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队列和体操队形

队列和体操队形

队列和体操队形、徒手操作、轻器械、专门器械于实用性体操、技巧及器械体操的内容。

体操运动是体育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体操运动的项目较多,内容丰富,通过体操教学,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壮体魄,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健美体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

队列队形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列队形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为基础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很好的运用队列队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体态;合理的运用队列队形,能有效的组织、调动学生从而,从而有利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以基本的队列动作和简单的队形变换为主,进一步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使动作更加准确、熟练、整齐。

队列队形的基本术语队列是指所排队伍的队列。

队形是指所排队伍的形式。

列是指左右并列成一排的的称列。

路是指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翼是指队形的左右端叫翼。

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

轴翼和外翼是指横队或多路纵队在左右转弯走时,处于转弯内侧的一翼称为轴翼,另一翼为外翼。

对行的宽度是指两翼之间的横宽为队形的宽度。

队形的纵深是指从第一列到最后一列的纵长叫队形纵深。

间隔是指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空隙叫间隔。

两人两肘之间的间隔约为10cm。

距离是指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空隙叫距离,个人之间的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为7.5cm,队与队之间约为两步。

横队是指个人或成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横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队形的纵深。

多列横排最前面一排为第一列,以此类推。

纵队是指个人或成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纵队队形的纵深大于或等于宽度。

多路纵队的最左面一路为第一路,以此类推。

伍是指二列或二列以上横队中前后重叠的学生叫一伍。

排头是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数个)叫排头。

排尾是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数个)叫排尾。

当横队、纵队向后转时排头变排尾,排尾变排头。

基准学生是指教师指令为行动目标的学生。

口令一般由预令和动令组成。

口令的前部分为预令,是指明动作的性质(动作做法和方向),是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

动令,是指口令的后部分,是命令动作的开始。

预令和动令是密切相关的统一体,预、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有的口令只有动令而无预令,既指明动作性质,有命令开始动作。

口令又有数口令和提示口令多种。

三、队列队形练习的数学指导(一)队列队形的教材是按动作的分类编写的,没有划分年纪,教师可根据大纲的要求,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

(二)队列队形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姿态,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及严格组织纪律性,做到“令行禁止”。

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抓好重点并与军训紧密配合,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在教学安排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可安排在课的部分进行,还要注意贯彻在课的教学组织工作的始终。

(三)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时,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肃认真,起到榜样的作用。

动作要领要讲解清楚、简练,示范动作要准确,做到干净利索,要有“精神气”,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为准,做到既严格、又生动活泼。

2、合理运用口令队列队形的练习,多是按照教师的口令,指是集体进行的。

口令是指挥动作的命令,是根据动作的特点和指挥的需要来确定的。

因此,发口令必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有时要用口令词以明确动作的对象和要求。

要正确的运用口令还要做到:(1)吐字清晰,掌握节拍,突出主音:口令是由动令和预令组成,预令要清楚,要适当拉长,要把主要的字突出,放大音量,使学生对动作的做法、方向、要求听得一清二楚。

如正步------走,要突出正字。

动令要短促有力。

下达口令要掌握好拍节,预令、动令和间歇要有明显的节奏,是学生能够听得清楚。

(2)声音要洪亮、果断,发音清脆。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听清;口令的用语要简洁,语气要坚定,表现出非做不可的气势。

(3)指挥站位的选择在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时,教师应站在适当的位置上,以便于教师的指挥和全体学生观摩教师的典范。

停止间站成横队时,教师应站在横队正面中点。

与两翼成等腰三角形。

教师应站在离排头三至五步远的正前方。

在纵队行进时,教师应站在队伍的左侧中央,并随队行进。

变换指挥位置时,一般用跑步,距离短可用走步。

在学习较复杂的队列队形变换或图形变换的练习时,教师可事先画好场地,或图示,以帮组学生理解。

有些图形变换练习可先由教师带队,边讲边练习,然后学生在带队。

练习中,教师要根据队形变换的需要及时地变换自己的位置。

第二节徒手体操徒手体操是基本体操的内容之一,它不需要任何器械,而是以身体的不同姿势、方向、路线、幅度、节奏组合而成的单个动作或是成套动作。

它可以单人做、双人做或集体做,可以集体做,可以定位做也可以行进做。

徒手体操不仅是重要的基本教材内容和各项目的辅助练习,还被广泛的运用于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而且还可以作为终生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

