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 法与社会

法理学 法与社会


第三节 法与科学技术
一、科技进步对法的影响 1、对立法的影响 2、对司法的影响 3、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4、对法律方法论的影响 二、法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科技进步对立法的影响
1、科技发展对一些传统法律领域提出了新的问 题,使民法、刑法、国际公法等传统法律部门 面临种种挑战,要求各个法律部门的发展要不 断深化;(eg.克隆人、ATM取款、南极岛主权) 2、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的立法领域, 科技法日趋成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 3、随着科技的发展,关于科技法的研究也随之 广泛开展起来;科技法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 学科,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
第二节 法与经济
一、经济基础决定法 1、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 定的。法要具有尊严和权威,就必须正确反映 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作为经 济基础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不能因为经济对法的决定作用,就否认:法 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法与其他社会现象关系 密切。(恩格斯)
二、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通过生产 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具体而言: 1、法确认经济关系(eg.物权法) 2、法规范经济行为 3、法维护经济秩序 4、法服务经济活动(eg.减少行政审批)


上面的例子只是谈到一类制度缺陷。制度障碍也可以体现为那些 各式各样的行业准入审批、对市场的行政管制,还有许多灰色和 朝令夕改的规章。这些都拖延了创业时间与交易速度。比如,从 申请注册公司到真正得到营业执照以至开业,一层层审批过程是 创业者要经过的第一道关,走完这一道关所需时间的长短基本能 反映一国、一地区的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创业和更广义的市场交 易。在加拿大, 这一过程最快,只需2天,美国需7天,意大利最 长,需时121天,在中国需要111天。按每年250个工作日计算, 在中国和意大利,创业者平均要等待半年左右才可注册好一个公 司并开业(参见《新财富》2002年11月号本栏文章《什么妨碍我 们创业?》)。 为了弥补这些制度成本、规避交易风险,人们不得不格外地勤奋、 一天多工作几小时、少拿些收入,多把一些青春年华耗在饭局和 没完没了的审批手续上。为什么我们一周七天都不分白天黑夜地 工作,晚上十一、二点也还在通工作电话?这都是我们为制度成 本必须付出的代价。
科技进步对法律方法论的影响
科技和法律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 面的内容,同时科技的长足进步也为处理复杂 的法律问题提供了新的具体手段。
纯粹理性-真-知识(科学、技术) 实践理性-善-道德 判断力-美
二、法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1、运用法律管理科技活动,确立国家科技事业的地位以及国际间 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准则。 2、法律对于科技-经济一体化,特别是科技成果商品化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eg.现代专利制度的诞生) 3、在知识经济时代,法律具有对科技活动和科技发展所引发的各 种社会问题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具体而言: (1)法律可以防治科技成果的误用、滥用以及非道德使用可能带 来的现实或潜在危害,并对受害者给予救济; (2)法律还可以预先对科技成果应用范围与性质作出规定,以避 免其应用可能危害社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eg.药品、医疗 手段临床推广前的医学伦理评估)
科技进步对司法的影响

事实认定 法律适用(eg.电脑量刑) 法律推理
科技进步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1、对立法起着指导作用的法律意识常常受到科 技发展的影响和启迪; 2、科技进步促进了人们法律观念的更新,出现 了一些新的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 eg.神判-传统证据-电子证据 3、科技进步对于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各个法系和 法学流派的产生、分化和发展,也发生着重要 的影响。
讨论:在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合理的情况下, 勤劳并不能致富


我们可以用劳动力成本和制度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的替 代性来解释中国过去二十几年的经历。中国拥有世界 上最多、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优势在 经济增长初期可以弥补、对冲高的制度成本对中国经 济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一道理,我们不妨想像这样一种 局面。假如郑州市要盖一栋特别的仿古中国戏曲大院, 用料全部是传统的青砖青瓦,并且要用全国能找到的 最好泥土烧出的青砖青瓦。结果其建筑公司找到江西 景德镇,决定从景德镇买来1000万吨泥土,每吨售价 为100元,共10亿元。

练习
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世界瞩目的小绵羊‚多利‛于1996年7 月5日出生。2001年,克隆人被提上日程;2004年,‚克隆人类胚胎‛ 在英国合法化;2005年,联大法委会通过《联合国禁止克隆人宣言》: 要求禁止任何形式克隆人,中国、英国等国投反对票。我国在2006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表示要进行转基因生 物新品种培育、开发功能基因克隆与验证、规模化转基因操作等核心技 术,建立和完善优异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和规模化制种三大技术平台。 对于克隆技术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克隆人类胚胎‛在英国合法化,意味着法律能够管理科技活动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促进克隆技术的发 展,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C.“多利‛的成功是克隆技术发展的明证,克隆技术的发展是当代知识经济 迅速发展的产物,其对传统的国际法等法律部门都带来了挑战 D.从《联合国禁止克隆人宣言》可以看出,克隆人受到了国际法的调控, 体现了法律具有对科技活动和科技发展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抑制和 预防作用。
名言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 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 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 行。——马克思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练习
下列有关法与社会关系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社会是法的基础,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 B.调整社会只需要法律即可 C.强调法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 特征 D.法以社会为基础,不仅是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 决定于社会,而且还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 进程基本一致

