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复习一、选择与填空(20%)考试内容在复习题内,但不会全是原题出现第二章1)下列物质加入很少量就能够显著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是( B ) A 醋酸钠 B葵酸钠 C 丁醇 D 硫酸钠复习要点:表面活性剂定义2)下面有关表面活性剂cmc表述正确的是( D)A cmc就是指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B cmc值大小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而与电解质无关C cmc值大小不仅仅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而且与电解质的浓度、种类有关D cmc是指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复习要点:cmc定义与影响因素3)下列表面活性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其溶解度急剧增大的是( C )A 烷基聚氧乙烯醚B span 60C 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D tween 61复习要点:表面活性剂溶解性质。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为较高温度破坏离子键,促进溶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为较高温度破坏其与水形成的氢键。
两者水溶性的本质不同。
4)有浊点的表面活性剂是(B)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 tween 60C 甜菜碱D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能够作为消泡剂的物质是( C )A 硫酸钠B 氯化钠C 大豆油D 乙醇要点:消泡剂包括醇(与水混溶的醇除外)、某些酯、硅油、某些表面活性剂(低起泡性)6)新洁尔灭消毒剂的成分之一是下面的( A )A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 分子碘要点:几类表面活性剂只有阳离子具有典型的杀菌性能。
7)具有抗静电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是( D )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B 烷基聚氧乙烯醚 C span 60 D 咪唑啉要点:几类表面活性剂中,阳离子、两性具有抗静电作用。
8)下列表面活性剂中,能够安全用于食品的乳化的是( D )A 硬脂酸皂B 氧化叔胺C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D 甘油单酯要点:只有原料来自于天然的表面活性剂才是安全的。
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备中,长链烷烃来源于( C )A 汽油B 植物油C 煤油D 天然气10)既具有良好的起泡乳化性,又具有抗静电性的表面活性剂是( A ) A 甜菜碱 B硬脂酸皂 C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D span 60要点:阳离子具有抗静电性,但乳化性能差;阴离子、非离子起泡、乳化性能好,但抗静电性差。
11)下列表面活性剂中,一般不用作乳化作用的是的是( D )A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B脂肪酸皂 C甜菜碱 D N,N,N-三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要点:阳离子乳化性差第三章12)黑色素细胞分布于皮肤的( C)A真皮 B皮下组织 C表皮下的基底层 D表皮下的角质层13)下列油脂作为化妆品原料,对皮肤亲和性最好的是( C )A 白油B 植物油C 动物油D 硅油14)下列原料在化妆品中起滋润保水作用的是( D )A 硅油B SODC 熊果苷 ArbutinD 透明质酸15)SOD是指( D )A表皮生长因子 B 水解蛋白 C 初乳活性营养因子 D超氧化物歧化酶16)某日化产品中添加有尿囊素,这产品最有可能是( D )A 香波B 雪花膏C 唇膏D 手用霜17)唇膏制备中油和脂难以混融,可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B )调和。
A 硬脂酸 B肉豆蔻酸丁酯 C 固体石蜡 D span 6018)赋予香粉吸附性的原料是( C )A滑石粉 B 钛白粉 C 碳酸钙 D硬脂酸锌19)能够使皮肤嗮黑的光波长段是( C )A 200~400nmB 200~280nmC 320~400nmD 400~500nm20)不宜用于含氟牙膏的摩擦剂是( A )A二水合磷酸氢钙 B铝硅酸钠 C焦磷酸钙 D氢氧化铝21)现代牙膏的发泡剂常用( B )A硬脂酸皂 B月桂醇硫酸钠 C甜菜碱 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2)下面各项中不影响乳液类型的因素是( B )A 乳化剂类型B 油品种C 相比D 水的百分质量23)下面各种现象中乳液能够恢复的是( A )A 分层B 变型C 破乳第四章24)破损的橡胶轮胎的粘结面要锉毛,佐证了( B)粘附理论A吸附理论 B机械结合理论 C静电理论 D扩散理论25)万能胶是指( C )A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 B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C环氧树脂胶黏剂 D 氯丁橡胶胶黏剂26)快干胶是指( B )A酚醛树脂胶黏剂 B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C环氧树脂胶黏剂 D 氯丁橡胶胶黏剂27)有关酚醛树脂胶粘剂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耐热、室外耐久 B固化时需高温C成本低 D绿色环保28)下面几种粘合剂中,( C )不是热朔性胶黏剂A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 B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C酚醛树脂胶粘剂 D聚乙烯醇缩醛第五章29)食品中添加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是发挥其( B )作用A防腐 B抗氧 C甜味 D乳化30)下面乳化剂不宜使用于食品加工的是( A )A 甜菜碱B 磷脂 C蔗糖脂肪酯 D单硬酯酸甘油酯第六章31)毒性较大,不能与食品接触的增塑剂是( C )A邻苯二甲酸而异辛酯 B柠檬酸三丁酯C磷酸三丁酯 D壬二酸二乙基己基酯32)与含卤阻燃剂搭配使用,能够增强其阻燃效果的是( D )A氢氧化铝 B磷酸盐 C硼酸锌 D三氧化二锑33)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隔绝氧气,具有隔热、隔氧、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的作用阻燃剂是( A )A磷酸盐 B三氧化二锑 C氢氧化铝 D氯化石蜡第七章34)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植物芳香物质提取出来,得到产品称为( C )A 浸膏 B净油 C精油 D酊剂35)用乙醇浸提浸膏,除去浸膏中所含的植物蜡,色素等杂质,再将乙醇蒸出,得到的残余物称为( A )A净油 B精油 C酊剂二、填空题(30%)1、cmc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和在水中的(强电解质的浓度),与其种类和(非电解质)无关。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决定于亲油基(憎水基)的长短,一般碳原子数越大,cmc (越小)。
