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物泥浆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桩基础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施工部署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场地的布置 (5)2.2施工计顺序 (5)2.3劳动力安排 (5)2.4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表 (5)2.5主要周转材料需用计划表 (5)第三章施工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施工准备: (6)3.2施工工艺流程 (6)3.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7)3.3.1、埋设护筒 (7)3.3.2、泥浆制备 (7)3.3.3、成孔 (7)3.3.4清孔 (8)3.3.5、钢筋骨架加工与安装 (8)3.3.6、灌注水下混凝土 (11)第四章灌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124.1灌注混凝土时堵管 (12)4.2灌注混凝土过程钢筋骨架上浮 (12)4.3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混凝土离析 (13)4.4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 (13)4.5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4)4.6混凝土灌注过程因故中断 (14)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 14第六章安全生产、文明生产15第一章工程概况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该拟建项目的拟建建筑有27幢,均为多层建筑,用地面积为69293m2。
拟建场地周围的规划道路不在本次勘察范围内。
业主单位拟在泸州市江阳区张坝景区修建农民工安置房,受其委托,重庆精佳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乙方)承担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2地质特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的工程勘察等级分级标准,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
综合确定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二级。
拟建场地位于拟建场地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张坝景区,毗邻现有泸合公路。
场区周边拟规划多条市政道路,路网发达,交通便利。
拟建场地区域内场地为剥蚀浅丘地貌。
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多为农田,最高高程约在308m左右,最低高程约282m,相对高差约为26m。
拟建场地,揭露基岩面形态与原始地貌形态基本一致。
基岩顶面埋深0.0~3.1m。
基岩面坡角一般在1~15°,局部35°。
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
强风化带:岩石网状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岩石质较软。
强风化带厚度0.5m(ZK41)~2.6 m (ZK79)。
中风化带:风化裂隙不发育,岩芯多呈柱状,岩质较新鲜,岩芯较完整,采取率较高。
勘察区所处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Ⅳ级构造单元川东褶皱带之阳高寺背斜之南东翼,场地单斜产出,岩层产状为105°∠28°。
经地质调查,区内无断层,构造简单。
勘察区周边裸露基岩处可见两组裂隙,分别为:L1:193°∠53°,裂面较平直,呈闭合,裂隙延伸长多2~4m,发育间距0.5~1.3m;L2:277°∠38°,裂面较平直,呈闭合状,裂隙延伸长多0.5~7m,发育间距3~5m。
结构面属于硬性结构面。
经钻探揭示,场地钻孔岩芯较完整,综合分析,场地基岩裂隙较发育。
区域现状未见构造运动活动的迹象,场地的区域地质环境一般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具冬暖夏热,秋雨连绵,无霜期长,多云多雾的特点。
据泸州气象局统计资料,泸州城区无霜期长,全年350天左右。
年平均气温17.5~18.1℃。
最热在7~8月份,最高气温39.6~41.9℃;最冷在1月,平均7~7.8℃,极端最低气温-3~1.1℃。
年降雨量1169.4~1188.4mm,历年日最大降雨量315.80mm,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其中5~9月份特别丰富,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
区内多西北、西南风,平均风速 1.2m/s,最大风速15m/s勘察期间场地水田低洼处可见地表积水。
场区原始地貌为侵蚀、剥蚀浅丘地貌,位于斜坡、沟谷地带。
场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风化带裂隙水。
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上覆土层,由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带网状风化裂隙中,接收上覆土层孔隙水的补给;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风化带裂隙水沿原始地形坡面运移,向场地外低洼地带排泄,由于后期人工堆填改变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在场地内原始地貌低洼地带汇集形成上层滞水,无统一地下水位。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场地及周边地带也未见井、泉出露。
据ZK119钻孔的提水试验:ZK119号钻孔水位降至孔底,经观测水位不恢复。
另据其它钻孔终孔后水位观测,水位无恢复,场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
地下水接收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含水量虽季节变化较大,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抽水设备以保证施工安全。
拟建场地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在雨季施工时,应考虑相应的防排水措施,抽排渗入坑孔内的地表水。
