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第六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目的:医者要“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 救贫贱之厄,中以保长全,以养其生。”
(2)严肃认真的态度:医病不能“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 足。”
(3)广博精深的知识:“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至哉?”
目前有些医疗和药业部门存 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 乱用贵重药物,同类药重复使 用,这些不良现象应该纠正。 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会造成医药 资源的浪费,还会发生药源性 疾病,给社会和病人带来负担 和痛苦。因此,强调医疗道德 是十分重要的。
2.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具有复杂性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社会多元化的现实为当 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追 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 路。
(2)事物多层次的规律为学 生的职业理想选择提供 了更加自由的空间。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虽然是一种社会意识, 但它是直接作用于社会行为的 特殊意识,具有其他道德不具 有的社会现实性和具体性。
1.职业理想的形成对今后职业道德建立的影响是很大的,树 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一般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己的家乡
(3)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职业理想,客观的看待社会发展条 件是否允许实现个人职业理想
2.职业理想的作用
首先,在选择职业时,不以个人喜好为转移,不受不现实 的理想干扰,不为个人得失和名利所诱惑,能准确做出职业 选择,并全身心投入工作。
其次,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创造性工作和特殊职业的职业道 德的确立具有促进和提高作用。
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1)大学生要突破职业理想的狭隘含义,把从事任何一种 工作的意义与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希望联系起来,从一个崇 高的境界去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2)大学生应该把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合理的统一起来。
(3)要树立吃苦耐劳,工作在前享受在后的品格,到生活 的第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二、医护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衡量一个社会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医护工作是最具有 代表性的。而决定这个社会医护水平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 医护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因此它被称为“医德”,“医德”是 人类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人性的表露和张扬。
它表现为医务人员在履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维护人民 身心健康的义务时,是自觉的、主动的、无条件的,出自医 务人员对自己整体利益的深刻认识,对自己职业道德原则、 规范的恪守。
汉武帝时,在医德方面确立了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 义思想来主导医学的发展,并且这种思想统治医学领域达两 千年之久。这个时期的医德思想集中反映在伟大医学家张仲 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主要的医德思想有:
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与向往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 业的向往和追求。
追求社会对劳动 的认可
同具体奋斗 目标相联系
医学生是一个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又是一个关联着 人民健康和生死安危的“准”中坚力量。在开展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中,这个群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 质、行为素质、身体素质、情感和意志素质等等,令国人关 注。而当今社会环境又让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具备了普遍 的复杂性。
第一,舍己救人,救死扶伤是社会主义医德的第一要求。
第二,不分亲疏远近,职业高低,视病人为亲人,这是社会 主义医德的首要标准。
第三,把医疗职业看作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是一项人类自我 保护,自我发展的“生命职业”,因而要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感。
第四,对职业技能精益求精,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一 种克服人类普遍病痛的任务来刻苦研究,全心解决, 使自己成为“救万民于病苦”的高尚医护工作者。
因此,加强医德修养,就要认真学习医学伦理学及其他 相关学科的知识。医务人员掌握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 识越多,精神世界就越丰富,对医学行为的道德意义就理解 得愈深刻,医德行为也就愈自觉。总之,加强医德修养必须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树立医德修养的实践观。
(3)医德修养的自律观
自律,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约束。医务人员要 加强医德修养,提高医德品质,必须自觉进行自律观的培 养。医德修养的自律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慎独”。
第六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第一节 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
一、职业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1.理想的构成
理想是由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以及职业理想构 成的。
① 社会理想: 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
的追求、向往和想象。
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它主要表现在促使医务人员千方百计地提高防病治病的 质量和人口素质,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发展社会生产 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2)医德修养的实践观
第一,要坚持在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医疗实践中认识主观 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第二,要坚持在医疗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品行。
第三,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医德,即是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员所应该有的行为规范, 简单的说是指医药工作者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待患者的态 度和责任心问题。医德修养是医务人员一项重要的医德实践 活动,是医务人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磨炼,把社会主义医 德基本原则的规范转化为个人医德品质的过程。
1.医德修养的实质 医德修养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德实践活动,其实质就是在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 道德理想: 是指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高尚人格的向
往和追求。
无产阶级的道德理想: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无私奉献精神。
③ 生活理想:
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④ 职业理想:
建立在现实可 能性基础之上
医疗卫生领域中存在的两种或多种不同医德意识的冲突中, 调节冲突和矛盾,使低层次的医德境界向高层次发展,使更 多的医务人员提高医德认识,坚定医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医 德行为和习惯,全面提高自身医德素质。
2.医德修养的基础
(1)医德修养的价值观 价值,是指事物对人的用途及其作用,世界上没有与人
无关的价值。作为医德修养的价值,就是医务人员为谋求最 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健康利益需要的一种道德关系属 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