但亲油基中若引入双键或支链,则使cmc(变大)。
2、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越好,其临界溶解温度越(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O型)亲水性越强,其浊点越(高)3、固体表面和液体接触时,形成新的固-液界面,这种现象称为(润湿)4、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以极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互不相容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油类作内相时乳剂称(水包油),乳液类型的简便测定方法有(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
5、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途径包含了第一次污染及第二次污染。
第一次污染的解决由(生产过程控制),第二次污染的控制可(从包装方面及添加防腐剂)等措施来实现。
我国对化妆品微生物学质量要求颁发了标准: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类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
6、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时,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应(大于1),采用(碱性)催化剂,用于胶黏剂的热固性酚醛树脂都是(A阶段酚醛树脂)。
分子量在(800~1000)。
7、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卫生管理和要求的标准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评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的指标有(ADI 、LD508、动物性天然香料主要有四种,它们是(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
在香精配制中它们作为(定香剂)使用。
9、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料的主要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浸取法及吸收法)。
10、根据组成香精的各香料成分在香精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主香剂,前味剂,辅助剂,定香剂和稀释剂)。
在香精的不同挥发阶段,香精挥发出来的香气可以分为(头香,体香和尾香)。
11、染料的颜色是被吸收光的(补色),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移向长波的一端,称为向红位移,其颜色变深,故又称(深色效应),染料对某一波长的光吸收强度增加,则称(浓色效应)。
三、简答题(50%)1、简述LAS的合成工艺答:烷基苯磺酸盐制备工艺分为三个部分:烷基苯制备、烷基苯磺化、烷基苯磺酸中和.1)烷基苯制备:采用UOP公司的PACOL烷烃脱氢-HF烷基化工艺.煤油经加氢精制 , 分子筛脱蜡及脱氢,得不饱和烯烃,然后以HF作催化剂,与苯烷基化作用制备十二烷基苯.2)烷基苯磺化采用三氧化硫磺化法对烷基苯磺化.经空气稀释的三氧化硫与烷基苯在降膜反应器中磺化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3)中和反应十二烷基苯磺酸与碱中和,脱水干燥得产品.2、如何使所制得的乳液稳定?答:化妆品生产中乳液的稳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
1、原料与配方在产品配方方面,1)要充分发挥乳化剂的作用,通过选择合理的乳化剂及乳化剂用量,使乳液中界面膜的强度有足够的强度、界面电荷存在有利于乳液的稳定。
2)合理的原料配比与组成。
一般而言,如果制备O/W型乳化体,水相的量不能低于26%,反之,油相的量不能少于26%,配方中合理的相比是保证产品稳定的重要因素。
2、制备工艺在制备工艺方面,采用合理乳化方法如转相方法,制得的产品有更好的乳液粒子大小和分布。
、适当增加乳液黏度有利于产品稳定。
3、微生物的控制。
生产过程中通过加热控制原料中的微生物,通过加入防腐剂确保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3、简述影响乳液形成类型的有关因素?答:影响乳液形成类型的因素有:1)相比,如果制备O/W乳化体,水相的量不能少于26%,反之,制备W/O 乳化体,油相的量不能少于26%。
2)乳化剂类型及量如果制备O/W乳化体,乳化剂选择亲水性强的表面活性剂,一般要求其HLB值大于6-8;反之,制备W/O乳化体,选择亲油性强的表面活性剂。
配方中乳化剂的用量在1-10%左右3)乳化器的器材表面性质在某些时候也会影响乳化体的形成。
4、霜膏类产品和蜜、奶液类产品在配方上有哪些不同?答:两者主要是产品形态不同。
蜜、奶液类产品其基本原料与膏霜类大致相同,只不过油相原料、、乳化剂的选择和配比不同。
油相原料选择上,蜜、奶类较多选用液态原料;乳化剂不以脂肪酸皂为主,而选用非离子或其它阴离子乳化剂5、牙膏配方成分?牙膏原料摩擦剂、胶合剂及药性成分等在配伍上应注意哪些问题?答:牙膏的配方基本组成是:摩擦剂、胶合剂、发泡剂、保湿剂和其它助剂。
摩擦剂有:不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钙,磷酸盐如二水合磷酸氢钙、磷酸钙、焦磷酸钙水不溶性偏磷酸钠,铝硅酸盐、二氧化硅、氢氧化铝等,其作用是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牙齿有适当的摩擦作用,从而达到清洁牙齿作用。
胶合剂:有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等,它们对摩擦剂等其它原料起胶合作用,是确保产品成型及稳定的重要组分。
发泡剂:有月桂醇硫酸钠等,在产品中发挥起泡、清洁作用。
牙膏原料摩擦剂、胶合剂及药性成分等在配伍上应注意与药物成分的配伍问题:如含氟成分与摩擦剂的配伍应注意不宜使用水溶性较大的碳酸盐、磷酸氢盐;酶不宜与CMC搭配。
6、如何实现在乳化过程中的转相?答:在乳化体制备中常采用转相方法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