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设计开题报告
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
因素及民族习性而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
那么怎么写一篇开题报告呢?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设计)的学术或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创新点:
(1)设计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
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网络已然成
为人们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信息共享总是以信息安全为基础的。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安
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信息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密性,实现保密性,主要是通过加密,几乎所有的加密算法,其可靠性都依赖于密
钥的安全性,而随机序列则在密钥的安全性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
当然,除了加密以外,在有信息安全要求的通信协议中,为了认证、防止
重放攻击等,也需要用到随机序列。
但是,现在对于随机数的定义,只
是描述了随机数的性质,并未说明具体的产生方法,同时,对于随机序
列随机性的检测方法也只是给出了一些必要而非充分的方法,因此,
对于随机数的产生以及性能检测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设计的主要内容:基于随机序列产生与检测的现实意义,本
次设计主要实现NIST随机数测试方法在VC环境下的使用,以在VC环境下搭建整个系统运行的架构与平台,之后再利用现有的流密码算法
产生一些随机数,同时通过借鉴现有的产生随机序列的模式,构造出
一些随机数的生成模型,最后通过前面搭建的NIST的随机数测试平
台对以上这些随机数产生方法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测试,从而对这些随机数生成算法做横向的性能对比对比。
(3)设计的创新点:NIST测试程序包的平台移植以及参数配置,现有的NIST测试程序包实在LINUX环境下使用的。
将其移植到VC环境下,以利于更好的使用这个方法;通过借鉴现有的产生随机序列的模式,构造出一些随机数的生成模型,现有的一些随机序列生成模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取长补短,构造一些不同的模型,以尽可能的生成性能更好的随机序列;通过NIST测试程序包对这些方法的评测,其结果具有原创性,是本次设计最大的创新点。
研究(设计)的方法及预期的目的:
关于NIST测试程序包的平台移植以及参数配置,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查看NIST测试程序包的源程序文件,阅读理解NIST源程序,将其移植到VC平台上,通过配置VC环境下程序运行所需要的参数,使得其可以作为整个系统的基础架构,以完成最后的测试评估。
预期的目的主要是在VC平台上建立整个测试架构,可以测试其它模块产生的随机序列,并得出相应的结果。
随机序列的产生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利用现有的方法,这次采用的主要是一些主流的流密码算法如RC4、欧洲e-stream项目中的几个流密码算法等,产生随机序列,另一个是通过学习研究现有的随机数产生机制,提出新的随机数产生模型。
预期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方法产生随机数,从而产生不同的尽可能有代表性的随机序列。
将随机数产生模块的输出作为NIST测试程序包的输入,NIST测试程序包测试完成后,会产生一个测试报告,根据测试报告,来评估各个随机数产生算法产生随机序列的性能,形成一个横向的对比。
预期目的是得出各个随机数产生算法的横向对比结果,并获得相应结论。
题目进度计划:
(1)2月25日以前完成NIST测试程序包的平台移植以及参数配置,搭建好基础的项目架构。
(2)3月10日以前完成对于现有主流流密码算法如RC4、欧洲e-stream项目中的几个流密码算法等生成随机序列的程序编写,生成相应的随机序列。
(3)3月25日以前完成学习研究现有的随机数产生机制,并可以提出新的随机数产生模型,产生相应的随机序列。
(4)4月15日以前根据各个算法产生的随机序列。
利用前面建立起来的测试架构,获得测试报告,并根据测试报告,评估个随机数产生算法产生随机序列的性能,形成一个横向的对比,并获得相应的结论。
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包括对于VC环境的熟悉,NIST测试程序包的源程序文件,主流流密码算法的算法细节等。
落实措施包括,通过不断的使用各个小型的练习程序,熟悉VC 环境下各个环境的配置以及参数的设置,从NIST的下载其提供的测试程序包以及操作手册,并学习理解它,先模拟LINUX下的环境,配置
好各个参数,使其可以编译通过并可以测试随机数,然后再移植到windows+VC的环境下。
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当前主流流密码算法的细节,如互联网,图书馆等,以做到最后可以编译产生随机序列。
参考文献资料:
[1]苏桂平,吕述望,“计算机安全系统中随机序列发生器的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40,No.7,2003.7。
[1]AndrewRukhin,JuanSoto,JamesNechvatal,MilesSmid,ElaineBar ker,StefanLeigh,MarkLevenson,MarkVangel,DavidBanks,AlanHeck ert,JamesDray,,“AStatisticalTestSuiteforRandomandPseudorandomNumberGenera torsforCryptographicApplications”,U.S.DepartmentofCommerce ,2003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