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4.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5.下列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B.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6.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7.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8.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9.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0.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312110反应后质量(g)4406X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5:212.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MgCO+2HCl=MgCl+CO+H O。

将MgCO3和C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13.已知:3222量的100.0g稀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

将产生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产生沉淀10.0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4.4gCO2B.混合物中含1.2g碳元素C.混合物的质量范围是8.4<a<10.0D.反应中消耗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14.6g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等于10B.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C.丙一定为催化剂D.b等于1215.我国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作为生活燃料。

以下实验流程是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局部探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炉煤气可能含有 CO B.X、Y 都是碳酸钙C.上述流程中可能有化合反应发生D.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 CO2和 CH4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17.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B.C.D.1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的化学式为X2Y3B.mg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生成(m+n)gZC.若有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2b﹣a)gY2D.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19.实验室测定大理石主要成分的含量时,取16g含杂质的大理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205.6g,则该大理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A.62.5% B.72.5% C.80% D.82.6% 2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B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向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C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观察颜色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A.A B.B C.C D.D21.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将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向固体中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C.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D.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22.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50g B.100g C.150g D.200g23.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2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25.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2O3属于氧化物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C.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_____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I:Ca(OH)2、NH4Cl和CaCl2猜想II:Ca(OH)2和CaCl2猜想III:NH4Cl和CaCl2猜想IV:只有CaCl2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

你认为是_____。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_____(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

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_____。

27.下面图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1)三个实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的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_______反应。

(2)甲中产生_______色的火焰,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3)乙中产生浓厚的白_______,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4)丙中的反应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生成_____色固体。

(5)三个集气瓶里都放有少量的水,其中甲中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28.现有以下几种物质,其中A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它可以在D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 是黑色物质且在D中燃烧只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Y;C是一种金属,也可在D中燃烧,且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Z。

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名称是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Z__________,(3)B在D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29.已知A~E是这半个学期化学学习中涉及的几种物质,其中B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D的组成元素相同,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2)说出物质A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