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游戏:猜动作活动目标1.能运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动作,提高理解体态语言的能力。
2.勇敢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演。
活动准备:画有各种动作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一、玩“听话学样”的游戏。
组织幼儿复习“听话学样”的游戏。
二、学习新游戏“猜动作”1.说明游戏玩法:刚才我们是先听句子,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做动作。
现在我们反过来先看动作表演再猜意思。
2.猜动作。
教师做几个动作(也可以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如:走路、跑步、洗手、拍球、下蹲……让幼儿猜一猜动作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3.明确游戏的要求:仔细观察动作表演,认真思考,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说出动作的意思。
三、一起来游戏。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另一个人猜意思,然后互换角色。
四、扩展游戏情节让幼儿看图片猜动作,并开展竞赛: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轮流派一位幼儿出来看教师手中的图片做动作,让同组的其他幼儿猜动作。
以能再限定时间内才对动作数最多的一组为优胜组。
活动反思:对于大班的孩子我刚开始做的走路、跑步、洗手、拍球、下蹲的动作很容易被猜出。
我适当加大难度,添加吃饭、肚子疼等动作,都被孩子猜出,孩子还积极自己想动作让别人猜,参与度非常高。
音乐游戏:我是一个小木匠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中“X.X”的节奏。
2.尝试创意地纺编歌词。
3.跟随鼓声节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动作。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认知游戏”:《雕刻师傅》物质准备: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鼓、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1.请幼儿先跟随老师“X”的鼓声节奏走步,再跟随“XX”的鼓声节奏跑步,最后再随着“X.X”的鼓声节奏踏跳,让幼儿通过动作感受其不同。
2.播放歌曲,请幼儿跟随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并表演动作。
例如:唱到“一个铁锤”时,则举起右手做用铁锤状;唱到“两个铁锤”时,则举起左手做用铁锤状;唱到“三个铁锤”时,则抬起右脚踏步;唱到“四个铁锤”,则抬起双脚跳步,;唱到“五个铁锤”时,则举起双手旋转;唱到“然后睡觉了”时,则做睡觉状。
4.问幼儿: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会用到哪些工具?5.和幼儿一起讨论,用改编的歌词演唱这首歌曲。
6.问幼儿:小木匠做工时需要铁锤,雕刻师傅雕木头时需要什么工具呢?7.请幼儿看幼儿用书《雕刻师傅》的画面,找一找雕刻师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类推,引导幼儿思考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们的动作特点,并尝试将此变成新的歌词句子。
活动反思:在进行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启发式教学。
“同学们既然已学会了《快乐的小木匠》,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工作是靠手工做的、生活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呢?如果你家里的自行车、汽车坏了,需不需要师傅来修一修呀?你的头发长了,该不该理一理呀?等等、等等。
”,我把学生想到的这些工种的工具、响声编入歌曲《快乐的小木匠》中,这样的引导不仅让孩子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也另他们创编歌词的能力提高。
语言游戏:金锁银锁活动目标1.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2.能仔细倾听同伴的讲话,并能迅速、正确地对话,训练幼儿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3.使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进行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两把钥匙,一把贴有苹果形状的锁,一个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1.示范操作表演。
(1)先出示一把苹果锁和两把钥匙,接着边操作教具边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2)出示玩具娃娃,并以娃娃的口吻问:“这是什么锁?”答:“这是苹果锁。
”玩具娃娃又说:“苹果,苹果,红彤彤。
”咔嚓一声将锁打开,接着再插入另一把钥匙说:“苹果,苹果,香又甜。
”咔嚓又打开了苹果锁。
(3)带领幼儿念儿歌2~3遍,从而使幼儿对整个游戏活动有了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
2.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
(1)念完儿歌后,开锁人才能问:“这是什么锁?”扮锁的幼儿必须想出一个锁名来,告诉他:“这是××锁。
”(2)开锁的两位幼儿分别是两把钥匙,这两位幼儿必须用“××,××,×××”的句型来描述××锁。
前面重复说名词两次,后面用3个字描述一下这种事物的特点,如“苹果,苹果,香又甜。
”(3)开锁人描述的准确就能打开锁,并交换角色,否则不能交换角色。
3.教师扮演角色,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先扮演开锁人的角色,幼儿扮演锁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
通过教师参与角色的形式,可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游戏中的对话及描述部分,为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积累经验。
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幼儿讲出各种不同的锁,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简单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
4.游戏活动《金锁银锁》。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扮锁,请两名幼儿当开锁的人,一个站在圈内,一个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拉着的手,两名开锁人同时随着儿歌的节奏依次在各拉手处做开锁动作。
儿歌念完后,开锁人停在某处便可指这里两人问:“这是什么锁?”拉手人回答:“这是××锁。
”然后,开锁人说:“××,××,×××。
”讲对了,开锁人就能轻轻把两人的手切开,然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若开锁人讲的不正确,扮锁的幼儿将锁握紧,开锁人就切不开锁,游戏继续进行。