一、徒手体操的基本术语举:臂或腿由低部位向高部位的提升,停止在某一指明的部位。

包括臂与腿的的前举、侧举,臂的侧上举,腿的后举等。

摆:以肩或髋关节为轴的,按指明方向的、有节奏的、连续弧形动作。

振:急速用力和借反弹力量立即回摆的动作。

屈:臂、腿、颈、髋及脊柱各关节的弯曲。

伸:弯曲的关节角度增大或伸直。

绕:以某关节为轴的小于一周的弧形动作。

绕环:以某关节为轴的圆运动。

踢:腿的大幅度向高位的快速摆动。

倾:身体偏离垂直轴,与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

一般与下肢的弓步姿势结合进行,是上体向屈腿方向倾斜的动作。

如与上肢的支撑动作结合成为俯卧、侧撑、仰撑等。

转体:沿身体的纵轴转动。

蹲:站立向下屈膝。

屈膝大于90°为半蹲,两膝全屈为全蹲。

跳:脚蹬地,使身体离开地面。

包括单脚跳和双脚跳。

支撑:手或手和身体和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支撑身体。

移动:两腿移动位置有三种形式:1、点地;上体与支撑腿保持直立,另一腿直膝以脚尖向前、侧。

后着地,重心在支撑腿上。

2、开立:上体直立,两腿分开站立(可左右或前后开),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3、弓步:又称屈膝开立。

一腿伸直,另一腿屈膝向各方向开立两脚尖距离约为三脚长,膝与脚尖垂直。

三、选编徒手体操应注意的问题(一)要有针对性选编徒手体操时,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训练水平,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条件和要求,有针对性的选编动作。

首先要从教学对象的生理,解剖、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选编,如低年级的学生,可选一些简单、动作比较规范而又在各种组织的变换中力求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反映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的操,避免动作太难。

高年纪或训练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选择一些在动作结构,幅度,方位,节奏,技巧等方面变化较多的操,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选编,课的内容如有技巧,在准备活动中要注意头颈和手腕的活动,如有跳跃节目,就应加强膝踝关节的活动。

(二)要注意科学性科学性表现为徒手体操的练习,要有利于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使身体的各部位都得到适宜的锻炼,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和动作的练习顺序。

所选的动作或组合,要注意上肢与下肢,胸部与背部,与腹部及各关节、韧带的相互结合。

一套徒手操的动作要由易至难,由局部到全身;动作速度由快到慢,逐渐增加肌肉的紧张程度,要把影响不同肌肉群的动作相互交替进行;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

另外还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在一堂体育课里与其它教学的搭配,如教材下肢活动较多,徒手操的内容除选一些下肢动作为教材做准备活动外,还要多选一些上肢的活动,弥补上肢活动的不足,这样才你能具有明显的锻炼实效。

(三)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创编成套动作时,要反映体操的发展趋势,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编一些动作新颖、结构合理、姿态优美、有创新意识的新动作。

在动作的节奏,方位等反方面有适当的变化改变以往一拍一动的传统定式,并且还可以吸收一些名族传统体育、舞蹈、健美操中的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个别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内在感觉。

这样,既可以增加动作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锻炼的实效,又可以适应学生追求健美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教育。

四、教学指导(一)徒手体操是是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徒手体操以集体练习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要求,进行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动作整齐划一进行练习。

(二)合理组织做操的队形做操的队形可以有多种多样,一般除经常采用的四方形、长方形、圆形之外,还可选择扇形、半圆形或梯形等。

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对象水平及场地,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队形。

做操的队形要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保持适当的距离,便于学生练习。

教师要选择好位置,最好选择高一些的位置,便于师生互相观察。

另外还要注意风向,阳光及周围的环境,尽量排除或减少干扰。

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效果。

(三)正确运用讲解、师范和口令1、讲解要简单扼要,生动形象,做到精讲多练。

讲解时,一般采取边讲解边师范,也可根据动作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先示范后讲解或先讲解后示范的方法。

2、示范示范是给学生建立完整、正确动作的的直观现象。

因此在徒手体操的教学中作用十分重要,一个准确、清楚的示范动作,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示范有镜面、侧面和背面三种形式。

镜面示范是面对学生做反方向的动作,一般多用在左右方向、路线较为简单的动作,便于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动作。

侧面示范是侧面对学生做动作,多采用在前后方向的动作。

背面示范是背对学生做同方向的动作,多采用在方向、路线较复杂的初学动作。

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动作的难易、学生的水平来定,并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

3、口令运用口令时,要做到;声音洪亮有力,吐字清楚。

要根据动作的结构、幅度和肌肉用力的大小,应具有与之协调配合的鲜明节奏,口令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区别,速度有快有慢,声调有高有低音节有长有短,同动作浑然一体,成为动作过程的指挥和谐的伴奏,使学生从口令中感到振奋。

(2)方向口令:左2、3,右2、3,前2、3,后2、3,。

多是提示学生动作的方向或方位时采用。

(3)半拍口令:1嗒、2,3嗒、4。

多在动作节拍中要求区别出上、下半拍动作时采用。

(4)预备口令:在动作开始前喊“预备——起”。

提示学生注意统一开始动作的时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