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1病虫害及防治

烟草1病虫害及防治


(二)烟草大田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赤星病
(1)分布 赤星病在全国各烟区
都有发生, 近年来是我国 烟草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 (2)症状及发生条件
赤星病是烟草生长中 后期发生的叶斑病害。最 初在叶片变成褐色, 边缘 明显, 具有明显的同心轮 纹, 外围有淡黄色上形成 黄褐色圆形小斑, 以后晕 圈。发生严重时, 许多病 斑合并, 叶片枯焦脱落, 有 时在叶脉和茎干上形成深
5)药剂防治。40%灭病威400倍, 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和1∶1∶200波尔多液叶面喷施, 有较好的防治 效果。
4.烟草根黑腐病
(1)分布 各省都有一定为害,
据近几年的调查有加重趋 (2)症状及发病条件
主要发生在烟草幼苗 或成株的根系, 使根呈特
烟株在大田受到根黑 腐病的侵染后, 生长缓慢, 植株矮化, 小根尖端腐烂, 大根表面呈粗糙的黑色凹
5.烟草空茎病
(1)分布 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细菌
病害,全国各烟区均有发生, 一般南方烟区重于北方烟区。 (2)症状及发病条件
往往于打顶及抹杈时发生, 一般从打顶的断口侵入,沿髓 部向下蔓延,茎秆心髓变褐软 腐,顶叶萎蔫,叶片下垂或脱 落,茎杆变空;叶表受害时, 最初表面为青绿色斑点,严重 时叶肉消失,仅残留叶脉。 湿度高时,有利于空茎病的发 生危害。人为造成伤口加重危 害。
11.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
(1)分布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国
内各产烟区均有发生。已成 为黄淮烟区最严重的病毒病
(2)症状及发病条件 烟株发病初期出现明脉,
不久叶脉两侧的组织呈深绿 色带状。受坏死株系侵染的 病株, 叶脉呈褐色至黑色坏
烟田蚜虫数量多, 烟株 幼嫩, 移栽后气温较高, 天气 干旱和遮阴条件下, 病害发 生严重。尤其在烟草和马铃 薯等蔬菜混种的地区或地块 发生严重。
(2)立枯病
分布:全国各烟区均有
症状:危害部位为茎基 部,起初在病部表面形 成褐色斑点,后茎部显 著凹陷收缩、变细,甚 至倒伏。发病一般在三
发生条件:中温、中 湿利于发病,温度20℃ 以下,往往在揭膜后, 遇干旱风后引起发病。
(3)猝倒病
分布:南方烟区重于北方烟 区,但一般不会造成大的损 失。 症状:主要在3叶期内以前 发生。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 渍状腐烂,发病后期象开水 烫过,烟苗成片死亡,成
3.烟草蛙眼病
(1) 分布 全国各烟区都有发生,
其中广西、湖南、河南等 (2) 症状及发生条件
蛙眼病可危害烟苗、 大田成株和已收获的叶片, 病斑较小, 圆形, 褐色、茶 色或污灰色, 病斑中央散布 病斑一般发生在下部叶片 上。高温阴雨有利于蛙眼
(3)防治方法 1) 2) 3)深耕, 4)提高烘烤初温,即用38-41℃进行烘烤, 并注意排湿, 可
发病条件:猝倒病发生与气 候条件关系密切,低温、高 湿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温度 低于24℃,苗床排水不良, 降雨过多易于发病。
2.苗床病害综合防治
(1)苗床地的选择及苗床期卫生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无病地作苗床,施用无菌
肥料,远离烤房和菜园地。发现病苗,拔出抛出田外, 烧毁深埋。
(2) 将肥料施入已作好的苗床,用40克/m2溴甲烷或
(1)分布 是危害最重的细菌病害,
发生较为普遍,以长江以南各
(2)症状及发病条件 受病枯萎的叶片,初期仍
为青绿色,茎和叶脉内的导管 变黑,随后病菌侵入皮层及髓 部,外表发现纵长的黑色条斑, 无病一侧正常,呈“半边疯” 状态,挤压切口出现黄白色乳
高温高湿是青枯病发生流 行的主要气候条件。地势低洼、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地块发
(1)选用抗病品种 种, (2)栽培防病 1)加强苗床和田间管理,提高烟株自身抗 病性。2)均衡营养,提高烟株自身抗病性,氮、磷、钾合 理配比,适当提高钾肥用量。提倡在生长前期叶 面喷施 磷酸二氢钾 。3)搞好轮作,不与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轮 作、连作和邻作。提倡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水稻产区以 水旱轮作为最好。PVY严重的地区应严禁与马铃薯或油 菜邻作或间作。4)避蚜防病 大棚苗期,以不低于40目的防 虫网遮挡通风处,普通苗床应预先在薄膜下铺设防虫网。 地膜覆盖在提高地温等综合效应下促进了烟株生长,提高 了烟株自身的抗病性;同时也能有效地驱避病毒传播媒 介蚜虫,极大地减轻病毒病为害,病毒减低大约50%左右。 建议使用银灰色地膜,效果更好。在麦烟共生期内,小 麦可有效地阻挡蚜虫向烟株上转移,从而减少了传播病毒 的机会,使病毒病的发生大幅度降低,防病效果很好。个别 地区可采用麦烟套栽。
常见烟草病虫害的识别 及防止技术
(一) 烟草苗期主要病害及防 治技术
1、烟草苗期主要病害简述
(1)烟草炭疽病
分布:全国各烟区均有 发生,烟草各生育期、 叶、茎、蒴果均可受害, 但以苗期受害重,严重的
症状:感病初期,叶片 出现水浸状圆形小斑点, 周围隆起,中央凹陷, 病斑颜色灰白到黄褐色。 发病条件:苗床留苗过 密,湿度过大排水不良, 温度在25-30℃条件下易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K326、K346、K394、G140、G80、 G28、NC82、NC89、Coker176对青枯病都表现一定的 抗病性。
2)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 3)加强田间管理。高起垄,疏通沟渠,注意排水,避 免土壤湿度过大。适当增施0.1%硼砂,提高烟株抗病 能力。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00单位/毫升农用链霉素 (每株50ml
7.烟草野火病与角斑病
(1)分布 这两种细菌性病害经常在
田间混合发生,在全国各烟区
(2)症状及发病条件

