熟悉节奏。
请红组幼儿看图谱中的红碟子,绿组幼儿看绿碟子:图谱中碟子错开排列时,红组幼儿双手在脸的左侧拍手,绿组幼儿双手在身体腰部的右方拍手;图谱中碟子对应排列时,两组幼儿双手同时在身体的正前方拍手。
(4)幼儿持碟子练习演奏第一段音乐。
重点引导幼儿尝试伴随着自然的动作用眼神与同伴交流,使演奏动作更好看,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3、迁移第一段乐曲的演奏经验,学习用碟子为第二段音乐伴奏。
(1)展示第二段图谱,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观察第二段图谱中碟子的符号与敲击速度的关系,以及空拍时的碟子演奏方法。
(2)引导幼儿持碟子演奏第二段音乐,提醒幼儿注意前八小节空拍不演奏。
a、第一遍演奏后引发幼儿讨论和交流:怎样使八个空拍时的演奏动作变得更好看?(启发幼儿运用伴随着自然的动作,眼睛看着拿筷子的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b、将八张画有小眼睛的卡片贴在相应的空拍处,提醒幼儿演奏第四拍时眼睛要看手。
(3)请幼儿运用新的方法再次演奏第二段音乐,体验用自然的体态动作演奏的美感。
4、幼儿完整演奏乐曲,体验成就感。
(1)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奏两段乐曲,提醒幼儿演奏中运用眼神交流、眼睛看手的方法。
(2)引导幼儿看教师的指挥,完整地演奏两段乐曲,体验成功演奏的快乐方法。
(3)添加鼓,由教师或一名幼儿敲鼓,鼓励幼儿按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大胆地演奏,增强乐曲活泼、欢快的气氛,进一步丰富演奏效果。
活动延伸:1、游戏活动:在音乐区投放乐器、图谱、音乐,引导幼儿自主演奏;添加铃鼓、串铃或沙球等乐器,让幼儿自由结伴分成红、绿两组,尝试红组幼儿增加铃鼓,绿组幼儿增加串铃或沙球为乐曲伴奏,感受其更为丰富的音响效果。
买菜(歌唱)活动目标: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说唱。
2、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角色游戏“菜市场”,认识常见的蔬菜。
2、材料准备:菜篮子若干,扮演老奶奶的头巾或围裙一个,音乐《买菜》。
3、环境创设:利用歌中所唱的蔬菜实物或图片布置菜市场的情境。
4、材料配套:数字资源《〈买菜〉〉图谱》。
活动过程:1、以“逛菜市场”的形式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啊,老师带你们去逛逛菜市场吧,看看菜市场里卖些什么菜。
(2)播放歌曲《买菜》,营造气氛,引导幼儿在音乐声中观察蔬菜,并说说它们的名称。
2、欣赏歌曲,学习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2)播放数字资源《〈买菜〉图谱》,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a、师:歌曲里唱的“我”和谁去买菜?买了些什么菜?歌曲里是怎么说这些菜的?b、启发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一出示相关图片贴在图谱的相应位置上,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顺序。
c、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是用唱的、哪些地方是用说的,并引导幼儿学习说唱部分的歌词。
(3)幼儿看图谱按歌曲的旋律节奏朗诵歌词,重点练习唱与说的衔接学习说唱部分的歌词。
3、尝试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看图谱跟随音乐伴奏学唱歌曲。
a、启发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在说与唱部分要跟上音乐节奏。
(2)学习用接唱的方式与同伴合作演唱歌曲。
a、在幼儿学会演唱后,将幼儿分成两组,尝试合作接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提醒幼儿要接得流畅,跟上节奏。
接唱部分:(一组幼儿)鸡蛋圆溜溜呀,(二组幼儿)青菜绿油油呀,(一组幼儿)母鸡咯咯叫呀,(二组幼儿)鱼儿蹦蹦跳呀。
(3)师幼表演唱。
教师扮演老奶奶,幼儿提着菜篮子模仿买菜,和教师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唱。
教师注意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自主添加动作,大胆表现,充分感受表演唱带来的愉悦体验。
活动延伸:1、游戏活动:在表演区投放歌曲图谱、头巾、围裙等,鼓励幼儿自主扮演,自由结伴表演唱歌曲、接唱歌曲,体验多样化方式演唱的乐趣。
老狼(音乐游戏)活动目标:1、能根据歌词提示创造性地表现老狼的动作、神态,提高音乐表现力。
2、体验扮演角色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老狼头饰,音乐《老狼》。
活动过程:1、幼儿倾听歌曲《老狼》第一段,感受音乐表现的老狼形象。
(1)鼓励幼儿用自己所听到的歌词说一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狼?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它?(2)师幼共同扮演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老狼。
2、幼儿欣赏歌曲第二段,说说歌中唱的老狼是什么样的、自己猜对了没有。
(1)欣赏前先启发幼儿想象这是一只坏老狼还是好老狼,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理由。
