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孔留矿法

浅孔留矿法


留矿采矿方法
留矿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 在回采矿房过程暂留的矿石经常移动, 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当围 岩不稳固时,留矿不能防止围岩片落, 特别是在大量放矿时,围岩的暴露面 逐渐增大,往往引起围岩大量片落而 增大矿石贫化。
留矿采矿方法
优点: -结构及生产工艺简单,管理方便; -可利用矿石自重放矿; -采准工程量小。 缺点: -留矿法开采中厚以上矿体,矿柱矿量损失贫化 大; -工人在较大暴露面下作业,安全性差; -平场工作繁重,难于实现机械化; -积压大量矿石,影响资金周转。 因此,在中厚以上矿体中,多不采用留矿法。
浅孔留矿采矿法
回采工作包括:凿岩、 爆破、通风、局部 放矿、撬顶平场、 大量放矿等 。 回采工作自下而上分 层进行,分层高度 一般为1.5~2m。在 开采极薄矿脉时, 为了作业方便,出 矿顺利和考虑经济 效益,采场的最小 工作宽度(简称采 幅)应为1.01.2m。 见图1
图 1
浅孔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回采工作
浅孔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回采工作-架顺路天井 顺路天井:断面2.5×1.5m,随回采面上升逐层架设。
浅孔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回采工作-出矿
一般采用重力出矿。在局部出矿时,放出约 1/3崩下的矿石,放矿工应与平场工密切联 系,放出所要求的矿量,以减小平场工作量 和防止在留矿堆中形成空硐。空硐危害:突 然塌落,埋人事故。 处理空硐的方法:1、爆破震动消除法;2、高 压冲洗法;(处理粉矿结块较好)3、土火箭;4、 从空硐的两侧放矿,使悬空的矿石垮落。 大量放矿:矿房全部回采完后,及时放出存留 采场内的全部矿石。
图 弯 出 川 C1: 道 矿 式
1、 外 输 2、 计 矿 3、 探 川 脉 运 巷 设 出 川 原 矿 4、 巷 切 5、 内 路 6、 外 路 脉 顺 脉 顺
三、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装岩机出矿的平底出矿穿底部结构几种型式 3、复合出矿穿式 :
这种形式是脉外运输巷离矿体较远,在原有探矿穿的基础上, 补打类“丁”字型出矿穿。出矿时,由装岩机在出矿穿内装车, 人工推到脉外运输巷联车,由电机车运出。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电耙道式
联络小井 溜孔 切 进路 探矿天井 耙道 沿脉运输巷
图B1-1:利用原探矿天井作溜井
三、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电耙道式
特点:从采场采下的矿石,借自重经受矿巷道,流 入耙矿巷道,而后由电耙耙运,可将矿石耙至溜井 中或经装车平台直接耙入矿车中。然后由电机车运 往卸载地点。其采切工作是沿矿体下盘施工电耙道, 受矿巷道,扩漏,拉开切巷。 结构参数:电耙巷道一般布置在运输巷道上部3~6 米,漏斗间距5~7米,漏斗颈和斗穿的规格 1.8×1.8㎡或2×2㎡。 优点:构造简单,设备费用少、移动方便、坚固耐 用、修理费用低和适用范围广。 缺点:①运矿工作间断 ,钢丝绳磨损很大;②电能 消耗较多,耙运距离增加时生产率急剧下降。
留矿采矿方法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特点及适用条件; 1、特点及适用条件; 底部结构介绍; 2、底部结构介绍; 采矿工艺。 3、采矿工艺。
留矿采矿方法