活动反思:在进行此游戏活动时,我开始是以实物的锁和钥匙来给幼儿演示锁被“嘎啦啦一锁”锁上的情景。
可以看孩子们没太大的反应,对于这个实物锁并没有什么兴趣。
那怎么办呢?这样就调动不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了,这时我就临机一动。
用我们教室的门来演示吧!当我说完“嘎啦啦一锁”把门锁上时,孩子们全都笑了。
这样一来我就成功把孩子们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环节就好展开了。
接下来就是让幼儿熟悉儿歌。
我反复了一两次后就故意不把门锁上,孩子们着急地说:“老师你再把门锁上呀!”这时,我就提出要求请幼儿们一起帮我说:“嘎啦啦一锁”这样我再把门给锁上。
孩子们就这样一边玩一边开心与老师互动。
智力游戏:花样玩绳活动目标1.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团结意识。
难点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根绳。
2.幼儿有跳绳和一物多玩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律动,活动身体各个部位。
二、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自由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绳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2.选几名幼儿自由分散玩绳: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绳子玩耍,探索不同的玩法。
3.师:“孩子们你来想一想,手里的绳除了刚才小朋友的玩法,还有什么不同的玩法?(让幼儿自己找一个空地探索不同的玩法,教师教育幼儿注意安全)师:小朋友真聪明,都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
4.幼儿展示自己绳的多种玩法。
(1)踩绳跳: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2)走小路: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3)走钢丝: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5.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好玩法,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体会合作的快乐。
师:“绳子除了一个人玩,还能与好朋友一起玩?”(1)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绳子的玩法。
(2)幼儿分组展示自己创编绳子的玩法,老师与其他幼儿及时对展示的玩法做出评价,(让幼儿做评委),鼓励大家互相学习。
①两人跳绳。
一名幼儿抡动绳子两人同时起跳;每名幼儿用一只手抡动绳子,两人同时起跳。
②三人跳绳。
两名幼儿抡动绳子,一名幼儿在绳中间跳。
③捉尾巴:幼儿两人一队,各自在后腰带上系上短绳子当尾巴。
游戏开始,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要想办法捉到对方“尾巴”,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
先抓到对方“尾巴”者为胜。
④给娃娃打领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第一名幼儿手拿短绳当领带站在起跑线后。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幼儿去给娃娃系好领带后返回并拍第二个幼儿的手,比赛依次进行,快的为胜。
⑤跨栏:多名幼儿拉直绳子,组成高低不同的障碍,让其余幼儿跨越。
活动结束:放音乐:老师带幼儿做创编“绳操”的模仿动作,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做“骑马驾鞭”的动作,随音乐《草原小牧民》的曲子自由活动。
活动反思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对玩玩绳有着浓厚的兴趣,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选择绳来探索民间的一些玩法,旨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建立良好的同伴合作关系,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技能。
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
本活动的内容、材料来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绳子。
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活动时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昂。
活动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场面出现混乱,孩子们游戏时规则意识还不够强。
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老师的教育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发展。
但就是常规比较乱,在这方面还要加强。
娱乐游戏:抢椅子活动目标:1.学会玩游戏,培养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2.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度,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椅子若干把、轻快的音乐磁带、录音机、事先教会几位幼儿玩游戏。
指导要点:1.幼儿围坐成圈,教师告诉幼儿活动的内容,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讲解并请幼儿示范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要在音乐停止时开始抢椅子。
3.幼儿游戏,教师适时给予指导,提醒幼儿在音乐响起时开始绕着椅子跑,不能停在椅子前不动;要求幼儿在活动时注意安全,不推挤。
4.待幼儿熟悉玩法后,幼儿分组同时游戏,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自觉遵守规则。
5.活动结束,评价幼儿活动情况,表扬积极参与游戏,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孩子。
活动反思:集体合作活动中,个别幼儿为了表现自己能更快的抢到椅子,而违反游戏规则,还有个别幼儿完全进入游戏状态,而忘记了这也是一场竞争比赛,被淘汰出局。
虽然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在活动结束时还有一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但在竞争意识的培养上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
以后再进行这样的比赛活动时,我会为幼儿创设更好的游戏环境,比如:奖牌、领奖台等,让幼儿感觉到比赛的气氛,竞争意识就会曾强,从而使幼儿得到更好地发展综合游戏——会飞的娃娃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
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
活动准备:1.各种形状的塑料袋、剪刀、即时贴、皱纹纸、双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