(2)欣赏后请幼儿想想对付老狼的办法。
3、幼儿游戏。
(1)讲解游戏玩法第一段歌词:a、请一幼儿或教师扮演老狼,随乐表演老狼“身体瘦瘦脚儿长、眼睛斜斜发绿光”的贼头贼脑、到处张望的模样。
b、第二段歌词:其他幼儿扮演猎人。
①~②小节,猎人边唱歌边指着老狼。
③~①小节,教师鼓励猎人根据歌词提示自编动作表现。
③3小节至结束,猎人做举枪动作,朝着老狼的方向有节奏地开枪,并发出“叭叭”之声。
c、规则:老狼必须在“××|××0|×|—|×0|”的枪声中做被枪击中身体某个部分的动作,如抱头、抱屁股,东跑西窜躲子弹,听到“叭—”时,才能在枪声中慢慢地倒地“死”在地上。
(4)幼儿分别扮猎人和老狼玩游戏,重点指导幼儿表演老狼的动作,鼓励幼儿有创意地表达和表现。
(5)提醒幼儿只能在三句重复的歌词“给你一枪”时,才能举起枪来,三个休止停顿的地方各做开枪动作一次。
活动延伸:1、游戏活动:(1)在美工区投放信封、剪刀、水彩笔等,引导幼儿自制狼、羊的信封纸偶或小指偶,折猎枪、手枪。
(2)在表演区投放老狼头饰、音乐,引导幼儿利用自制的纸偶、猎枪等玩具,自由结伴游戏或小组游戏小树叶(歌唱)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落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意境,体会小树叶和树妈妈的情感。
2、能分别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歌声演唱两段歌曲,并注意唱歌时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1)带领幼儿到户外捡拾落叶,观察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的姿态。
(2)与幼儿共同讨论小树叶离开树妈妈时的心情。
2、材料准备:音乐《小树叶》,落叶人手一片。
3、环境创设:用幼儿捡拾的各种各样的落叶装饰活动室。
活动过程:玩游戏“小树叶”,感受音乐表达的意境。
(1)用语言创设游戏的意境,引导幼儿手持一片落叶,扮演落叶,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声中,随乐自由表现小树叶。
a、师:秋风起来啦,小树叶飘呀飘,离开了亲爱的树妈妈。
小树叶小树叶,你要飞向哪里?心里可害怕?(2)第一段音乐停后,教师可先让幼儿说说:小树叶会害怕吗?为什么?a、师:小树叶沙沙沙,好像在勇敢地说话,我不怕我不怕,等春天来了,我就会回来打扮我的树妈妈。
b、与幼儿共同讨论小树叶离开树妈妈的心情,然后引导幼儿理解第二段歌词2、欣赏歌曲,理解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让幼儿自然地围坐在教师身边倾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启发幼儿边欣赏边自主地用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学唱歌曲,体验小树叶和树妈妈的情感。
(1)哼唱歌曲。
引导幼儿听音乐伴奏,用“嚼”的发音哼唱第一段歌曲旋律,体验树妈妈看到小树叶飘走时略带悲伤的情感;用“啦”的发音哼唱第二段歌曲旋律,表达小树叶渐渐变得勇敢坚定的情感。
(2)跟唱歌曲。
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边唱边做与歌词相关的动作。
a、师:第一段歌词讲述秋天来了,小树叶要离开树妈妈了,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歌来表现小树叶和树妈妈离别的心情?(舒缓、连贯。
)b、师:第二段歌词讲述小树叶好像在说话,说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乐观、勇敢?(跳跃、断顿。
)4、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鼓励幼儿根据两段歌词表现情绪的不同,讨论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并尝试,如小组唱、男女朋友对唱、个别幼儿领唱等。
活动延伸:1、游戏活动:(1)在美工区投放课前收集的落叶,引导幼儿进行树叶剪贴画、树叶印画、制作树叶书签和树叶头饰等活动。
(2)在表演区引导幼儿利用自制的树叶头饰进行歌舞表演。
2、生活活动:带领幼儿秋游或散步,观察秋天的景象,欣赏大自然赋予秋天的美,同时边观赏秋景边演唱《小树叶》。
大马大马告诉我(演奏)活动目标:1、能用弹舌创编马蹄声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发声,尝试选择合适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2、学习看指挥演奏乐器,遵守打击乐器活动的规则。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铃鼓、碰铃、木鱼、双响筒、串铃、大鼓等乐器各若干,音乐《大马大马告诉我》。
活动过程:1、模拟发声游戏。
(1)模拟马蹄的“嗒嗒”声,引导幼儿模仿并讨论:你们见过奔跑的马吗?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什么声音能催马儿跑得更快此?2、幼儿欣赏音乐。
(1)引导幼儿安静地欣赏音乐《大马大马告诉我》,感受马儿奔跑时活泼、欢快的情绪。
(2)随音乐用语言和拍手配合进行表现,如每个乐句的前两小节模拟马跑的“嗒嗒”声后两小节拍手。
(3)集体跟随音乐练习,最后一小节全体同时喊“驾”。
3、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1)请一半幼儿在每个乐句的前两小节用弹舌发出马蹄声,另一半幼儿在每个乐句的后两、节拍手,注意引导幼儿看指挥,协同配合。
4、幼儿持乐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