野火病主要发生于烟株旺

长后期。叶部症状:初为黑褐

色水渍状小圆斑,周围有一圈
很宽的黄晕。病斑扩大后,合
并为不规则的大斑,上有轮纹。
10.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
(1)分布 国内各烟区普遍发生的
主要病毒病, 流行和为害重于 TMV (2)症状及发病条件
发病初期, 叶脉透明, 几 天后出现花叶。叶片常变窄 薄、扭曲, 叶缘一般向上翻 卷。严重受害烟株矮缩, 根系 发育不良。 春季通过有翅蚜迁飞传到烟 草上。此外,也可通过汁液 摩擦传染。烟草现蕾前易感 病阶段的传毒蚜虫数量大, 气 候干旱, 旺长期前后气温波动 较大, 出现冷雨降温以及干热 风, 病害往往发生重。
12.烟草蚀纹病毒病(TEV)
(1)分布 在国内均有发生,有
扩大蔓延趋势。是陕西省 和河南西部的主要病害。 (2)症状及发病条件
受害烟株症状一般在 旺长中后期显现, 发病初期, 叶面形成褪绿黄点;后期 病组织连片枯死脱落, 仅留
在适于蚜虫发生的条 件下,
13.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方法
目前烟草病毒病仍没有很好的防治措施,因此病毒
2.烟草黑胫病
(1)分布 我国烟田为害最重的
病害之一。 (2)症状及发生条件
烟草黑胫病在苗床和 大田均可发生, 主要为害 大田烟草。 苗期,首先在茎基部或底 叶发生黑斑, 后向上发展, 造成幼苗成片死亡。成株 期,主要侵染茎基部和根 部, 受侵部位变黑。病株 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 萎蔫, 最后整株死亡。多 雨潮湿时,引起“腰烂”。 高温高湿有利于黑胫病的 发生。
3)合理施肥。N、P和K适当配比,适当增加磷肥和钾
4) 5)药剂防治。初发生时,喷1∶1∶160波尔多液或200 单位/毫升农用链霉素,7-10天1次,连喷2-3
8.烟草根结线虫病
(1) 分布 发生较普遍,受害比
(2) 症状及发病条件 根部形成大小不等
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根结, 须根极少。地上部分矮小, 叶片黄萎。
(3) 1)苗床消毒, 用菌毒清100倍液喷洒苗床土,边喷药边翻土,以苗床土湿润
为宜(菌毒清对人无毒且成本很低),苗床土在喷药后即可使用。
蒸消毒的方法, 2) 消毒方法可采用菌毒清100倍液消毒,也可用0.1%硝酸银液消毒。 3) 在进入苗床或大田前,最好用肥皂水消毒。在进行苗床或田间
操作时,能接触到烟株的工具均应严格消毒。特别要注意剪苗工 具及在剪苗过程中的消毒,建议用菌毒清100倍液在剪每盘苗前消
(3)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K326、K346、K394、NC82、NC89、 G140、G28、G80、中烟90
2)
3) 4)起垄栽植,防止田间过水、积水。及时清除病叶及病株。 5)药剂防治。25%甲霜灵5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根1-2次, 防效可达80%以上。连作有病烟田必须在移栽后即用药, 连续用药2-3次。在白肋烟上黑胫病已产生抗药性,宜 使用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25%普力克可湿 性粉剂500倍进行防治。
(3) 1)加强苗床管理。控制苗床湿度,及时揭膜晒苗,降 低烟苗密度,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2)
3)及时拔除病株,田外深埋或烧毁,病穴内撒少量石 灰,以免病菌传播。 4)
5)药剂防治。农用链霉素,200单位/毫升喷洒,一般 1-2次。打顶时,在伤口处涂抹200倍的苯酚液可起到 防病作用。
6.烟草青枯病
角斑病在烟株生长后期
发病较重。病叶上形成的角形 黑褐色小斑,边缘明显,四周
角 斑
空气和土壤湿度大尤其是

暴风雨后发病严重;施氮肥过 多,钾肥不足,烟株生长后期
(3) 1)选用抗病品种。G80、金星6004等表现一定的抗病性, 另外白肋烟、雪茄烟有部分品种表现一定的抗病性。
2)轮作。轮作3-5年,销毁烟田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50毫升/m2斯美地或适每地熏蒸,密封至少48小时, 然后揭膜散毒48-72小时,整平苗床,灌足底水,再 播种。为防治烟草病毒病,在播种、假植前、剪叶前、 移栽前均应喷施抗病毒药剂,播种时可将抗病毒剂药 液(菌毒清100倍液)代替第一次浇水施用。
(3)种子消毒 1%硫酸铜,0.1%硝酸银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催芽。 (4)苗床管理及药剂防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