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试题
2010—2011学年度上期 2009级本科班《学前儿童文学》期末试
题(A)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儿童文学由、、三个层次组成。
2、印度寓言故事集——-----被认为儿童喜爱的最早读物,多以——---为题材,诙谐幽默,富有儿童情趣。
3、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表现为-------------、-----------、------------------、--------------------。
4、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表现
为、、
、。
5、儿歌在古代一般称为“童谣”,也称为、、
、等。
6、十四世纪——--出版的——----被誉为“伟大的禽兽史诗”,十七世纪,贝洛将他改编的——--童话和-----童话诗汇集出版,题为--------------------。
7、,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发表了--------,是------------------------也是----------------------------。
二、简答题(10分)
1、简述幼儿诗的艺术特征(5分)
2、简析十九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繁荣的表现特征(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儿歌,浅析其表现的儿歌特征。
(10分)
小蚱蜢
张继楼
小蚱蜢,
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
脚一跷,
“那个有我跳得高。
”
草一摇,
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
四、比较下面同题的两首诗歌,分别指出其诗歌样式,并具体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15
分)
蒲公英
张秋生
一颗蒲公英,
一群小伞兵,
风儿吹,飘呀飘, 一落落在青草坪, 阳光照,雨水淋, 长出一片蒲公英。
蒲公英
白冰
你打着一把小伞, 要飞向哪座山冈,
要为娇嫩的小草, 遮住发烫的阳光,
还是要在雨天, 撑在小蚂蚁头上,
你悄悄告诉我吧, 我不会和别人去讲。
五、试以儿童的视角,自选题材,创编一首儿歌或幼儿诗(10分)
阐明大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老少咸宜的道理(30分) 六、以自己熟悉的作品为例,
要求:标题自拟,主题自定,观点和材料统一,不少于600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诵唱类的幼儿文学有、两种类别。
2、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点表现为、、
、。
3、传统儿歌中常见的特殊艺术形式有、、、
、、、、。
4、幼儿诗一般可分为、、、
、等五类。
5、童谣就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的短歌。
6、明代我国第一部个人搜集整理的儿童集名叫,清代出现了
,等优秀儿歌集。
二、问答题:(20分)
1、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它和文学、儿童文学是什么关系,(10分)
2、在学前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如何使语言富于形象性,(10分)
三、把《老鹞、小鸟和树》这首诗改写成儿歌。
要求句式整齐,注意押韵。
(10分)
一只老鹞,
追一只小鸟。
小鸟奔逃,
树丛里藏好……
老鹞这边找,
树枝这边把头摇;
老鹞那边找,
树枝那边把头摇;
老鹞问树:鸟在哪儿》
树说没看着……
四、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作谜底,编两首谜语歌。
(15分)
五、一部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往往老少皆宜,《埃及王子》堪称这样的作品,试具体分析
其对成人的审美文化价值或者育儿功能。
(20分)
要求:标题自拟,主题自定,观点和材料统一,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