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
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 用自贡产的井盐。 江苏高邮很多人家都 有个臭坛子。
臭豆腐乳
北京
“五味”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词语, 含义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又泛指各 种味道。文章以“五味”为题,既实指生活 中的五味,又虚指五味的生活。以之为 题既显得活泼生动,守中有变,又赋予 其丰富含义。
二、细品食物滋味
课文对哪种味道的描述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让你觉得最新奇?
活泼生动、有形有声、富生活气息、令人遐想
自主探究
作者凭着他丰富的人生见识、 深入的饮食体验和本色的语言, 向我们介绍了中华大地多样的饮 食文化。看起来东拉西扯,但有 一根线贯穿起来,这根线是什么? 表面上只是谈吃,但有何深意隐
藏其间?
这根线是“生活”, 作者借用了“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一俗 语的顺序。 作者汪曾祺饱读诗书,行过万里路,对南北之 味,东西之珍,自有高超的文化眼光,不同寻 常的感悟。在看似拉拉扯扯的不经意的叙述中, 以形散神聚的表达方式,充分表现中国人口味 的“杂”,特别是文章所表现的平民化的饮食 趣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文如其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呢?
浙江臭菜品种真不少,除了 绍兴的“臭菜”外,还有宁波的 臭冬瓜、上虞的霉千张、湖州的 臭豆腐干嵌烧饼、富阳的炸馒头 夹炸臭豆腐等等。 著名的水乡绍兴,几乎家家 爱吃“臭苋菜梗”。绍兴人选用 大拇指粗的主梗,洗净切成20— 25厘米长短,先让它发霉长毛, 再放进臭卤坛中浸泡两三天,吸 足臭味后捞出洗净加盐隔水蒸熟, 吃的时候,可别直接放在大牙间 咀嚼,应用门牙挤出梗内的肉, 这时,你会觉得,有股奇异的鲜 味入得齿间,那是一种让人回味 悠长的强烈鲜味,清咸爽口的滋 味,使人食欲为之一振。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出生
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父亲汪菊生聪明绝顶, 多才
多艺, 棋琴书画, 甚至体育, 样样精通。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 时候因肺病去世;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第二个继母姓 任,是她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 她很尊重。
汪曾祺的五味人生
• 1958年,因单位右派指标未满,他被“补划”, 连降三级,下放塞外农村, 劈柴, 抬煤,起猪圈, 刨冻 粪,扛一百七十斤重的麻袋,进行三年的劳动改造。 1960年10月摘帽,原单位不肯接收,仍留农科所。 1968年6月被“解放”而“控制使用”,因江青要 把京剧《芦荡火种》加工为“样板戏”,需他出力。 “四人帮”垮台后,作为“样板团”有功人员,汪 曾祺接受审查两年。1977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这才再次“解放”。
酸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酸 酸 笋 饭
北京
福建、广西 延庆 无锡 四川 广西 广东 北方 贵州 越南 云南佧佤族 四川 浙东 湖南长沙 江苏、湖南
炒蟮糊 甜 夹沙肉 芋头扣肉 番薯糖水 苦 苣荬菜 则尔根 牛肉粉 辣 咸 臭 涮涮辣 麻辣烫 咸鱼 臭豆腐 苋菜秸子(苋菜咕)
广东人特别喜欢吃甜 食。
贵州人喜欢吃带有强 烈生鱼腥味的鱼腥草 。
汪曾棋二十岁开始写作, 二十九岁被评为“ 最有前途的青年 作家” , 六十岁才重返文坛, 其中辛酸委屈唯有自知。
同学们从文章中哪些段落读出了作者 在饮食背后的生活滋味、人生态度呢?
• (1)北京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 老保姆,正定乡下人,60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 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二斤白糖,说她的婆 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既可感受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 和辛酸:清贫的生活之中温暖的 人情味。
• (2)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 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可 谓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
把饮食口味与人生的回忆紧密连 在一起: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 然自得其乐,真是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
三、思人生百味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 人物。其小说多写童年、故乡, 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 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 趣。
代表作: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小说集《邂逅集》 散文集《蒲桥集》 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
汪曾祺的五味人生
汪曾祺
学习目标:
一、识饮食民俗 二、品食物滋味 三、思人生百味
浏览课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几味?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一、识饮食、民俗
味道
食物名称
地点
民俗
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甜
苦
辣 咸 臭
味道
食物名称 酸 菜 酸菜白肉火锅
地点 雁北 辽宁
民俗 山西人特别喜欢吃酸, 嫁女要先看对方家有 多少酸菜缸。 延庆人喜欢在夏天把 好好的饭焐酸了吃。
比较阅读:
•
除臭豆腐干外,面筋、百叶 (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 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 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 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 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 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 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 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 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 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 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 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 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 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
(3)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 的: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 臭豆腐就贴饼 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 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100块,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 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一器 装5块足矣。
饮食之中饱含着生活的满足感和 对民生的关怀。
请就“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 敢说堪为世界之冠。”这句话谈 谈你的理解。(思考与练习2)
抒写了对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赞美之情。这句话对全
文起着收缩、总结作用,把文章的内容熔铸为一个有机的
整体;又深化主题,有卒彰章显志之效。
写作特色
1、结构灵动,写法多变。 ① “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是全文枢纽、眼目,借此整篇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浑然 一体。 ②写酸先两镜头,中间插入两个小故事 ——有趣有境; 写甜,比较苏锡,再讲故事 —— 结构写法变化;写苦欲 扬先抑,用反衬法,再讲故事;写辣,故事导出,现身 说法;写咸,名人说事,知识性趣味性,更添文化情趣; 写臭,比较质疑,对比映衬。 ③有详有略,详写酸、辣、臭。 ④每一部分都有“我”的体验和经历,“我”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