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K27+000 K47+977.265)第一合同段路基石方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灌凤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二月目录1、试验段概叙 (1)2、施工准备 (1)2.1、主要施工人员 (1)2.2、主要投入的机械及实验测量仪器 (1)2.3、材料准备 (2)3、具体施工工艺 (2)3.1、测量放样 (2)3.2、石方摊铺 (3)3.3、填料压实 (3)3.4、边坡码砌 (4)3.5、施工检测 (4)3.6、施工记录 (4)3.7、验收标准 (5)4、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5)5、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6)6、实验结论 (7)6.1、施工段落划分 (7)6.2、最佳机械组合方式 (7)6.3、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 (7)6.4、压实度检测 (7)附件一松铺系数记录表 (8)附件二沉降观测表 (9)路基石方填筑实验段施工总结1、试验段概叙为确定石方路基压实机械的类型及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和压实度的关系、材料的松铺厚度、虚铺系数等参数,用以指导后续路基石方填筑施工,我部选取了K28+050~K28+150段作为路基石方填筑实验段。
试验段长为100m,填方量约为1.3万m³,为低洼地带,最高填高为24.5m,原地面覆盖层主要为褐色软 可塑状粉质粘土,石方填筑之前,采用片石进行回填。
实验段施工之前,我部根据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K0+000 K47+977.265)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编制了施工方案,在得到业主和总监办的批复后,我部立刻进行周密细致地施工准备工作,并在总监办的监督和指导下,于2011年11月20日开始路基石方填筑试验段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作为总结报告的编制依据,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实验结论能够达到指导K27+000~K47+977.265段路基石方填筑的施工要求。
2、施工准备2.1、主要施工人员表2-1 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2.2、主要投入的机械及实验测量仪器表2-2 机械及测量实验设备一览表名称型号数量名称型号数量平地机PY160G 1台推土机SD160 1台压路机SR22MP、G2G622 2台挖掘机卡特320D 2台东风水车140 1辆自卸车红岩9辆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2.3、材料准备填石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 20;另需对填料的岩性作出鉴定,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3、具体施工工艺图3-1 路基石方填筑施工工艺图3.1、测量放样上一层填筑完成且验收合格后用22T压路机复压一遍,然后恢复中线、边桩(考虑两侧加宽50cm),按每20m一个断面(曲线段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测出左中右和半幅路基宽度的中点五点的高程。
3.2、石方摊铺石方填筑时,安排好填料的运输路线,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
为方便控制松铺厚度,石方填筑前,在上承层上撒出5m×6m灰格,由专人指挥卸料,每格只卸一车,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应及时清除出路基或进行粉碎。
(自卸车装载能力按15m³计算,松铺厚度为50cm)施工时填料的堆放和摊铺应同步进行,采用渐进式方法。
进行摊铺时,人工配合推土机使较大的块石放在每层的下部,大面向下,摆平放稳,避免倾斜或大块料之间相互支架形成悬空现象,造成空洞。
3.2、填料整平填料整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整平,用推土机进行粗平,平地机进行精平。
一台推土机后面配备约2 4人,并应准备足够的手推车、铁锤、十字镐等石料翻挖、解小和运输工具。
摊铺后路基表面明显缺少细料的地方应铺洒碎石或石屑料,使其填满大粒径碎石间的缝隙。
对于摊铺后局部突起的大石块部分应进行平整、破碎或清除。
可现就地挖坑将大面朝下摆放;如不便摆放时,可将其高于初平表面的石料部分破碎掉;如坚硬不易破碎时,则应将其清除出场,集中放置以进行二次解碎。
填石路基整平后的效果应达到表面平整,无明显的大石块露头突出。
为保证压实效果,碎石填料表面平整度应不大于层厚的10%,纵、横比较均匀,岩块间无明显高差;用水准仪测量标高严格控制好50cm的层厚及3%的双向横坡。
3.3、填料压实填料整平完成后用22T压路机进行压实,先静压一遍,压实速度控制为2.5km/h;然后弱振一遍,压实速度控制在3km/h;再强振数遍,压实速度控制在4km/h;压实度满足要求后,再静压一遍。
碾压时应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低后高的原则,压实路线应纵向相互平行,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 50cm轮迹,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 150cm,确保不漏压,无死角。
3.4、边坡码砌中硬和硬质石料及以上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石料粒径需大于30cm,石块应尽量规则。
