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题(关于体质健康测试)

基础题(关于体质健康测试)

基础题(关于体质健康测试)目录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和发展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及权重系数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意义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的意义六、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及使用方法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和发展建国五十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和发展,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一)《劳卫制》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新篇章。

1950年8月,中国体育访问团赴前苏联,全面考察和学习了原苏联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的经验,引进了《劳卫制》,从1951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

1954年,在借鉴原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在部分地区试行的情况,国务院批准并发布了《劳卫制》暂行条例,经过试行和反复修改于1958年正式公布实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及相关项目标准和测验规则。

(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公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替代了《劳卫制》,要求在学校广泛实施。

此后,在1982年,1990年又进行了修改。

从1985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科学技术部等五部委(局)共同组织展开了全国性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到2005年已经进行了五次,以全面了解我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

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了新的威胁。

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

对于学生来说,升学压力大、睡眠不足正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特别是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余暇锻炼时间减少,导致了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增加。

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几种常见疾病(低血红蛋白、龋齿等)的患病率继续下降;反映肺脏功能的肺活量测试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重要的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和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必须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抓起。

因此,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

(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相关专家,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完善和修改,于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以教育行政的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与实施。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一)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三)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四)本标准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五、六年级为一组,初、高中每年级各为一组,大学为一组。

其中大学组测试项目均为五类,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其他三类测试项目各选测一项。

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在测试前两个月确定并公布。

选测项目原则上每年不得重复。

(五)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本标准的测试,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六)本标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本标准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

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 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评定一次,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因病或残疾免予执行本标准的学生,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

(七)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及权重系数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意义(一)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的使命。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研制了符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标准》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此,它的实施必然会促进学生积极锻炼,不断纠正和改变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的需要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充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

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断蔓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

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于健康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世界卫生组织带动下,健康的新概念在全球得到了传播并日益为人所接受,普遍认识到健康不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完美状态,这就是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体育对于促进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人们对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在理念和认识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手段和方法上也有所改进和创新,在测量与评价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化、简捷化和实用化;测试内容将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的发展,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标准》中设置的测试内容,突出了对发展和改善学生健康有直接影响且关系密切的身体成份、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性,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健康的具体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体质健康评价的要求。

(三)发展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标准》是在认真总结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根据学生体质调研所反映出来的体能素质和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眼患病率增高等现状,参考国际上有关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建立了以健康为主要指标的新的评价体系。

测试结果按《标准》实施办法上报数据,与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测试指标保持一致。

《标准》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不是为测试而测试,特别是《标准》采用个体评价标准,能够清晰地看出学生个体差异与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这十分有利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改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发展。

与以往的学生体质评价标准相比,这一评价体系将更加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具有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高素质的人才,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国民健康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评价,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准》从建立和完善我国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出发,体现了学校体育的价值,回答了学校体育为什么要以“健康”为本和怎样以“健康”为本的问题,明确了“健康”不仅应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而且还是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根本理由。

《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

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的意义(一)健康的价值与意义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强调指出“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丧失了一切”。

这句话阐明了生活、事业与健康的辩证关系。

健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曾经拥有过,但人生中都能拥有健康者微乎其微。

面对当前大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完善自我的奋斗状况,如果任其发展,长期、反复、持续地处于超生理负荷的状态中,而又不注意体育锻炼,就会损害健康,导致疾病。

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大学生,是否了解未来社会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完善的心理素质和较强健的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居里夫人曾经指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现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应当把提高自身的身体健康素质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

应当把自觉提高身体健康素质水平作为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一种责任。

(二)身高标准体重有何意义?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

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人的体形肥胖、健壮或瘦弱,都是针对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是否协调与适中而言。

经常检测身高标准体重,对于掌握自己的体重是否适宜,是否需要调整饮食,评定运动量的大小和生理机能的变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为什么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