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营运车辆联网联控项目情况汇报
一、项目概况和进展
XX市营运车辆联网联控项目是XX市智慧安检试点项目。
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主要建立平台、采集数据;二期整合资源,开发应用。
一期项目于2012年4 月启动,坚持边建设、边完善、边采集数据,于今年2月完成平台建设,4月完成项目初验,8月完成项目验收,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一期项目总投资150万元。
平台设计遵循“顶层设计、多方共享、分步实施”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未来XX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对接,同时为安监、交警、城管等部门提供接口服务,以实现数据共享。
并遵循交通部联网平台的的技术标准,下一步将实现与省部平台的对接。
二、一期项目建设内容
一期项目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1. 建立数据中心和数据采集平台,实现数据统一采集、统一处理、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
2.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数据采集平台,采集三类以上班车、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出租车,工程车及其它营运车辆的
营运信息、GPS动态信息和GPS运营商的基础信息,实现营运车辆运行数据和静态属性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
3.建立数据分析和处理服务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处理,结合GIS技术,实现营运车辆的空间可视化管理和实时监控。
三、初步应用效果
1.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行业管理部门对车辆、企业、GPS运营商的管理,能够对营运车辆的历史轨迹、所属业户、附属运营商进行联动追踪,做到有证可查、有迹可寻、有据可依。
目前,平台已进入试运行,系统已经采集了我市2万多辆营运车辆的监控数据的接入,涉及GPS运营商有21家,其中重点监控车辆包含:客运班车1705辆、客运包车2791辆、危险品运输车1900辆、出租车10465辆、工程车1775辆等。
2.实现对车辆的违规运输行为(超速、超区域行驶)实时报警、实时通报。
运管局各区管理处通过该平台定期查看车辆运行情况,对有违章车辆的企业及时告知,并督促企业查明原因,教育整改,提高营运车辆的安全性。
3.通过该平台可以展示区域性运输企业和运营商车辆在线率和排名,管理部门利用这个平台对全市“两客一危”营运车辆在线率情况进行排名,每月在行业内通报。
4.已向环保、交警开放了系统使用权限,现这两个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掌握营运车辆的动态信息和历史运行情况。
为今后多部门协同办公、应急联动的应用奠定基础。
四、二期项目建设计划
为保障对营运车辆的全面、高效、科学的管理和系统平台的可持续运行,真正实现营运车辆的可视、可控、可量化,增强对各企业和运营商申报数据的监督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提高对企业和业户的服务程度;实现对联网联控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延伸和信息共享。
现我们已经申报了2014年信息化项目,从“标准”、“纵向”、“横向”和“深化”四个方面开展系统平台的二期建设。
1.建立数据接入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数据接入体系。
扩展系统平台的建设,建立考核评价子系统,实现对相关部门数据接入质量和效率的考评;增加对业户车辆的运行情况的监督。
2.在“纵向”方面进一步深化系统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专用网络,建立联网联控系统平台的网络成员单位共享共管模式,从数据服务向平台服务转变,实现与交警、城管、安监等业务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联动处置,构建网络成员单位应用子系统,使相关网络成员单位用户方便、高效的参与营运
车辆联控管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营运车辆管理水平。
建立管理平台与运营平台的互联互控,实现对营运车辆的实时跟踪,对企业和运营商实现互动式的精细化管理,落实车辆行车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预防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在“横向”方面,进一步完善营运车辆的管理范围、类型、内容,进一步加大营运车辆的接入数量和接入信息的深度;在接入区域上,扩展至“大XX”范围,涵盖富阳、桐庐、临安的相关车辆;在接入种类上,将接入公交车、厂校接送车等。
4.在“深化”方面加强对采集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利用,构建数据挖掘体系,为现代物流业、应急指挥系统、路网拥堵情况分析、交通经济运行分析等多个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