特点: -工人直接在矿房暴露面下的留矿堆上作业,自下而上 分层回采; -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1/3左右,其余暂留在矿 房中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台(不用来管理地压,见下 页注); -矿房全部回采后,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再行大量放出。 适用条件: -矿石和围岩稳固(最好是矿石很稳固); -矿石无自燃性、无结块性(破碎后不易再行结块); -急倾斜矿床; -薄和中厚以下的脉状矿体(多适用于5米以下的薄矿 脉)。
2、电耙运搬至溜井后装车:
电耙运搬的矿石流入溜井中,使耙矿与运输工作互不干扰。
1、耙道 2、溜井 3、切巷 4、斗川斗颈 5、脉外运输巷 6、顺路 7、探矿川
图B1:溜井、耙道式
三、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3、平底式电耙巷道: 耙矿巷道与运输巷 道布置在同一水平, 耙运的矿石经溜井放 至下一阶段运输巷道 集中出矿。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普通木漏斗式
顺路 漏斗 顺路 沿脉运输巷
切巷
图A:木漏斗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普通木漏斗式
特点:从采场采下的矿石,借自重经漏斗及放矿闸 门直接装入沿脉运输平巷的矿车中运出。其采切工 作是直接从沿脉巷上掘漏斗、扩漏,拉开切巷。 结构参数:切巷底板至沿脉运输巷顶板为3~5米, 漏斗间距5~6米,漏斗规格1.5×1.8米。 优点:①工艺、结构简单,工程量少;②不需运搬 设备。 缺点:①支护漏斗耗用木材量大,成本高;②二次 破碎时极易崩塌漏斗,维护量大,相应的二次消耗 木材,二次破碎极不方便,从而导致出矿效率低下, 生产能力较低;③如果该工程以里还须机车运输, 则必须设复线,这样加大了顶板暴露面积,不安全。
浅孔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回采工作-崩矿
炮孔布置: 水平炮孔一般上仰5°~8°每个阶梯中打两层孔,孔 距0.8~1m,最小抵抗线0.6~0.7m(中厚矿体为 0.8~1.2m),炮孔交错布置。 上向炮孔前倾75°~85 °,采幅在1.0-1.2m时,采 用之字形排列,孔距0.5-0.8m,孔深1.5-1.7m, 炮孔距采幅边界0.1-0.15m。采幅大于1.0-1.2m时, 炮孔交错排列,孔深1.5-2.0m时孔距靠下盘0.60.8m,靠上盘0.9-1.2m,以便下盘矿石向上盘抛 掷,最小抵抗线0.6-1.2m.当矿体形态规整,矿岩 不易分离时,采用平行排列。(见炮孔排列方式 图2)
1 上中段运输巷 3 矿体 5 下中段运输巷
2 耙矿巷道 4 溜井 6 切割巷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装岩机出矿的平底出矿穿式
特点:从采场采下的矿石,借自重溜放到装车巷 道内,用 装岩机装入下盘沿脉平巷的列车内。随 着装岩机不断装载,矿房内存留的矿石跟随自重 溜放。其采切工作是距脉内沿脉巷道侧帮5~6米 掘下盘沿脉巷道,沿此巷道每隔5~6米掘装载巷 道横穿脉内沿脉巷道。脉内沿脉巷道作为拉底层, 可直接向上回采。 优点:①不留底柱,资源利用率高;②放矿口断 面大,矿石不易堵塞,出矿效率高;③ 底部结构 尤为简化;④二次破碎方便,人员作业安全。 缺点:①使用装岩机出矿,设备成本较高;②施 工装载巷道(出矿穿)时,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浅孔留矿采矿法
炮孔排列方式图
图 2
浅孔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回采工作-崩矿
