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精心整理
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搞清楚什么是核心素养之后,接着就是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课堂教学在此理念下,怎么转型的问题。

首要的问题就是核心素养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搞清楚核心素养和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再次就是核心素养和教育评价的问题,如果教育评价没有改,那核心素养通过课堂教学落实就是空的。

—课程内容
1从““双基””,人的知识,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知识。

知识一经产生,就很难逃脱客观化的命运,这是人类保存、传播知识的策略。

但,知识的主语终究是人。

教育与学习,就是要促进知识“返乡”,进而使学习进入知识发生状态。

这就是三维目标作为课程观的本质所在。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维度的表述只是分析性的,任何一个维度都包含着其他两个维度。

从分析者的观感看,知识与技能维度,与对象化的、单向度的“双基”不同,呈现为三维目标的“固体”状态,蕴含着其他两个维度“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势能;过程与方法维度,
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液体”状态,表现为学生知识学习时思考与行动状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气体”状态,表现为弥漫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身体—心理、感性—理性交融的精神元素。

我们无法将“素养”客观化、对象化。

“素养”是知识与技能的内化状态与水平,有着鲜明的具身性和整体性。

这与三维目标的价值追求高度一致。

从课程改革的工作推进来
”,即
出的“
2
性。

但另一方面,这一正确到“足以自明”的理解和实践,仍然是有限度的。

这可能才是需要特别关心、格外当心的问题。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不完全是上下关系,否则我们容易将学科核心素养视为是核心素养的“落实”工作;不完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核心素养不是学科核心素养层蕴叠加而成的;不完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核心素养不是从若干学科核心素养中抽象出来的。

一方面,有通用性的如“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有特殊性的如“外语交
际”,它们并立存在而又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举凡“素养”,都是具身的,是整体性存在,不能让渡他人,也不能抽离在外,任何分析都是框架性的、提示性的,无法还原,除非回到它自身。

3.核心素养与教育评价关系
任何形式的纸笔测试都难以测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评价,必须依赖于真实情境
从表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