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律师专业化的细分与法律职业的选择

律师专业化的细分与法律职业的选择

律师专业化的细分和法律职业的选择——对外经贸大学“经贸法律博士论坛”的讲座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今天晚上的讲座,我是今天晚上的主持人,下面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今天晚上讲座的嘉宾徐家力律师,1979 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83 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与我们敬爱的王军院长是同学,并且他们也是同一个年级的。

徐家力律师1986 年开始从事检察官工作,1992 年参与创办隆安律师事务所并任主任,隆安取义于促进经济兴隆,保证生活安定之宗旨。

徐家力律师从事律师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律师实务经验,尤其对知识产权业有非常独特的建树,是我国学术水平最高的律师。

一年前徐家力律师来到贸大,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关于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一年后徐家力律师会给我们讲解律师专业细分和法律毕业生的选择,大家欢迎。

徐家力:非常高兴来到对外经贸大学和大家一起讨论,不要叫讲座,大家都是搞法律的同学们,有些见解比我还高明,感谢我的同学王军院长,他在这里坐着我很紧张,我担心发挥得不好。

全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出自于比较懒散的闲散的人群,特别忙的时候,人特别忙的时候很难创造出什么东西,每天都在应付不断的事情,穷于应付。

大家可以看德国、英国、欧洲产生这么多思想家,就发现他们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家境特别好,他们创造的时候不需要为生计奔忙了,就可以在那里把一些东西想清楚,创造出不朽的作品。

作为律师,最多的是一种事务性的工作,很难达到一个创造的境界。

而这种事务性的工作做久了以后会产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后来的年轻的同学们遵循一些东西,避开一些弯路。

这可能是大家今天想来听的原因。

今天的题目是律师专业化的细分和法律职业的选择。

首先说前半部为什么要细分,律师这个行业是市场逼出来的,是非常市场化的东西。

学者可以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律师是不能坚持自己的独立观点的。

市场化是只认钱不认人,他只认市场的占有率而不认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律师的专业要细分?市场逼出来的。

专业细分对应的就是万金油律师。

在十年二十年前,中国的经济没有发展到今天的时候,律师也不需要细分,因为经济发展是有限度的,这个时候万金油律师可以应付所有的法律问题。

从离婚诉讼到家庭遗产纠纷,商业诉讼、刑事案件、劳动纠纷等等,都是小Case,没有什么问题。

律师像医院的小诊所什么都可以诊治。

现在之所以细分,就是经济社会分裂出来不同的部分,要求律师有专业。

万金油时期律师什么都做,现在分出专业。

我们讲公司业务,又分IPO(上市业务)、投资银行、外国投资、兼并重组等等,这些公司业务显然都是从现在的市场而来的。

刚才介绍的知识产权,我们国家在80年代末才开始制定知识产权法律,真正有知识产权是在WTO以后,案子多了,不断的诉讼,外国人不断的告中国人,知识产权案件就是律师的非常重要的一项。

还有证券市场的案件、期货、高科技、房地产,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市场存在的,要求律师相对的必须要专业化,要有专业化的细分。

专业化的细分就给大家一个粗略的印象,什么叫专业化?什么叫细分?所谓的专业化在律师界有两个不同的认识,一个是个人的专业化,一个是事务所的专业化。

律师个人的专业化是你是干什么的。

我们去美国,人家问你第一句你是干什么的。

我之后去美国去多了,我说我是知识产权律师,他们说我们很羡慕你,但是美国没有人敢说是知识产权律师,都是说著作权律师、专利权律师等,它们已经细分到这种程度了。

他们的专利权律师是具有理工科背景理工科学位同时又有法律学位的,大部分是有生物、科技、电子、材料、自然科学或者非常专业的PHD 学位,到美国法学院学JD,这种人才能叫专利权律师,这个分工得很细。

细分从每个人开始,这叫个人的专业化。

另外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这种专业化比较复杂在于,律师可以拿一项最多两项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我是搞知识产权,你是搞房地产的,可以作为专业化。

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比较复杂,又分两种,一种是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只做这一项,比如我只做知识产权,别的不做或者少做,我只做房地产,我只做IPO业务,我只做医疗纠纷,还有的做航空的,有的专门做租赁的,这种律师事务所都不是特别大,往往容易被人家兼并,有个大律师事务所缺这个方面的专家,就把小事务所作为自己的一部分。

大律师事务所中的不同的专业化,我们有很多的Team,在大律师事务所当中有不同的专业,这是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

我们所里要成立差不多20 个专业委员会,就按照不同律师的专业化所组成的在大律师事务所当中不同的专业化。

所谓的律师专业化主要是个人专业化、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和大律师事务所当中的专业队伍,我们说的专业化这三个环节组成才叫专业化,一个人专业化没有事务所的专业化和大的律师所Team 专业化就谈不上专业化。

这三个专业化是相辅相成的,今天上午一个猎头公司打电话,他说微软中国想要一个IP的律师,你是候选人之一。

我说年薪多少,我说没有兴趣。

他可能根据律师专业化,微软公司要这么一个律师,就和猎头公司说,猎头公司寻找资源,然后就来找你。

现在发展到律师事务所找人。

前几天猎头公司说,一个事务所要你去做IP去不去。

我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我是这个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我也在找IP的人。