矿脉厚度小于采幅时,掌子面矿脉位置: —若矿脉形态不稳定,使矿脉位于采幅中央,以免丢矿; —若矿脉形态规整,则使矿脉靠近采幅的矿岩接触明显、易分 离、岩石稳固的一盘; 贫化: 崩矿时,最小采幅大于脉幅所引起的一次贫化,称为不可避免 贫化; 采幅大于最小采幅引起的一次贫化,称为可避免贫化; 自由面: 1、先进天井;2、紧靠间柱的超前小井;3、矿房长度中央 掏槽; 注:尽量避免同时在两翼顺路天井边缘崩矿,以免同时被堵, 影响通风与安全。
图C3:复合出矿川式
1、脉外运输巷 2、设计出矿川 3、原探矿川 4、探矿沿脉 5、脉内顺路 6、脉外顺路
浅孔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结构参数及采准、切割 1、结构参数:阶段高度30~50m(围岩稳固时取大值); 矿块长度40~60m(主要考虑围岩的稳固程度,围岩稳 固时达80~100m);矿柱尺寸:开采薄矿脉时,间柱宽 2-6m,顶柱厚2-3m,底柱高4-6m;中厚以上矿体,间柱 宽6-8m,顶柱高3-6m,底柱高5-12m;底部结构可用电 耙出矿结构和平底出矿结构。 2、采准工作:主要是掘进阶段运输巷道、装矿巷道、 天井、联络道等。 3、切割工作:包括:拉底巷道和扩漏等。主要是切割 巷道,高度1.8~2m,宽为矿体厚度;在薄和极薄矿脉 中,为保证放矿顺利,拉底宽度不应小于1.2m。
图C2:“丁”字型出矿川式
1、原运输巷 4、探矿沿脉 2、设计出矿川 3、设计脉外巷 5、脉内顺路
三、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装岩机出矿的平底出矿穿底部结构几种型式 2、弯道出矿穿式 :
这种形式是运输巷与矿体稍远,在原有探矿穿之间,插入设 计出矿穿。出矿时是人工将矿车推进出矿穿,由装岩机装满 矿后,再由人工推车至脉外巷联车,最后由电机车运出。
浅孔留矿采矿法
采准工作: 平巷与天井的位置:在极薄与薄矿脉中,平巷与天井 一般沿脉掘进,以利探矿。矿脉埋藏不稳定时, 矿脉位于平巷中央,不易丢失矿脉。矿脉埋藏稳 定的时候,根据矿脉倾角大小,控制好矿脉在平 巷中的位置,以便对掘进天井和斗颈有利;上盘 岩石稳固性差时,平巷靠近矿脉下盘布置。天井 靠近矿脉下盘布置时,与平巷的连接较方便。回 采中厚矿体时,平巷与天井一般沿下盘接触线脉 内掘进,以利于出矿和下盘探矿。 天井规格:2.5×1.5m;一般分两格:人行格和放矿 格。天井掘进的矿岩由漏斗直接装车或放到装运 平巷由装岩机装车运走。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电耙道底部结构的几种型式
1、电耙运搬直接装车式:
电耙巷道直接布置在运输巷道顶板上,耙运的矿石经装车平 台直接装入矿车中。
637线剖面
1、耙道 2、斗川斗颈 3、切巷
4、顺路 5、沿脉运输巷 6、探矿川
图B2:装矿平台式耙道出矿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浅孔留矿法的底部结构:
装岩机出矿的平底出矿穿底部结构几种型式 1、“丁”字型出矿穿式
这种形式是脉外运输巷是新设计的。垂直脉外运输平巷向矿体 掘进装矿巷道(出矿穿),装岩机在此装载后将矿石卸入矿车, 电机车直接牵引一列矿车在脉外巷上移动,整个列车不需解 体,所以不用人工倒车。
浅孔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回采工作-通风
留矿法常用于开采充填型脉石如石英或矽卡岩型矿 床(如磁铁矿、赤铁矿),凿岩爆破等作业中产生的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粒子含量很高,对工人 的健康危害很大。 采场通风:一般从上风流方向的天井进入新风, 贯穿回采工作面后,污风由下风流方向的天 井排至上部回风平巷。或从矿块两翼天井进 风,各贯穿回采工作面的一翼后,由中央天 井排至上部回风平巷。 通风方式:混合式通风方式;局扇-柔性风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