场地砂岩变异性中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部分砂岩含泥质矿物成分,从整个场地来说,砂岩含泥质现象没有平面上的明显分区,因此没有按照分区进行统计。
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持力层地基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遇到抗压强度较弱的岩层时应扩大基础持力层面积或加深嵌岩段深度的办法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保证建筑的安全。
2.1、场地的布置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 、场地标高平整到-5.1m左右,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钻孔桩施工区域铺设20~30cm厚的砖渣。
3、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4、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5、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2.2施工顺序由北向南逐根施工,本工程拟投入4台钻孔桩机,计划工期30天。
2.3 劳动力安排钻机操作手16人、钢筋工3人、测量放线3人,管理人员10人。
2.4 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表2.5 主要周转材料需用计划表3.1施工准备:1、材料: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2、主要机具:正循环钻机、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管等。
3.2 施工工艺流程3.3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3.3.1、埋设护筒(1)、护筒一般用3mm厚的钢板卷制而成,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
护筒的顶部应开设溢浆口,并高出地面≥200mm。
(2)、护筒用挖埋的方法埋置,挖埋时,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现场原土填实,护筒中心应与桩位中心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置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0.5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m,本工程埋深为80cm。
3.3.2、泥浆制备(1)、根据场地情况合理规划布置泥浆池、沉淀池、循环槽等泥浆循环系统。
泥浆池的容积为钻孔容积的1.2~1.5倍,一般不宜小于4m3。
(2)、在粘性土层中成孔的泥浆,可在原土注入清水造浆。
在砂土中成孔的泥浆,应先在泥浆池中投入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造浆。
(3)、以原土造浆的循环泥浆比重应控制在 1.1~1.3;以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造浆的循环泥浆比重在砂土层中控制在 1.2~1.3,在砂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应加大至1.3~1.5,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90%。
本工程由于是基础桩,钻进时防止塌孔的危险泥浆比重采用1.25~1.45.清孔后泥浆比重1.15~1.25之间。
3.3.3、成孔1)、钻机安装时正循环,转盘中心、提升滑轮、立轴钻杆和护筒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机安装应平稳牢固。
2)、钻进时,在护筒内存放一定数量的泥浆或粘土球并开泵注浆循环,钻具下入孔内后要低档慢速轻压,钻头全部进入土层后逐渐增加速度和加大压力钻进。
3)、正常钻进时,应根据地层岩性合理调整和掌握钻压、钻速、泵量等钻进参数,在粘性土中宜用中等速度、中等压力、大泵量钻进,在砂土中宜用低速、轻压、大泵量钻进,在碎石土中宜用低档慢速,控制进尺、加大泥浆比重和增加泵量的方法钻进。
4)、加钻杆时,应先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冲洗液循环3~5min 后再拧卸加接钻杆。
钻进过程中若发生孔斜、缩径、塌孔或护筒周围冒浆等情况时应停止钻进,经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施工。
3.3.4清孔1、清孔采用正循环换浆方法,一般分两次清孔。
第一次清孔在钻进至设计深度后,使钻头慢速空转不进尺,不断循环换浆。
刚开始清孔时泥浆比重大一点一般为1.25~1.45之间,地质不好取大值,随着孔底成渣的减少泥比重逐渐减少。
第二次清孔在安装导管后,利用导管输送循环泥浆。
清孔后孔底泥浆的含砂率应≤8%,粘度≤28S,泥浆比重<1.25。
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100㎜,摩擦桩≤300㎜。
本工程控制在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5之间,孔底沉渣厚度控制在≤50mm。
3.3.5、钢筋骨架加工与安装本工程钢筋笼分为1.2米和0.8米的钢筋笼两种,0.8米的钢筋笼主筋16,螺旋箍筋φ8。
1.2米钢筋笼主筋18,螺旋箍筋φ8。
钢筋笼大样如下:1)、钢筋笼制作①、在钢筋场地集中加工,采用箍筋成型法制作。
在主筋内焊接加强筋,增大骨架整体刚度。
制作好的钢筋笼应放置于平整、干燥的场地上,下垫等高的方木与地面脱离。
并挂好标志牌,做好防雨、防潮等工作。
②、钢筋应表面洁净,无锈蚀、无污染,有材质证明书和原材料进场检验资料。
③、钢筋骨架焊接前,必须先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合格证上岗,电弧焊各项指标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d为钢筋直径):⑤、由于长度较短,钢筋骨架不分节。
2)、钢筋骨架吊装及孔口连接①、钢筋骨架的吊装:钢筋骨架采用“四点吊法”吊装。
吊装工具有:吊车、自制吊装扁担、长钢丝绳1根、短钢丝绳1根、U型扣4个、滑轮4个。
吊装分两种情况:即钢筋骨架装卸车时吊装、下孔时吊装。
吊装示意图如下:a、钢筋骨架装卸车的吊装:先将长钢丝绳穿在挂于扁担上的滑轮上,用吊车将扁担徐徐提起,选择好笼的四个吊点(吊点选择非常重要,一般选两端头第二个加强箍筋和对称主箍连接处作为吊点),用U型扣将钢丝绳和钢筋骨架连接牢固,连接后吊车起大臂,将钢筋骨架平吊放置于钢筋运输车上,车上放置凹槽型枕木垫高钢筋骨架,防止滚动及变形。
卸车和装车基本相同。
b、下孔时吊装:将长、短钢丝绳穿在挂于扁担上的滑轮上,并将短钢丝绳的另一端和长钢丝绳的上端两个吊点连接在一起,吊点连接好以后,将扁担慢慢提起,长钢丝绳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