我现在找两种人,一种人是有专利或者商标代理资格的律师,再一种是能讲英文的做IP的律师,这两种律师我们是非常需要的,这种律师就需要加入我们IP的队伍。

这两种律师从哪里来呢?我们现在是有目标了,这种律师和我们的专业特别相近,我们以各种方式挖他过来,还有是我们兼并这家律师事务所。

最近我们已经兼并了一家商标和专利代理公司。

这种个人的所里的和大的Team 的专业化,是我们所说的专业化。

来源就是市场。

具体专业化到什么程度了呢?细分到什么程度呢?我个人的总结不全面,但是有这么几个:一个当然是知识产权了,这是律师很大的一个方向,包括诉讼、法律顾问、特许经营权等,还有一些申请,专利的申请、商标的申请和著作权的登记、软件的登记,这些都是进行代理的工作,还有就是知识产权的法律顾问,现在比较多的是一个公司是搞高科技的,肯定离不开知识产权。

我涉及到瑞星杀毒软件的案件,我最近代理台湾富士康和比亚迪商业秘密的纠纷,达能和娃哈哈的商标权纠纷,我都作为代理人或一方的律师。

现在作为一个公司,尤其是涉及到知识产权,一定要有知识产权律师作辅助的,这是传统发展业务中的专业业务。

还有一个是作为一个项目这几年出现的,往往是外国公司在投资的时候对知识产权的评估、法律的风险预测、侵权、能不能被假冒和被盗版等,这些评估是知识产权所产生的一些新的法律服务。

除了传统的市场评估以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评估也是逐渐成为知识产权律师的主要业务。

很多大的公司给你一笔钱,你能不能对知识产权产生的法律后果和在中国市场上可能遭受的保护的状况给一个报告,我会给他出一个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可能是什么状态的报告。

第二个就是公司业务,这是律师很重要的业务。

所谓的公司业务就是指公司的资本市场的业务,或者说公司治理的业务,或者说和公司本身经营有关的业务。

我们又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就是IPO的业务。

辅导这个公司到纳斯达克或者到香港港交所、上海、深圳去上市,上市的业务是证券法和律师法明确规定的,所有IPO 的业务必须由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这个意见书是证监会审查的必备的法律文件,这是律师很大的一块业务。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达以后,IPO很重要。

上市公司业务,后来发新股,这都是律师不断的提供法律咨询,这是占相当大的比例的。

非上市公司业务呢?又有很多了。

比如说刚才讲到的公司收购、兼并,大的公司把小的公司吞并了,跨国公司进行合资企业的的,主要是这三种人。

涉外业务应该说在中国律师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是发展的亮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发展非常快的亮点。

为什么这么讲呢?这可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系,涉外业务成为中国律师业起码是大城市发达地区的律师发展方向。

你可以看中国律师的事务所,谁搞涉外业务,谁的所搞得越好,谁不搞涉外业务,就会很差。

涉外业务要求你的团队叫Team Working,要求你加强管理。

大部分从国外回来的,对外国的文化是了解的,律师制度一开始就是从国外来的,律师制度特别反映出外国法律制度在中国的结果。

律师制度和国外几乎是同步接触,是零距离的。

中国律师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个成就使外国律师感到很吃惊。

美国的很多律师事务所100多年,而我们的律师事务所最长的不过20年,但是发展成就非常快,很重要的因素是涉外业务培育了律师事务所。

涉外业务这帮人从国外学回来以后很直接的把外国人的东西用在中国的律师事务所。

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看,很多的律师事务所发现了外国律师事务所的影子,当然了,很多都是学来的,都是外国法学院培养出来的。

王院长在这里,我向他请教,中国大学培养学生的时候,很缺失的东西没有强调法律职业的共同点,我认为美国法学院就是律师训练所,从事美国任何一个法律工作都是从JD开始,你没有上JD 怎么可能从事法学呢?没有考执照,怎么可能理解法学的制度呢。

你理解JD,在美国都是一样的。

中国的一千个法学院有一千个讲法,而在美国都是一个讲法。

之后考执照,有了执照以后,可以从事律师,也可以做其他的工作。

而在中国,你不做律师、法官、检察官你可以不考执照,你对学术没有统一的要求。

大学也没有给你统一要求,个人也不统一。

在北大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你们北大的学生一百个人有一千个想法,这样毕业以后,自己就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

为什么不统一?为什么没有JD?没有执照?是因为法学院培养不统一,同学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干什么,自己很迷茫,或者你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没有人告诉你,也没有人能告诉你。

我为什么说美国的法学院统一?学完JD,考执照以后。

美国常青藤也好,美国的大学的教授无一不是优秀的律师和法学家出身,一定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很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和非常好的信誉,大学才招你。

没有任何一个大学的法学院,你没有实践经验,一定是做律师和法官多年,才能到法学院当中来。

这就是美国大学学生一毕业不愁找工作。

在中国不是说大家同学不想到社会上成为精英,不是不想成为社会追捧的对象,问题是社会为什么追捧你?你能干什么?JD的学生在美国律师事务所当中不要到毕业,一、二年级就被事务所抢光了,因为他在学的过程中就是学中干,怎么做律师都知道。

学生为什么要去律师事务所?因为去了律师事务所以后找任何的工作都好找。

这个造成了良性循环。

而我们的法学教育几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个问题大家为什么学法学?没解决。

美国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学法学?他说我要做律师,我要赚大钱当总统。

第二学法学有什么用?第三学完法学干什么?第四在法学院谁能教你真正有用的东西?第四谁能指导你就业?没人能教你,或者这个体制没有给你这个机会,学校也不安排这方面的课。

美国法学院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