第一级码砌厚度不小于1.5m;第二级及以下码砌水平厚度不小于2.0m。
码砌时石块应紧贴边坡,无明显落空、松动现象;码砌石块与边坡承载力接触面应微向内倾斜,表面应平整。
砌体咬扣紧密,严禁通缝、叠砌、贴砌和浮塞。
码砌边坡每隔10 15m设一道伸缩缝,同时当路基基底的土质发生变化时应设沉降缝。
3.5、施工检测⏹压实度检测路堤填筑的压实度检测采用沉降观测法进行检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路基静压完成后,在路基表面纵向每隔20m沿路基横向铺设5㎝×5㎝×1㎝钢板5块并在其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振动压实后均用水准仪测量测点高程,各测点碾压前后的高差综合平均即为压实沉降差。
⏹松铺系数的确定松铺系数I=ΔH碾压前松铺厚度/Δh压实厚度ΔH碾压前松铺厚度=H碾压前高程-H填筑前高程Δh压实后厚度= H压实后高程-H填筑前高程试验段高程及松铺系数表附后。
H碾压前松铺厚度h压实厚度由上可知,计松铺系数需要测量三次标高,第一次为填前碾压各测点的标高,第二次为填料整平后各测点的标高,第三次为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各测点的标高。
(各测点的布设可按照压实度检测的方法进行)3.6、施工记录现场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及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做好施工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3.7、验收标准路基填筑完成,应对其纵面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平顺度及横坡进行验收,具体评定标准见表3-1。
表3-1 石方路基施工质量标准评定表4、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由附件一(松铺系数记录表)可知,实验路段平均松铺厚度为50.0cm,平均压实后厚度为46.5cm,松铺系数为1.08。
表4-1 强振遍数与沉降差的关系图由附件二(沉降观测表)可知,第一次强振后,平均沉降值为12mm;第二次强振后,平均沉降值为8mm;第三次强振后,平均沉降值为5mm;第四次强振后,平均沉降值为3mm;第五次强振后,平均沉降值为1mm;第六次强振后,平均沉降值为0mm。
根据其可绘制强振遍数与沉降差的关系图(如图4-1所示),可知强振第六遍时,石方路基基本趋于稳定,故没必要进行第六次强振。
根据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K0+000 K47+977.265)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图纸说明第4.8.7条,一般沉降差≤3 5mm时,压实度即为合格;另结合本次试验段结果及本单位施工经验,综合考虑后确定沉降差≤2mm,压实度即为合格,用以指导后续石方填筑施工。
5、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局部平整度不合格原因:精平未到位。
解决方法:在推土机粗平之后,应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精平,并应用水准仪进行控制。
⏹局部压实层表面有较大空隙原因:在压实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空隙未及时进行处理。
解决方法:在压实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空隙应人工用翻斗车拉碎石或石屑填满大空隙。
6、实验结论通过对本次对实验段的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确定了路基石方填筑最优压实机械的类型及组合方式、材料的松铺厚度、松铺铺系数、压实度合格具体指标等,详见如下:6.1、施工段落划分石方路基填筑划分以100~150m作业较为适宜,在施工段落可分为填料区、摊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等以减少机械的闲置等待时间。
6.2、最佳机械组合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测算,挖掘机挖装时间、自卸车运土时间、推土机的摊铺整平时间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以一台压路机为例:配备一台推土机、一台平地机、一台挖掘机,运输车辆可根椐运距、施工便道和工作面等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2)碾压遍数:静压1遍+弱振1遍+强震5遍+静压1遍,如遇特殊地段或填料发生变化的可视情况调整强振遍数。
(3)碾压方法:碾压时应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低后高的原则,压实路线应纵向相互平行,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 50cm轮迹,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 150cm,确保不漏压,无死角。
静压速度控制在 2.5km/h,弱振碾压速度控制在3km/h,强振碾压速度控制在4km/h。
6.3、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松铺厚度为50cm为宜,松铺系数为1.08,以此控制现场施工。
6.4、压实度检测压实度的检测采用沉降观测法,最后两遍碾压沉降差≤2mm,即为压实度合格。
附件一松铺系数记录表灌凤高速公路NO.1合同段路基石方填筑实验段施工总结附件二沉降观测表注:静压及弱振均不测量沉降差,强振第二遍即为碾压第二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