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汉武帝

论汉武帝

论汉武帝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

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

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

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阉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

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二帝国。

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

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草莽行迹近乎无赖与游侠(黑社会领袖)之间的边缘人物。

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动乱纷争之际,终于取得全国政权。

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

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

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

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

直到汉武帝的降生,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中国历史上对其评价很高,在其执政风格以武为主,刘彻于7岁到16岁间,朝政由虞太后主掌,小小年纪已不霄人羽翼,与自已的祖母暗斗十数年,最后虞太后知其高皇血脉并非平庸之辈,安然隐退,由此满腔报复的刘彻着手亲政。

在汉武帝的治国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历学家们统一并没有异议的看法,可是在刘彻执政44年间,汉武帝却是彻底的法家治国思想,在历朝历代来看,儒家思想是符合封建君王治理国家的,甚至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从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愚民的作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对百姓以儒家思想布恩施,宣儒道以示政府怀柔,以儒家教化天下的同时也用法治法则甚至重典来约束官吏,儒学与法学的有效结合,可以说,刘彻是以儒学为辅却是以法家思想治理的汉王朝,使国力日盛,吏治相对清明,并为汉王朝的军事顶盛扫清了后顾之忧。

汉武帝是一位极具魄力的皇帝,甚至称之为霸道也不为过,在其年轻时期汉王朝崇武治军的思想贯彻军中,在其持剑主朝就可以看出,他主持的汉王朝是一个充满男性阳刚的朝代,处处透露着舍我其谁的霸气,在其前任的数位帝皇对西域匈奴采取的和亲以换边境安宁的做法极为不齿,从登基依始就为洗刷这一在他看来国民一大耻辱的境况努力着,尤其是面对伊稚斜单于和亲后尚滋扰边境,滥
杀屠城深深刺痛,“寇可往,我亦可往!”拉开了汉王朝对外政策反守为攻的序幕。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虽然首战失利但这也开始了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论及汉武帝一朝的军事战役,人们往往言必称卫青、霍去病、李广,没有人注意到璀璨四射的将星、帅才背后,那位文治武功才能均凌驾于后世西方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相的最高统帅--汉武帝。

当年,汉武帝决意改变祖制、对匈开战,韩安国、汲黯等前朝老臣,公孙弘、主父偃等当朝新锐,纷纷高唱反调。

群臣应者寥寥,首战无功而返,年轻的汉武帝力排众议。

此后,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对匈奴作战的三大重要战役,都由汉武帝亲自决策部署,选将调兵。

至于具体的用兵时间、出兵地点、兵力部署、攻击方向,汉武帝都事无巨细,总揽无遗。

一举扫平匈奴这个心腹危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将匈奴并入了汉王朝版图,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商贸发扬了汉朝文化,以文广施布恩强化了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除了对匈奴的战争在汉王朝版图东北部,他兴兵绞灭卫氏朝鲜,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使汉帝国版图至此完成。

同时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在西南先后设立了七个郡,至秦后重归汉版图。

终汉武大帝一生,亲朝政,尊儒术,立中朝,建年号,平匈奴,通西域,拓疆域,不可谓誉满天下,也榜满天下,总之其武功大于文治,汉朝是一个男人的朝代,至今还让我们津津乐道,军队无论为用兵滔略还是单兵素质,作战装备都是古往今来首屈一指,也有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

可以说自汉代以后尤其是西汉以后,中国的历朝历代也不再有汉武的雄风,有人说是儒家误了汉民族,但汉武帝为什么会在平衡点上常握得如此到位,后世之君并非没有一等一的君王而是他们只看到了儒学式的文治教化更方便于统治黎民,而疏忽了法治才是治国强军之道,所以汉武大帝的一句开篇语说的好:他
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

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

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

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

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

他的诞生据说伴随着母亲梦见红日人怀,他的曾祖父刘邦托梦为他命名为“彘”(野猪)——而他的父亲则解释此字谐音于“智”,为他改名为“彻”,透彻,并赐号日“通”;而他也的确是一位智圆行方、通彻无比的传奇男子。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太阳之皇、圣武大帝。

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

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不幸地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爱他的。

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

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
/
/u/5925165099?is_hot=1 /
/
kz7XcA05w1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