作业:


《大法官的智慧——美国联邦法院经典案例选》(邓冰、苏益群 编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7-85页)记载了如下案例: 一对美国夫妇朱利耶· 路易斯· 戴维斯和玛丽· 戴维斯结婚后长 苏· 期没有怀孕,他们决定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生育孩子。1988年12 月8日,妇科专家成功提取了9个单细胞受精卵并放于玻璃试瓶进 行培育,使这些单细胞物质变成了4个或8个细胞。 1988年12月10日,一个受精卵被植入玛丽· 戴维斯的子宫,剩下 的受精卵被冷冻保存起来,不幸的是她并没有怀孕。当诊所正要 为她再一次植入受精卵时,朱利耶· 戴维斯提出了离婚,那是 1989年2月。他声称他早就知道他们的婚姻‚不是很牢固‛,因 为相识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他希望孩子会改善他们之间的关 系。玛丽· 戴维斯说她不认为他们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然而, 由于有‚冷冻胚胎‛的问题,离婚程序变得复杂起来。
三、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应 该具有统一性。 1、必须建立起理性的法律制度。 2、必须确立实质的法治。即整个社会、一切人和组织都服从和遵 守法律的统治。 3、必须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尽快完善社会主体法律体系, 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且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机制,加强行政法制建 设,建立健全社会整合与平衡机制,逐步形成以法治政府为中心 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完善利益调控的法律机制,建立社会公平 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综合治安治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法调整社会 1、法通过协调社会上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 序得以确立和维护。 2、通过法律对社会肌体疾病进行治疗,具体而言,就是 运用法律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道德、宗教 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 3、为了有效地通过法律控制社会,还必须使法律与其他 的资源分配系统(宗教、道德、政策等)进行配合。
第十四、十五讲 法与社会专题讨论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法与经济 第三节 法与科学技术 第四节 法与政治 第五节 法与政策 第六节 法与国家的权力 第七节 法与道德 第八节 法与宗教 第九节 法与人权 第十节 法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一、法以社会为基础 1、法是社会的产物。 社会的性质决定法的性质,社会生活物质条件最终决定 着法的本质。 2、社会是法的基础。 一方面,新的法律不可能产生于旧的社会基础之上,旧 的法律也不可能长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生存和延续; (强调法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 国家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权力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国 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 础。

在这里,‚制度成本‛包括以下几项。第一,郑州的中国戏曲大 院工程被拖后200天,而不是立即就可以开始。当然,如果整个 经济的市场交易环境都是如此,那么人们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 值就会在整体上很低,也就是生产率很低,每人每年能完成的交 易次数和交易量都会很少,经济增长就慢。当然,也正因为如此, 许多市场(比如跨区域市场)可能根本不会发展。第二,本来两天 可以做完的交易被拖延到200天完成,在中国或许还能接受,原 因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劳动力数量也多,只是‚多辛苦一点而 已,忍一忍就过去了‛。相比之下,如果是在劳动力成本高的国 家,这种规避交易风险的安排显然在经济上不可行。换言之,正 是由于廉价的劳动力,我们才有对冲高制度成本的可能性。第三, 正因为制度资本的欠缺才使人们单位时间的产出(生产率)不可能 高,每天能创造的价值低,反过来又使人们的收入不可能高,迫 使劳动收入只能很低。因此,制度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人们的 低收入水平。




玛丽· 戴维斯首先要求拥有这些‚冷冻胚胎‛的所有权,因为在 离婚之前受精胚胎是移植在她的体内使其怀孕。朱利耶· 戴维斯 反对说宁愿使胚胎保持原状直到他决定是否想成为父亲。 此后,当事双方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俩分别再婚,玛丽· 戴维 斯离开了美国,再也不想使用这些‚冷冻胚胎‛,她想把它们捐 献给那些不能生育的夫妇。但朱利耶· 戴维斯坚决反对,宁愿扔 掉它们。事情再一次陷入僵局。 必须提及的是,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诉讼结果:第一,当戴维斯 夫妇与诺克思威利诊所拟订人工受精计划时没有签订书面协议说 明怎样处理冷冻保存的多余无用的胚胎;第二,美国当时也没有 法律对这样的问题做出规定。 请根据法律与科技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评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